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Android-5、化湿药
根据最新教材整理,考研,执业医师考试,日常中药各种考试必备。
编辑于2021-11-18 19:39:25化湿药
1. 广藿香
1.1. 药性
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1.2. 功效
芳香化湿,和中止呕,发表解暑。
1.3. 应用
1、湿浊中阻,脘腹痞闷
2、呕吐
3、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
1.4.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2. 佩兰
2.1. 药性
辛,平。归脾、胃、肺经。
2.2. 功效
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
2.3. 应用
1、湿浊中阻,脘痞呕恶
2、脾经湿热,口中甜腻,口臭,多涎
3、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
2.4.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3. 苍术
3.1. 药性
辛、苦,温。归脾、胃、肝经。
3.2. 功效
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
3.3. 应用
1、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
2、风湿痹痛,脚气痿躄
3、风寒感冒
4、夜盲,眼目昏涩
3.4. 用法用量
煎服,3~9g。
4. 厚朴
4.1. 药性
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
4.2. 功效
燥湿,行气,消积,消痰平喘。
4.3. 应用
1、湿滞伤中,脘痞吐泻
2、食积气滞,腹胀便秘
3、痰饮喘咳
4、此外还可用于七情郁结,痰气互阻,咽中如有物阻,咽之不下,吐之不出的梅核气证。
4.4.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4.5. 使用注意
本品辛苦温燥,易耗气伤津,故气虚津亏者及孕妇当慎用。
5. 砂仁
5.1. 药性
辛,温。归脾、胃、肾经。
5.2. 功效
化湿开胃,温中止泻,理气安胎。
5.3. 应用
1、湿浊中阻,脾胃气滞,脘痞不饥
2、脾胃虚寒,呕吐泄泻
3、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5.4. 用法用量
煎服,3~6g,后下。
5.5. 使用注意
阴虚血燥者慎用。
6. 豆蔻
6.1. 药性
辛,温。归肺、脾、胃经。
6.2. 功效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
6.3. 应用
1、湿浊中阻,脾胃气滞,不思饮食,胸腹胀痛,食积不消
2、湿温初起,胸闷不饥
3、寒湿呕逆
6.4. 用法用量
煎服,3~6g,后下。
6.5. 使用注意
阴虚血燥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