导图社区 申论
这是一个关于申论思维导图,梳理了申论及公文写作的关键知识点,适合用于学习和复习相关内容,帮助提升写作能力。
编辑于2025-09-05 13:33:09申论
审题技巧
一、审题
1看题型 2要素 3主体 4主题 5材料 6字数
二、勾画
先粗读定位答题要点出处和材料逻辑,再精读勾画具体答题要点关键词(用短线尽量一段只有一句)
三、书写
(1)采用“总➕分”形式书写 (2)直接罗列答题要点 注:开头空二格,冒号单独占一格,1.连在一起 细化用①②
提出对策题基础
出题标志:请你提出/拟定建议、对策
答题思路:结合材料中的对策或问题罗列答题要点
寻找对策的方法(4种,注重优先顺序)
1先找现成对策:材料有直接解决问题的对策
2经验对策:从其他主体成功经验借鉴的对策
3原因推导:从产生问题的原因推导对策(分析原因强调前因后果)
4问题推导:从问题本身推导,结合实际具体表述
子主题
提出对策的具体要求
1、有针对性,对策针对材料所有问题
2、结合材料:对策关键词源于材料
3、具体可行:对策要结合实际
归纳概括题基础
出题标志
概括、总结、归纳、提炼、简述
启示类概括题:启示、经验、学习、借鉴、教训
短语:分析…原因,分析…为什么,指出…问题(表现)
答题思路:问什么答什么,答案源于材料
三个基础要素
问题
1负面表达:困难、挑战、困境、难点等含有负面意义的词
2否定表述:不足、不能、不够、不完善、不健全等
3转折之后:但是、然而、却、不过、可是
4对比以后:前后对比、数字对比、正反对比(正面对策反面问题)
对策
1动词提示:加强、减少、完善等
2目的提示:为了、为、针对、面对“目的”后一句有做法
3条件关联词提示:只有A才B,只要A就B,没有A就没有B(A是对策,B是结果)
影响
1定义:事物作用后产生的结果
积极影响——意义
消极影响——危害
注:题干主体为新事物、新技术时,则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题干主体为国家政策、法规时,只有激励作用(不能违反国家)
找影响的三种方式
1同义替换:有利于、有助于、推动……、阻碍、妨碍等
2 “动词➕了”:推动了、提高了、妨碍了、降低了等
3结果表述:导致、造成、使得、致使、形成、成为、促进
特殊要素——原因
1定义:产生题干的前提条件
积极结果——积极因素:好的对策、意义、优势
消极因素:问题
2原因类型
内部原因:主体自身做了什么
外部原因:国家政策、社会环境
关联词
因果关联词:因为,由于,导致,造成,使得,致使(前因后果——前为原因)
综合分析题基础
答题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3个作答层次)
1.是什么:这是指….(解释题干,优先找材料或自行解释) 注:要求中出现观点明确/观点正确时,还需表明观点(没有时不用)
eg: 好的:这是值得肯定/推广的 消极:这是不值得提倡的/应该避免/需要警惕的 有好有坏:这应该辩证看待
2.为什么:(重要得分部分,要结合材料“全部内容”说明题干具体表现) 具体表现在:1.2.3.
3.怎么办(材料中现成对策,没有现成对策不用反推,可省略) 因此要:1.2.3.
题目类型
语句、词语、现象(不同类型具体表现书写不同)
1、语句逻辑
题干给出一句话,出现并列、转折、对比,则可将具体表现拆分
eg:这是指…(解释整句),忙累压力大表现在…,无悔的选择表现在…,(因此要…)
语句出现明显逻辑,则具体表现尽量拆分
2、词语解释:题干中给出“抽象词语”需要将词语代入材料找解释,以确定题目主体或主题, 注:词语解释往往在题干出处上下句
3、现象分析:题干中给出一个“社会现象”分为积极、消极和辩证 注:多数现象分析,要求中会出现观点明确/观点正确
(1)积极现象:直接写“具体表现在”,内容以(对策➕意义)为主
(2)消极现象:分为“原因”(分为内部原因和外因)和“危害”两部分,
(3)辩证现象: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部分(新技术、新概念)
问题,对策,重要性全都写
公文书写基础
出题标志:请你写“一份文种” 答题思路:公文写作本质是加了格式的归纳概括题(重要点、轻格式)
格式:标题称谓落款日期——完整公文格式
标题:关于➕发文是由➕文种(居中或者开头空四格) 注:信的格式:致…的一封信
称谓:(第二行顶格) 写广大村民/群众,各级领导(不要写修饰)
落款:只能写到单位,不能细化到个人
日期:可直接写xxxx年xx月xx日(两个数字占一格)
正文书写:首段➕主体内容➕尾段
首段书写(4种方式)
1问题引出 eg:长期以来,s村生态污染严重,为此s村开展集中整治活动。(从材料过去的问题引出首段)
2、目的引出 eg:从材料中的目的,“为了…”引出首段
3、政策引出 从材料政策用“贯彻落实、积极响应”引出首段
4、题干引出 从题干信息简单说明首段
主体内容书写(必须分层分条书写):2种情况
1、题干给定内容,直接按题干要求书写
2、题干未给定内容:需结合文种或(题干倾向性)判断内容
eg:一、加大资金支持。1.政府加大资金支持。2.引入…。
尾段书写:尾段内容取决于文种或题干,一行即可
1 呼吁式结尾:eg:让我们一起…(倡议类文种结尾要呼吁号召)
2借鉴式结尾:表彰类(树立典型)文种结尾要借鉴学习
eg:…做得很好,他的/该单位做法值得借鉴
3工作类结尾,工作类文种结尾直接写“以上是…”
大公文
出题标志:800字以上的公文 答题思路:与其他公文写作题一致,重要点但格式要规范
评分标准:先定档,再赋分 一类文:32-40分,总分论点符合题目,有自己思考,有政治高度 二类文:24-32分,总分论点符合题目 三类文:12-24分,总论点符合题目分论点不符或个数不足 四类文:总论点不符,字迹不清(12分以下)
首段书写:4-6行,可简要介绍题干
主体内容:分段分层分条书写,不能出现123或①②③,可用一是二是三是或者并列关联词或分号代替
总论点寻找方法(3种)
1题干信息:题干中的核心词背景主题为总论点关键词
2作文材料(作文出处材料和小题未用材料)中的核心词(高频词)为总论点,关键词
3全部材料全材料的共同话题(所有题干的共性词)为总论点关键词(只适用国考)
分论点寻找方法3种
1 题干信息:题干出现并列,递进,对比,则可拆分为不同分论点
2作文材料:①材料结构句是否有并列或递进(首段,尾段,过渡段)②材料段落少,逐一提取三个分论点,材料段落多,合并提取三个分论点(与小题找总括词类似)
3全部材料:先从小题题干提取分论点,再从每一则材料首尾句或总结词提取分论点(仅限国考)
文章写作结构(3种)
①5段3分式:首段加三个分论点,段落加尾段
②5段2分式(两个分论点有对立):首段➕过渡段(二者关系)➕两个分论点段落➕尾段
③6段3分式:首段加过渡段(三者关系或总论点表现)➕三个分论点段落➕尾段
文章论证
首段书写:(2种))
(1)题干的解释➕总论点
(2)总论点重要性➕总论点
过渡段书写:(2种)
1论述各分论点关系
2论述总论点表现(现状描述)
分论点段书写(4步)
1 亮明分论点:总论点➕分论点➕解释➕目的(1行到1行半)
2道理论证:说明分论点的现状,重要性,必要性
eg:年轻人要响应时代主动就业。
①就业现状
②就业对年轻人重要性
③主动就业的必要性(没有主动就业会怎样)
3举例论证:结合材料的案例或由材料案例延伸到个人储备
4回扣分论点:换个方式复述分论点,或说明落实分论点的宏观对策
尾段书写:4-6行(两种方法)
回扣总论点➕展望升华
回扣分论点➕展望升华
总结:分论点段落内部呈现总分结构,且有理有据,篇幅三个分论点平均分布。
总结:题目只有两个分论点必须写过渡段(①两个分论点的关系b与c,②与总论点的关系:a与b,a与c)即强调二者关系,篇幅6~8行 过渡段强调关系:总—分—总
总结:尾段必须回扣前文(总论点或分论点),同时加上目的效果的展望升华
总结:大作文总分论点寻找注重顺序性,先作文题干,再作文材料,最后全部材料
总结:大作文按总分论点定档,按照结构、论证,文采、字迹、字数等赋分
首段内容取决于材料1~2行或1-3行即可
落款居中对齐日期,日期从结尾往左空四格(从右往左) 注:遇到特殊公文时可直接按标题➕正文写
考查重点(申论三大基本要素) 问题、对策、意义
问什么答什么,答案源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