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视听节目类型解析》中国电视谈话节目
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包含谈话节目的定义、谈话节目的基本组成元素、电视谈话节目的类型特性(传播特性)、中美谈话节目简史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乌合之众》
数字影音后期制作
网校视频制作
新闻史第五章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
表彰大会思维导图
新闻:叙述事实
后期剪辑
photoshop平面设计基础思维导图
文件管理方法的思维导图
电视谈话节目
一、 谈话节目的界定
一、 谈话节目的定义
外延:电视节目形式,电视特点的大众传播活动
内容:人际口语传播活动,即兴,双向
形式:演播室现场,主持、嘉宾、观众面对面交谈
二、 谈话节目的基本组成元素
1. 话题(选题、主题)
有意义、有意思
时代感,贴近实际
热点、焦点
交锋性,多向性
2. 主持人《小崔说事》
个体、核心
穿针引线,也是谈话者
组织者 1.引导话题,主导 2.桥梁,亲切沟通氛围
形象代表,个性载体
扮演角色
3. 现场嘉宾《金星时间》《杨澜》
谈资,对话题有资料,权威发言权
谈品,顾及交谈者
谈技,口才、逻辑、清晰
多代表嘉宾
嘉宾选择
4. 现场观众《锵锵三人行》《实话实说》
增加谈话现实感,增加话语百搭多元性、代表性
拾遗补缺、调节气氛
作用
5. 环境
演播室、户外等
《当代工人》外景谈话节目
平等、开放的视点
快速剪切画面、快节奏解说,热烈昂扬的氛围
形式与内容统一
时政,简明
经济,朴实大方
社会。动感活泼
内容越深刻复杂,环境越简答,透明开放
三、 电视谈话节目的类型特性(传播特性)
1. 直接的人际互动
相互交流
2. 个性的自然流露
个性流露
3. 动态的情感碰撞
偶发性 自发性、临场(相约夕阳红)
4. 优化的信息组合
1.信息插入 2.虚拟技术优化信息结构方式
5. 完整的场式传播
既有间接信息,又有直接信息
保留了谈话的动态性和完整性
四、 中美谈话节目简史
美国谈话节目简史
日间谈话节目
刺激性,窥探、猎奇
严肃,积极处理心理问题《奥拉普脱口秀》
夜间谈话节目
喜剧色彩
中国谈话节目简史
二、 谈话节目的类型分类
内部差异性显著 外部与其他节目类型边界模糊
一、 从内容上看
1. 新闻咨询型谈话节目
围绕热点信息量大,
嘉宾专业或当事人,满足观众信息需求
权威性、准确性、贴近性,时事分析,意见汇聚
《时事辩论会》
对时事热点话题争辩
辩题观众参与
2. 社会生活型谈话节目
社会生活内容,演播室,现场观众,轻松
《金牌调解》
调解当事人,告诉观众如何解决矛盾
贴近生活,参与性强
观点丰富,不同意见立场
3. 综艺娱乐型谈话节目
对象明星,滑稽情景设计
《康熙来了》
了解明星嘉宾平民一面
4. 专题对象型谈话节目
特定社会群体
明确收视对象,话题集中
老年类《相约夕阳红》
二、 谈话的形式
1. 论辨型谈话节目
各方对立观点交锋
主持人客观公允引导嘉宾陈述
一虎一席谈、世界青年说
2. 访谈型谈话节目
两人间人物专访,相对专业、严肃,主持倾听并提出观点
人物专访型《大家》
资讯型访谈《新闻会客厅》
娱乐型访谈《天天向上》《金星秀》
3. 聊天型谈话节目
日常化,轻松惬意,日常聊天
《锵锵三人行》
4. 综合型谈话节目
电视手段:外景录像、三维动画、片花隔断
成分:文艺、游戏、竞技
与话语结合,增可视性、娱乐性
《开讲啦,康熙来了》
三、 电视谈话节目的策划
前期
一、 选择个性化的主持人
语言表达的三个要求
1. 幽默风趣:与参与者对话中体现
消除观众顾虑,轻松生动有趣深入传递信息
《实话实说》崔永元
2. 机智应变:把握主动,掌控现场,推动节目进行
3. 简洁凝练
节目把控能力的要求
1||| 对策划方案的理解能力;与策划配合、执行
2||| 选择节目嘉宾和现场观众的能力:有权让谁开口说话
3||| 谈话把握能力
对话题的把握能力,、
对现场把握能力
节目环节沟通和配合能力
二、 选题的策划与精选
1. 选题的初选
搜集阶段
查询相关资料
观众、有关部门提供信息
社区交流网站寻找选题
筛选阶段
选题初选的原则
1. 根据节目本身定位确定选题《新闻会客厅》
2. 根据选题可操作性确定选题:难易程度和新闻政策约束
3. 根据制作团队的特点来确定话题
4. 根据选题的性质寻找亮点、卖点:避免同质化
2. 选题可行性再确认
基本事实是否准确,能更趣味、有意义否
当事人情况如何
嘉宾人选和基本情况
个案经历和社会事件的意义
3. 话题价值取向和谈话脉络的确定
主持人掌握,策划会完成
确定话题价值,和能谈到什么程度
切入角度
整合题材提升价值和内涵,使之有独特性
大方向小变化的谈话基本方向和思路
三、 策划节目的争议性
1. 争议性的作用
话题的争议性,矛盾冲突的不同观点的交锋体现创新的魅力
矛盾冲突模式让谈话过程戏剧性,收视欲望
2. 什么是争议性
3. 争议性特点
(1) 问题或现象内含矛盾冲突:形成不同的观点
(2) 问题或现象关系人们自身生存和发展
(3) 合理的社会舆论尚未形成
4. 如何策划争议性
1||| 利用谈话者群体属性的差异:不同社会背景
2||| 选择个体属性不同的谈话者:同一群体属性的个体,实践体会差异
3||| 创建“争议场”:作为争论条件,事先设计,临场激发、推动,技术氛围共建
四、 策划节目中的“故事性”
1. 寻找一个好的故事脉络
情节起承转合《往事·故事,铭刻在雪山》
2. 选择合适的切入点
从事件关键点切入,再叙述人物背景
3. 包装设计的故事化
舞美道具搭建与观众交流的平台
精心设计故事流程,抓住矛盾点,一步步推向高潮
小片头引人入胜,承上启下
4. 嫁接真人秀节目元素,讲好人物故事
真实和纪实性
谈与秀
《有请主角》真人、真事、真情、真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