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读书笔记-《生命的真相-重建幸福人生剧本》
这是一篇关于读书笔记-《生命的真相-重建幸福人生剧本》的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1-10-22 14:38:28生命的真相—重建幸福人生剧本
第四章 重塑自我
从无自我到成熟的自我
自我意识发展的目的:
是为了去爱和利他,创造共赢;
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支持;
是为了爱和归属感;
自我意识有七个阶段,最后一个阶段是建立高自尊;高自尊的人有二个特征:高能力和高价值;
你的内心就是一个团队
所有外在关系都是内在自我的呈现:我们如何与自己相处,就如何与整个世界相处;我们的内心世界是如何的,我们的外在世界就会呈现出那个样子。
一切关系的根源,都是自我关系。自我关系分为攻击型和支持型。
用共情和理解的支持方式代替职责和自责;共情是情商的核心,就是换位思考;只有尊重别人,尊重每个人的真实体验,才能给关系赋予更高的价值;
用联结和体验的支持方式代替冷漠和忽略;
用好奇和探索的支持方式代替控制和操控;
用欣赏和肯定的支持方式代替讨好和贬低
你的情绪来自哪里,面向哪里
情感和情绪:情感就像海洋底部源源不断涌动的暗流:情绪像浪花,浮现在我们的一举一动之中。
情感:正向情感和负向情感;
情绪:生存情绪、生命情绪、关系情绪、他人情绪;唯有情感能化解情绪
如何表达真实的情感:感受它、命名它、评估它、表达它
身体不会说谎;身心疗愈的秘密
心灵和身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的任何一种心理或情绪都会对身体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直面心灵的伤痛,释放身体的症状
首先,不管在任何时刻体验到任何一种身体症状,我们要接纳它的存在,面对它、释放它,让爱在身体里流动,用心去感知它的能量,他才会失去控制我们、伤害我们的动力;
其次,我们要去探究症状产生的原因,器质性疾病、个人心灵层面、家庭等
最后,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我们能的身体,我们只有好好接纳身体、察觉身体、感受身体、爱身体,身体才能守护好我们的心灵空间,让我们体验到安宁自在。
第五章 活出幸福的人生剧本
健康的人生剧本:自爱
幸福的人生剧本:去爱。如何有智慧、无负担去爱别人,
爱本质上是给予,而不是索取;幼稚的爱是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
付出爱和接受爱之间需要平衡;
从自爱到去爱:爱满自溢,拥有去爱的能力;去表达、去接受、去理解、去拒绝、去创建;
卓越的人生剧本:去创造
从自我实现到自我超越,能实现自我超越的人往往都能在人生历程中有更高频率、更深程度的高峰体验,这是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愉快、满足、超然、战栗的情绪体验,是一种井喷式绽放的生命力,是能量被唤醒的结果,是自我意识突然消失、与世界融为一体的感受,会让人仿佛达到人生的终极目的地。
对别人发生兴趣,让生命有意义,我们要与社会建立联系;
如何培养我们的社会责任感,活出生命的意义:每人为别人做一件事,坚持14天;为别人做事、为别人奉献中得到快乐;是有归属感和价值感的;
书写卓越人生剧本;是通过无我、利他之心来书写的
无我不是没有自我,而是执着于自我,要把自己看成整体的一部分,甚至宇宙的一部分,希望去做有利于这个整体的事情;
利他不是牺牲自我,而是在不断地提升自我、实现自我后,去帮助其他人也变得越来越好。
人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人生意义在于存在,存在意义在于折腾;如何创建美好的新未来?
转念:新信念
行为:新自我要清楚,你在为谁而活;要学会去养育自己
规划:新行为
新行动会满足三个功能;促进个体自我的发展和终身成长;促进个体的合作性,培养更强的人际关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个体探寻生命的意义,使个体基于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来评估自己的价值;
以下方法来创造新行动:
戒掉坏习惯:培养好习惯;
建立清晰的情绪界限;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不对别人的情绪负责;把自己的事情放在首位,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有时间、有心情、有意愿的情况下去做;如果别人因为我们的拒绝而生气、愤怒,那是对方的问题,我们要做的不是避免对方有情绪而是解决自己因为别人有情绪而产生的内疚感。
拓展:新象限,从消极人生象限转化为积极人生象限,我们才会把攻击性的人生转化为支持性的人生。
描绘:新未来-辞旧迎新,三个步骤来实践:
觉察:跟过去告别,你可以跟父母不一样;承担自己生命的责任,把父母的责任还给父母;
可视化:建立积极目标导向,勾勒关于未来的积极画面;
给可视化目标设定时间期限、梳理抵达未来目标过程中的障碍、厘清可用资源、专注于现有能力的提升,倒退行动方案;
探索:从依赖到独立,做自己的人生教练
第三章 重建事业
工作、职业与事业
需求层次理论解释工作、职业和事业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解释:工作满足的是生理和安全的需求;职业满足的是爱与归属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事业满足的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把工作当事业来做: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境界,乐在其中、内心满足、眼光放长远,即关注当下的成长,又兼顾未来的发展:能对工作怀有感恩之心、敬畏之心;才能克服焦躁和急于求成之心,沉下心来踏实做事;才能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热情和坚持。
毛泽东纪年白求恩,我们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可以变为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如何发现你的事业
事业是一个人对外展示自己的舞台,是内在精神需求的呈现。
衡量事业三个标准:热情、共赢利他、意义感
你的财富问题出在哪里,财富使命只有一个,那就死服务生命;
财富是有灵性的,财富有四个重要管道,事业、爱、祖荫和自我关系;
事业是正财,有意义、利他的事业;
爱是偏财,心灵资本、亲密关系、爱与慈悲心;
祖荫是系统财,生命系统动力
自我关系是智慧,对待自己生命的态度;社会上拥有很多财富的人往往是那些善于跟别人合作和共赢的人。
与父母的关系决定你的财富
臣服于母亲是获得财富的关键;凡在事业和财富方面不顺利的人,他们的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一定是不顺的,再往回追溯就是和原生家庭、家庭关系经营上存在问题,因为爱和关系是一切的症结所在,只有关系通畅,才能最终创造财富。
第二章 重获爱的能力
良知与原爱,我们的心灵空间建立在这两大原则之上,这二者是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
良知:个人良知、系统良知、超越良知,三种不同维度的良知,决定了我们的人生是活在认同、记忆、强迫性重复中,是活在系统中,抑或是活在生命的灵感、传奇和创造力中。
最原始的三种需要:归属感的需要、平衡感的需要和秩序感的需要;
亲密关系:需要爱的滋养
亲密关系中的归属感、平衡感和秩序感;
亲子关系:孩子与世界的关系原型
亲子关系三大法则:父母付出、孩子接受;亲子间施与受的不平衡是无法调和的;父母只能是父母、孩子只能是孩子;
亲子关系的三大目标:爱、成长与分离;
家族:我们的根部系统
家族的归属感、平衡感和秩序感
尊重家庭良知的序位:先辈优先于后辈、父母优先于孩子、第一个孩子优先于第二个孩子。
第一章 摒弃人生旧剧本,重建人生新剧本
送给世界一个幸福健康的自己,生命是这个世界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而我们能为世界做的就是尽可能把这个礼物经营好,然后还给世界一个幸福健康的自己。
“不被爱”的真相:原生家庭对人未知的认知、思维、性格、情绪和行为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不爱自己”的真相:没有一个生命能为另一个生命负责,真正的爱始于爱自己。
“不去爱”的真相:爱无能。关键我们把自己当作谁的孩子。是父母的、家族的、社会的还是世界的孩子:这是一种资源取向的视角。每一种经历都是财富。每一种困难都死资源。苦难不是欢乐的例外,而是欢乐的一部分,这就是生命的真相。
你清楚自己的人生坐标吗?外评价源和内评价源共同作用,形成我们的人生坐标。
动态发展的人生四大象限。人生坐标形成于过去,影响着现在,决定着未来。研究坐标是为了转化现在的动力。最终着眼于未来。横轴是自我价值感,纵轴是目标导向。
正正象限:创造者的传奇人生剧本。特征:自信、乐观、谦逊、感恩、负责;
负正象限:证明者的坚硬人生剧本。特征:战斗、炫耀、坚持、优越、投入;
负负象限:受害者的悲惨人生剧本。特征:自卑、抑郁、自我、空虚、绝望;
正负象限:拖延者的得过且过的人生剧本。特征:自负、惰性、逃避、退缩、敏感。
造就人生象限的因素:
原生家庭:我们的人生剧情在7岁前已经形成。
家庭创伤:父母的生活背景、父母接受的教育方式、父母看待世界的角色及自我催眠方式,会影响他们对待我们的方式。
亲历创伤:任何一种创伤都是双刃剑。这取决于你从创伤里拿到的是资源还是伤害。伟大的伤痛里都带着成长的力量。
在心灵空间上,你扮演怎样的角色
外部空间和心灵空间:所有外在世界都是心灵空间的投影。所以我们不需要去做改变外在世界的努力。只要改变自己的心灵就好。活得更加接受真实自我的人。会在心灵空间里游刃有余。活得通透无比,这样的人即可悠然独处、享受孤独,也可以坚忍地面对生活。
真实自我和角色自我:一个是心灵空间的主人,一个是在外部空间里扮演的各种角色,真实自我是人格的领袖。领导和平衡着各种角色自我。一个不勒索自己的人,才能安分做自己,也能尊重他人。
心灵空间的三个维度:爱、事业和自我。生命的意义在心灵空间的三个纬度上做自己就好。去爱、去成就、去自我实现。做到利己、利他、利社会。
与爱的维度有关的生命任务是去爱,即幸福感;
与事业的维度有关的生命任务是去成就,即成就感;
与组我的维度有关的生命任务是去自我实现,即愉悦感;
你的心灵角色:行动者和创造者、拯救者、承担者、受害者、心灵流浪者。做自己的人生教练,人根本上提升自己、优化自己。
重塑心灵空间:境由心生。心灵角色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经历。爱、事业和自我这三个心灵维度涵盖着人生八大议题:原生家庭、亲子关系、亲密关系、事业、财富、情绪、状态、健康。每个议题的解决过程,都可以让我们摄取到新的力量和资源,让我们去爱、去成就、去自我实现。
疾病和情绪是在释放信号,提醒我们直面自己在过去人生中对身体和心灵的忽视和伤害。重新思考与真实自己的关系,找到和接纳那个被抛弃的自己。全然地接受自己的所有面向,真正地爱真实的、不完美的自己,然后把这份爱运用到生命里的其他关系直到整个社会中,最终与这个世界和解。
我们需要去宽恕所有的人,给所有人抱有深深的理解力。这种理解力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有底蕴、厚重感、慈悲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