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Android-8、理气药
根据最新教材整理,考研,执业医师考试,日常中药各种考试必备。
编辑于2021-11-18 19:41:49理气药
1. 陈皮
1.1. 药性
苦、辛,温。归脾、肺经。
1.2. 功效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1.3. 应用
1、脾胃气滞、湿阻之脘腹胀满、食少吐泻
2、呕吐,呃逆
3、湿痰寒痰,咳嗽痰多
4、胸痹
1.4.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1.5. 使用注意
本品辛散苦燥,温能助热,故内有实热、舌赤少津者慎用。
2. 青皮
2.1. 药性
苦、辛,温。归肝、胆、胃经。
2.2. 功效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2.3. 应用
1、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癖乳痈
2、食积气滞,脘腹胀痛
3、癥瘕积聚,久疟痞块
2.4.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醋炙用增强疏肝止痛之功。
2.5. 使用注意
本品性烈耗气,气虚者慎用。
3. 枳实
3.1. 药性
苦、辛、酸,微寒。归脾、胃经。
3.2. 功效
破气消积,化痰散痞。
3.3. 应用
1、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
2、痰阻气滞,胸痹,结胸
3、脏器下垂
3.4.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炒后性较平和。
3.5.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
3.6. 枳壳
药性
与枳实相同,但作用力较为缓和。
功能
理气宽中,行滞消胀。
应用
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脏器下垂。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
4. 木香
4.1. 药性
辛、苦,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
4.2. 功效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4.3. 应用
1、脾胃气滞,脘腹胀痛,食积不消,不思饮食
2、泻痢后重
3、胸胁胀痛,黄疸,疝气疼痛
4.4. 用法用量
煎服,3~6g。
使用
生用行气力强;
煨用实肠止泻,用于泄泻腹痛。
4.5. 使用注意
本品辛、温香燥,凡阴虚火旺者慎用。
5. 沉香
5.1. 药性
辛,苦,微温。归脾、胃、肾经。
5.2. 功效
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5.3. 应用
1、寒凝气滞,胸腹胀闷疼痛
2、胃寒呕吐呃逆
3、肾虚气逆喘息
5.4. 用法用量
煎服,1~5g,后下。
5.5. 使用注意
本品辛温助热,阴虚火旺者慎用。
6. 檀香
6.1. 药性
辛,温。归脾、胃、心、肺经。
6.2. 功效
行气止痛,散寒调中。
6.3. 应用
1、寒凝气滞,胸膈不舒,胸痹心痛,脘腹疼痛,呕吐食少
6.4. 用法用量
煎服,2~5g,宜后下。
7. 川楝子
7.1. 药性
苦,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
7.2. 功效
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
7.3. 应用
1、肝郁化火,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疼痛
2、虫积腹痛
7.4. 用法用量
煎服,5~10g。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炒用寒性减弱。
7.5. 使用注意
本品苦寒有毒,不宜过量或持续服用,脾胃虚寒者慎用。
8. 乌药
8.1. 药性
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
8.2. 功效
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8.3. 应用
1、寒凝气滞,胸腹胀痛,气逆喘急,疝气疼痛,经寒腹痛
2、肾阳不足,膀胱虚冷,遗尿尿频
8.4. 用法用量
煎服,6~10g。
9. 香附
9.1. 药性
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
9.2. 功效
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
9.3. 应用
1、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
2、肝郁气滞,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乳房胀痛
3、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
9.4. 用法用量
煎服,6~10g。
醋炙增强疏肝止痛作用。
10. 薤白
10.1. 药性
辛、苦,温。归心、肺、胃、大肠经。
10.2. 功效
通阳散结,行气异滞。
10.3. 应用
1、胸痹心痛
2、脘腹痞满胀痛,泻痢后重
10.4. 用法用量
煎服,5~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