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假言命题
CG判断推理笔记,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对逻辑判断中的假言命题、综合推理和朴素逻辑三个重要部分进行了详细梳理,有助于学习和掌握逻辑判断的相关知识和解题技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党章建设思维导图
国考地理高频考点知识汇总
公考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
公务员省考图形推理
法理学笔记
公考申论命题点
法理学
国考判断课总结【注意】
我的行测痛点
公务员考试:申论
逻辑判断
假言命题
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存在条件关系的命题,表达为p推出q。
提示信息
1.前推后
如果···,那么··;只要··,就···;若···,则···;要想···,必须···
2.后推前
只有··,才···;除非···,否则不····;不···,不···。(除非···,否则(不不)···)
3.必要条件标志词(谁是必要谁在后面)
基础、前提、关键、不可或缺、必不可少、必须
推理规则
p推出q 等价于 非q推出非p 。(原理:原命题等价于逆否命题)
能确定性推出:肯前肯后,否后否前。
不确定:否前,肯后。
细节
1.题干有重复概念,考虑是否可以串联。
2.被推出的信息带有可能时,否前、肯后是对的。
考查方式
方式一:
直接运用推理规则找等价。
核心特征:题干和选项几乎全是假言命题。
方式二:
详见综合推理部分。
假言命题传递性
已知p推出q,q推出r,r推出s,则p-q-r-s。
矛盾命题
知识点:p推出q——p且非q。
考查方式:
1.知真求假/知假求真。
2.真假话问题。
知识拓展
P推出q 等价于 非p或q
综合推理
题型特征
题干涉及假言命题。
选项多为事实,问法多为“知真求真”。注:题干未提及真假时,默认为真。
题型及应对
1.有确定信息:从确定信息入手,结合相关信息进行推理。
题目形式:给前提推结论,给结论推前提。
2.有数量限定:①直接计算数量可得到选项。②把计算出的数量作为确定信息,直接代入假言命题作为肯前或否后。
3.确定信息、数量限定无法直接解题。
方法一:二难推理
已知A推出B;非A推出B。可得B恒成立。
方法二:假设法
(1)假设找冲突。
假设情况①后产生冲突,则证明情况①不成立,故情况②成立。
(2)假设后恒成立。
假设情况①,可得B;假设情况②,可得B。此时B恒成立。
假设起点:
1.非连锁假言:①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②假言头尾。
2.连锁假言:假言头/尾。
朴素逻辑
题干为日常生活信息,不考查公式。
解题思路
1.找突破口
(1)确定性:从比较确定的信息入手,结合相关信息进行推理。
(2)关联性:从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入手,结合其他条件进行推理。
2,方法
(1)列表法:题干为元素匹配时。
(2)连线法:题干为三类元素一一匹配。
(3)画图法:元素涉及特殊位置关系。
(4)假设法:
当题目无法直接推出信息时。
当题目条件存在真假话,且无矛盾时,且无反对。
套路题型
1.对同一对象的猜测:一人全对,一人全错,一人一对一错
提到次数最多的信息为真,再代入验证。
2.人数=物数:每人的话半对半错
每个X都有人猜对——只出现一次的信息一定为真
未限定每个X都有人猜对——找关联。(某个人的问话中的2个元素,分别关联另一个人的两句话。
3.冠军模型 (真假话题目,限定只有一个人被选)
题干有几真,就选出现几次的人。 (注:把所有的条件都转化为谁可以是冠军)
推理型题目通用解题方法——排除法
题目类型一:一般情况下题干信息确定(均为真),且选项信息全面时,直接题干信息排除选项。
题目类型二:题干信息不确定(有真有假),但选项信息全面时,可以选项代入到题干中排除。
题目类型三:题目复杂,但选项全面且存在某种共性,从共性入手解题。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