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古代汉语 - 文言句式
系统介绍古代汉语中的文言句式,主要内容有特殊句式、固定句式、文言复句。
古代汉语常用的18个虚词,例如“而、何、乎、乃、其、且、也、若、所”,包含例句。
系统介绍古代汉语中的虚词,包括代词、叹词、拟声词、副词、介词、连词等。
系统介绍古代汉语中的实词,包括单音词、双音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情况。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
文言句式
特殊句式
判断句
①……者,……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者,……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③……,……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④……者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⑤主谓直接连接
秦,虎狼之国;是吾剑之所从坠
⑥用“为”表判断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⑦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判断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充即庐江人
⑧用“非”表否定判断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⑨用“是”表判断(汉代以后才出现)
问今是何世;不知木兰是女郎;同是天涯沦落人
被动句
有标志词的被动句
①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动词+于+主动者
王建禽于赵;君幸于赵王
②用“见”表示被动关系
见+动词/见+动词+于+主动者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③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
被(受)+动词/被(受)+动词+于+主动者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十万之众,受之于人
④用“为”表示被动关系
为+动词/为+主动者+动词/为+主动者+所+动词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臣死,妻子为戮;若属皆为所虏
无标志词的被动句(意念被动)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蔓草犹不可除;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省略句
①省略主语
(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②省略谓语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③省略宾语和兼语
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屠惧,投(之)以骨;郑穆公使(人)视客馆
④省略介词和介词宾语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旦日,客从外来,与坐(其)谈
⑤省略分句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至远,)功在不舍
倒装句
宾语前置
①“谁”“何”“安”“奚”“孰”等疑问代词作宾语时要置于动词之前
吾谁欺,欺天乎?君何患焉?奚冠?沛公安在?
②“为”“以”“与”等介词,它们的宾语是疑问代词,宾语置于介词之前
谁为为之,孰令听之?许子奚为不自织?吾谁与归?
③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置于谓语动词前
臣未之闻也;三岁贯汝,莫我肯顾;未尝之有也
④“之”“是”作为标志
惟余马首是瞻;无乃尔是过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唯命是听;其此之谓乎
定语后置
①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
中心词+之+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马之千里者
②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煞尾
中心词+定语+者
荷担者三夫;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状语后置(介词短语后置)
①用“于”组成的介宾短语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躬耕于南阳
②用“以”组成的介宾短语
咨臣以当世之事;裹以帷幕
③用“乎”组成的介宾短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甚矣,汝之不惠!贤哉,回也!大哉问!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固定句式
表达陈述语气
“有所、无所、有以、无以”
故患有所不辟也;几无所逃死;然未有以报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表达疑问语气
“何所、安所、何以、奚以、如何、奈何、若何、如……何、奈……何”
卖炭得钱何所营?如徐州不定,将军安所归乎?何以战?如太行王屋何?
表达反诘语气
“何(奚)为、何(奚)……为、何(奚)以……为、何……之有、何有于……、奚有于……、于……何有、何有、不亦……乎、何用、奚用、焉用”
何辞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宋何罪之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表达推测语气
“得无……乎、无乃……乎、庸……乎、其……之谓也,其……之谓乎”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日食饮得无衰乎?无乃尔是过与?其此之谓乎!
表达否定语气
“微独、唯独、独唯、非独、非徒、岂独”
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表示比较语气
“孰与、与……孰、与其……孰若(不若、不如)、与其……宁(抑、亦)”
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
表示感叹语气
“一何、何其”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文言复句
联合复句
并列复句
“而”“又”“亦……亦”“既……又”
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矣。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对比复句
“而”“则……则……”“可……不可”
市人皆以赢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邻之厚,君之薄也;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连贯复句
“而”“则”“遂”“因”“即”
递进复句
“而”“且”“而且”“况”“非徒……亦”“非惟……抑或”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非为天时,抑亦人谋也
选择复句
“且”“抑”“与其……孰若”“其……其”
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正色耶?其远而无所至极耶?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偏正复句
转折复句
“然”“然而”“顾”“虽”“则”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卿非刺客,顾说客耳
假设复句
“如”“苟”“使”“向”“即”“藉第令”“若”“倘”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藉第令毋斩
条件复句
“纵”“乃”“无”“即”“则”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视之?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
因果复句
“以”“为”“以故”“是以”“缘”“故”“以是”“因”“是故”“由是”“以此”
为有源头活水来;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以是人多以书假余;自缘身在最高层
目的复句
“庶”“为”“以”“所以”“欲”
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