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Android-4、祛风湿药
根据最新教材整理,考研,执业医师考试,日常中药各种考试必备。
编辑于2021-11-18 19:37:37祛风湿药
1. 祛风寒湿药
1.1. 独活
1.1.1. 药性
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
1.1.2. 功效
祛风除湿,通痹止痛,解表。
1.1.3. 应用
1、风寒湿痹,腰膝疼痛
2、风寒夹湿头痛
3、少阴伏风头痛
4、其祛风湿之功,亦治皮肤瘙痒,内服或外洗皆可。
1.1.4.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外用适量。
1.2. 威灵仙
1.2.1. 药性
辛、咸,温。归膀胱经。
1.2.2. 功效
祛风湿,通经络,止痛,消骨骾。
1.2.3. 应用
1、风湿痹痛
2、骨骾咽喉
3、此外,本品通络止痛之功,还可用治跌打伤痛。
1.2.4. 用法用量
煎服,6~10g。
消骨骾可用30~50g。
1.2.5. 使用注意
本品辛散走窜,气血虚弱者慎服。
1.3. 蕲蛇
1.3.1. 药性
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1.3.2. 功效
祛风,通络,止痉。
1.3.3. 应用
1、风湿顽痹,麻木拘挛
2、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3、小儿惊风,破伤风,抽搐痉挛
4、麻风,疥癣
5、本品有毒,能以毒攻毒,可用治瘰疬、梅毒、恶疮。
1.3.4. 用法用量
煎服,3~9g;
研末吞服,一次1~1.5g,一日2~3次。
或酒浸、熬膏,或入丸、散服。
1.3.5. 使用注意
血虚生风者慎服。
1.4. 木瓜
1.4.1. 药性
酸,温。归肝、脾经。
1.4.2. 功效
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1.4.3. 应用
1、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
2、脚气浮肿
3、暑湿吐泻,转筋孪痛
1.4.4. 用法用量
煎服,6~9g。
1.4.5. 使用注意
胃酸过多者不宜服用。
2. 祛风湿热药
2.1. 秦艽
2.1.1. 药性
辛、苦,平。归胃、肝、胆经。
2.1.2. 功效
祛风湿,清湿热,舒筋络,止痹痛,退虚热。
2.1.3. 应用
1、风湿痹证,筋脉拘挛,骨节酸痛
2、中风半身不遂
3、湿热黄疸
4、骨蒸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2.1.4.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2.2. 防己
2.2.1. 药性
苦,寒。归膀胱、肺经。
2.2.2. 功效
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2.2.3. 应用
1、风湿痹痛
2、水肿,脚气肿痛,小便不利
3、湿疹疮毒
4、此外,本品有降血压作用,可用于高血压病。
2.2.4. 用法用量
煎服,5~10g。
2.2.5. 使用注意
本品苦寒易伤胃气,胃纳不佳及阴虚体弱者慎用。
3. 祛风湿强筋骨药
3.1. 五加皮
3.1.1. 药性
辛、苦,温。归肝、肾经。
3.1.2. 功效
祛风除湿,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利水消肿。
3.1.3. 应用
1、风湿痹病
2、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
3、水肿,脚气肿痛
3.1.4. 用法用量
煎服,5~10g;或酒浸、入丸散服。
3.2. 桑寄生
3.2.1. 药性
苦、甘,平。归肝、肾经。
3.2.2. 功效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元。
3.2.3. 应用
1、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
2、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
3、头晕目眩
3.2.4. 用法用量
煎服,9~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