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工程宪法学 第二版 第四章 国家性质与国家形式
这是一篇关于马工程宪法学 第二版 第四章 国家性质与国家形式的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1-11-17 11:53:33第四章 国家性质和国家形式108
第一节 国家性质108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奴隶制国家
封建制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一、国家性质概述109
概念
国家阶级本质又称国体,它集中反映了 社会各阶级阶层 在社会中的不同地位
社会主义国家 是广大劳动人民掌握政权,对少数敌视 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 的敌对分子 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宪法与国家性质
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在规定国家制度时,首先要明确本国的国家性质
社会主义国家宪法 公开表明其国家的本质 就是人民当家做主,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专政
二、我国的国家性质110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在我国的确立
人民民主专政 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但“人民民主专政”更符合国情)
Q:为什么表述为人民民主专政比无产阶级专政更适合我国国情?
人民民主专政 跨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 建设和改革开放两个历史时期,集中反映了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特点。
人民民主专政 表明了我国社会的 阶级状况和政权的阶级基础。
人民民主专政 有着更加广泛的政治基础。
人民民主专政 能够适应我国现阶段的 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 的提法具有广泛性,适应性和开放性。
人民民主专政 体现了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两个方面。
三、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内容 113
工人阶级领导
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最富于革命的彻底性、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历史表明,工人阶级只有依靠 同农民阶级建立的巩固联盟, 才能夺取和掌控国家政权,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
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结合
新型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或人民民主 新型专政:全体人民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爱国统一战线
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实现全国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最广泛的团结
第二节 国家形式116
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116
概念
又称“政体”,指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 采取一定原则建立的 行使国家权利、实现国家统治 和管理职能的 政权机关的 组织与活动体制
(1)是国家最主要的外在表现形态
(2)是国家政权机关组织 和活动的系统体制
国家性质与政权组织形式的关系
国家性质 决定政权组织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 对国家性质 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分类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君主立宪制
指君主的权力 按宪法规定受不同程度限制,
共和制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 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
议会内阁制
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政权组织形式
总统制
以总统为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
半总统制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掌握行政大权
政府对议会负责
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委员会制
国家最高行政权 由议会产生的 委员会集体行使
委员会为最高行政机关
采用合议制
设正副主席个一人,任期一年,不得连任
实际上 是联邦议会的执行机关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公社制
公社委员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苏维埃制
社会阶级基础 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最高苏维埃实行两院制,既是最高立法机关,又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设立主席团为常设机构
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
人民代表会议制
以工人阶级、农民阶级 和其他社会主义建设力量 作为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实行国家立法权。
国家机构 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保证人民权利的完整和统一
基本特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国家政权,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或无产阶级专政,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间民主共和制的不同
经济基础不同
社会主义:建立在生产资料 公有制之上并为它服务 资本主义:建立在生产资料 私有制之上,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服务
阶级本质不同
社会主义: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广大人民群众参与 资本主义:政权组织形式与国家的阶级本质相一致
组织原则不同
社会主义:人民民主集中制,实行人民代表制 资产阶级:分权制衡原则
人民民主的范围和形式不同
社会主义:新型的民主,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 资本主义:少数人享有的民主,受金钱和资本的控制
我国政权组织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特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与西方议会有着本质区别
人大:为人民服务,根本利益一致 西方议会:各党派明争暗斗
人大和一府两院的关系 与西方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具有本质区别
人大和“一府两院”:虽然分工不同、职责不同, 但目标完全一致 西方议会、政府、法院:“三权分立”
人大代表与西方议员有着本质区别
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西方议员:分别代表某党派的利益
二、国家结构形式 122
概念
指特定国家的统治阶级所采取的,按照一定原则划分国家内部区域, 调整国家整体与组成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相互关系的总体形式
国家结构 是政权体系的纵向方面,组织机构体系是横向方面。
分类
单一制
由若干普通的 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 构成统一主权国家
特征
(1)只有一部宪法,由中央立法机关制定
(2) 只有一个最高立法机关,一个中央政府,一套完整的司法体系
(3)地方接受中央的统一领导
(4)国家是一个独立的主体
分类
中央集权型
国家权利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
地方分权单一制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较弱
联邦制
由多个政治实体(州、邦、成员国)组成复合制国家
特征
(1)除联邦宪法外,各成员国有各自的宪法
(2)除设有联邦立法机关、政府和司法体系外,各成员国亦有
(3)职权划分由联邦宪法具体规定,剩余权利 有的归于联邦,有的归于州
(4)有的还允许 其成员国享有一定的外交权,公民既有联邦国籍, 又有成员国国籍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统一、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
意义
我国具有 统一的历史传统 和单一制的渊源
我国各民族之间 历来拥有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的传统
建立单一制国家有助于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建立单一制国家有助于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行政区域的划分
行政区划的概念
行政区划是行政区域划分的简称,指统治阶级 为便于行政管理,按照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的需要,把全国的领土 划分为大小不同、层级不同的部分,并设立相应的地方国家机关进行管理
划分原则
便于人民群众行使国家权力
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
尊重历史沿革和文化传统
我国行政区划
(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3)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4)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
(5)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
宪法第31条:“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三级制
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自治县、县级市)
乡(民族乡、镇)
行政区划的变更程序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设立、撤销、更名和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由全国人大审议决定
三、国家标志128
国旗:五星红旗
国旗是国家的一种标志性旗帜,是国家的象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升挂国旗,应当将国旗置于显著的位置
下半旗是当今世界通行的一种致哀方式,是一种国家行为
国歌:
我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我国国歌充满爱国激情,体现了中华民族 勇敢、坚强、团结 和充满必胜信念 的斗争精神
国徽
首都: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