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百家争鸣
这是一篇关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思维导图,介绍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以及他们思想主张等内容。
这是一篇关于美国的思维导图,介绍了联邦制、两党制的特点和利弊,三权分立的弊端,利益集团的活动方式和政治作用。
这是一篇关于经济生活之消费水平的思维导图,包括居民收入、生产和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消费心理、消费环境等内容。
这是一篇关于汉代儒学的思维导图,包括“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和措施、太学建立的意义、科举制的影响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
儒家
孔子(春秋)
可以延伸到人物孔子内容。 拓展✔中庸思想:协调仁,礼关系。过犹不及,和而不同——利于社会和谐,对中华民族形成稳健笃实民族性格有深远影响。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中庸思想的区别: 孔子→出于礼法,没有太多哲学思考。对道 德和政治建设有指导意义。 亚里士多德→有哲学思考。主要体现于处理事情和人生态度上。 ✔孔子思想的影响 (1)对中国 ①思想: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思想学派。 ②教育:民间教育对中华民族文化构建与传承有重大作用。打破贵族对教育的垄断。 ③政治文化:六经奠定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理论基础,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核心内容。 (2)对世界 ①亚洲:传人越南朝鲜日本等 ②西方:对启蒙思想有一定影响
提出性相近。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政治:提出仁,礼,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德治,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礼乐文明的社会
教育:开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礼,乐,射,御,书,数。
文化:六经
孟子(战国)
孟子与荀子,都是为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统治
性本善
①仁政
②“名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荀子(战国)
性本恶
¹天行有常,人道有为,制天命而用之
²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道家
老子(春秋)
哲学:道是世界根本。事物具有向相反方向转化的规律,蕴含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政治: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庄子(战国)
道作为最高原则,齐物,逍遥
墨家
墨子(战国)
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
以认识为客观实践的来源
建立中国最早的逻辑学术语。墨家广泛应用类比推论,建立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的方法论基础
法家
韩非子(战国)
集法家思想大成,吸收道家,将法家理论系统化
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
意义:①奠定中国整个传统文化的基础, 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增添内容。 该局面的形成,标志着中国思 想文化发展进入第一个枝繁叶 茂的时期 ②各学派取长补短,形成中国思 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 特点 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 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历 史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