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的原始社会
中国原始社会
猿人及其社会生活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
森林古猿
腊玛古猿
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纤细种认为人类的直接祖先
第三次要造山运动,加速了手足的分化
距今300万年后,最原始的人——猿人和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出现
猿人的遗迹及其特征
云南元谋人,距今170万年
蓝田猿人,距今80~60万年
北京猿人,距今70万年,有明显的蒙古人特征
获取食物的主要手段
采集植物
捕捞水生物
猿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第一个社会组织:血缘家族时期。
古人(早期智人)
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二三十万年前。
陕西大荔人
山西丁村人
山西许家窑人
该时期猿人体质的原始特征逐渐消失,石器制作明显进步。
人工取火方法已掌握
逐渐排斥同族杂交状态,氏族制度逐渐萌芽。
新人(晚期智人)
旧石器时代晚期,该时期人类体质的原始性质完全消失,有色人种逐渐分化,氏族公社逐渐形成。
山顶洞人,距今约180000年。
峙峪人,骨针,世界上最早的缝纫工具。
母系氏族公社
距今约5万年—四五千年前,确立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㩴取性经济被生产型经济所代替。
氏族公社遗址
黄河流域,西安半坡、山东大汶口、河南仰韶文化
长江流域,浙江余杭河姆渡文化,三大发明
卯榫
二经二纬编席法
子主题
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发明,刀耕火种,磨光钻孔技术的应用,陶器的制作。
姓氏的发展
姓代表部落,至少一个或多个
氏代表族里的分支
图腾崇拜,氏族族徽,祖宗的象征,神圣不可侵犯。
对偶婚,以女子为主题,显示其对母系氏族血缘依附关系。
父系氏族公社
距今约5000年左右,新石器时代晚期。
氏族公社遗址
良褚文化
龙山文化
屈家岭文化
社会经济
制陶业的进步“蛋壳陶”
冶铜业的出现
南方水稻种植普遍性六畜此时已齐全。
原始艺术的发展,图形文字,祖先崇拜由女性过渡到男性。
家庭与私有制的发展
男女社会生产地位的变化,是父系氏族取代母系氏族的重要原因。
对偶婚被一夫一妻制所代替,伴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以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
生产力进步之下,物质资料产生剩余,私有财产与私有观念的发展,冲击着氏族社会的稳定性。
部落发展与部落战争
部落发展
距今4000多年-5000多年的1000间,地球上出现了多个文明中心。我国从黄河到长江的先民进入了部落时代。
军事民主时期,重大事件由全体成年男子组成议事会决定。
炎黄、东夷、苗蛮三大部落,在斗争和融合中形成了最初以华夏族为核心的国家雏形。
经逐鹿之战,板泉之战后,三大部落之战由黄帝取得胜利。
黄帝时代,后世国家的雏形开始萌芽。
颛顼时,民政与宗教分开,部落首领管民政,祭司管宗教。
禹时,部落加盟议事会蜕变为贵族的议事机关,内部分工更加明确,如八元管土地,八恺管教化。
禹治水与征讨三苗取胜后,建立世袭王权的条件已逐渐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