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经济常识
这是一篇关于经济常识的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1-11-07 15:42:33经济常识
政治经济学
商品
三种基本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
自给自足(劳动力不发达、古代)
商品经济
交换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前提和基础
农业和畜牧业分离
农业和手工业分离
商人出现
区别
目的不同
产品经济
按需分配---共产主义
目前为止2种,人类社会3种
商品的含义
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抽奖、赠送、捐赠、自用都不是商品
商品的二重性
使用价值
有用性或效用,满足人需求的属性(自然属性)天生就有
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本质属性(社会属性)
二者关系
1.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价值是商品最本质的因素
3.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和统一
4.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判断
只有商品才有价值 √
有价值的一定是商品 √
商品一定有使用价值 √
有使用价值的一定是商品 ×
有使用价值的一定有价值 ×
有价值的一定有使用价值 √
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人与自然
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二者的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中的两个方面,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劳动或者两次劳动
商品的价值量
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平均
不同商品没有质的区别,只有量大小的区别
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
分类: 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
关系: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价值规律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实行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总趋势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有可能过分背离价值 如:倒钩
作用
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指挥棒
价值规律自发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鞭策
价值规律造成优胜劣汰的结果---筛选
货币
货币的产生
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贝壳)→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货币的定义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 ---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五种职能
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是观念上得或想象的货币
价格标签
流通手段
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贮藏手段
退出流通领域
足值的货币---金银
支付手段
工资、赊账、债务、税费
不同步就是支付手段
网购优先选支付,没有选流通
世界货币
跨越一个国家地区流通
纸币
是国家发行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 不是商品
发行主体是国家
纪念金银币才是商品
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
只有劳动力才产生剩余价值
分类
绝对剩余价值
通过延长时间,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是剥削的起点
相对剩余价值
通过提高效率,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
说的是整个行业的水平
超额剩余价值
企业通过方法是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高效
剩余价值率
利润÷工人工资
定义
由工人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区分
不变资本
除了工人工资以外的
可变资本
工人工资
雇佣劳动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
意思就是说只有可变资本即劳动力才能产生剩余价值,才有剥削,说明剥削只是针对劳动力的
为了揭露资本主义的丑恶嘴脸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 硬件(厂房、机器、设备)
流动资本 一次回本的 (原材料、辅助材料、劳动力成本)
划分标准是资本本身是否具有流动性为搞好资本运作服务的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化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生产过剩
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不是太多了,是买不起)
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周期性一般是12年,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基本阶段也是开始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十四大邓小平提出的
中特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只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国有经济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集体经济
混合所有制中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外资经济
地位
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前提是公有制(政府机关、国企)
工资、奖金、津贴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非公有制 按生产要素分配
劳动
资本
技术
信息
管理
土地
注意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补充:按劳动成果分配--个体户
先富带后富,最终共富
效率优先(初次分配--工资),兼顾公平(再次分配--税、社会保障),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制
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
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 最大项目指出 基本纲领
社会福利
最高纲领
社会救济
最低纲领
社会优抚与安置
特殊纲领
社会互助
补充纲领
产业结构
产业划分
第一产业:农业(农林牧渔)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钢铁、采矿)
第三产业
流通部门(物流)
服务部门(教育)
科教文卫体
国家机关
优化产业结构
“三农”问题邓小平提出的“两个飞跃”
第一个飞跃--废除人民公社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二个飞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补充
交换价值--比例关系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生产者和消费者对于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而言只得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