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Android-针灸总论362经穴39奇穴(针灸)
根据十三五教材进行归纳和总结,适用于中医、针灸专业的学生以及想了解针灸知识的小白
编辑于2021-10-13 10:17:53针灸总论 362经穴 39奇穴
晋《针灸甲乙经》~现存最早针灸专著,率先传入日本
反应针灸早起面貌~《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
经络系统
经脉
十二经脉
奇经八脉(没有没有表里关系)
一源三岐:任、督、冲脉皆起于胞中,同会于阴
任脉:调节全身阴经经气,阴脉之海
督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阳脉之海
冲脉:涵蓄十二经气血,十二经之海,血海
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
阴维脉:维系和调节全身阴经(六阴经),主一身之里
阳维脉:维系和调节全身阳经(六阳经),主一身之表
阴阳跷脉:调节下肢运动,司寤寐
十二经附属部分
十二经别:离(肘膝关节)入(入脏腑)出(头项部)合(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经脉,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脉,由此十二经别按照阴阳表里的关系合成六组,成为“六合”)
十二经筋:结、聚、散、络,从四肢走向头身,行于体表,不入脏腑,分布成片
手三阴
起于手指,结于贲(胸)
手三阳
起于手指,结于角(头)
足三阴
起于脚趾,结于頄(面部)
足三阳
起于脚趾,结于阴器(腹部)
十二皮部
络脉
十五络脉
十四经脉之络
奇经八脉中的任督二脉,各有所属的穴位,故与十二经脉合称为十四经,十四经均具有一定的循环路线、主治病候及所属腧穴,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脉之络:出于鸠尾,散布于腹部
督脉之络:出于长强,散布于头部,走向背部膀胱经
脾之大络,出于腋下大包,散布于胸胁
孙络
浮络
标本、气街四海
标(结):头胸腹、背
本(根):肘膝关节以下肢末端
标本指上下,根结指所出与所归
四根三结:四肢井穴,头胸腹
气街:横向为主、上下分部、紧邻脏腑、前后相连
四海:髓海(头部)、气海(胸部)、水谷之海(上腹部)、血海(下腹部)
特定穴
五腧穴
脏病~井
经病~荥输经
府病~合
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5个特定学位,井荥输经合
原穴(12):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多分布于踝腕关节附近
十五络穴: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个腧穴
十二经络穴:肘膝关节以下
任脉:鸠尾穴~上腹部
督脉:长强穴~尾骶部
脾之大络:胸胁部
郗穴(16):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阴阳维、阴阳跷之经气深聚的部位,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背俞穴(12):脏腑之气输注于腰背部的腧穴
募穴(12):脏腑之气输注于胸腹部的腧穴
下合穴(6):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
八会穴:脏腑气血筋脉骨髓汇聚的8个腧穴,分布于四肢和躯干部
八脉交会穴: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相通的8个腧穴,腕踝部上下
交会穴:两经脉或多经脉相交的腧穴,多分布于头面、躯干部
生理功能
运行气血
联络脏腑
沟通内外
贯穿上下
定位
子主题
子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