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宪法基础知识
宪法基础知识总结,包括宪法基本知识、宪法的历史、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制度等。
编辑于2021-11-25 23:20:03宪法基础知识
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
含义
最高效力的根本法
特征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人常51提修宪 通过只要三两天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宪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
基本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基本人权原则
法治原则
权力制约原则
宪法监督
主体
人大及其常委会
内容
审查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合宪性
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合宪性
审查各政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全体公民的行为的合宪性
分类
宪法的历史
一个宪法性文件、四部宪法、五次宪法修正案14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四部宪法
1954,1975,1978,1982
五次宪法修正案
1988,1993,1999,2004,2018
修正案内容
1988
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管理
允许出租转让土地使用权
1993
县级人大***3改5
1999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04
国家尊重保障人权
“戒严”改为“紧急状态'
乡级人大***3改5
增加国歌
2018
马列毛,邓三科,科学发展观,毛泽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健全社会主义法治
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爱国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常委会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监察,审判,检察机关的职务
国家基本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含义
民主
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逐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
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家政策: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公有制主体地位还表现在自然资源归国家和集体所有
矿藏、水流、城市国家所有
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集体所有
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
归国家 也可以 归集体
非公有制经济
个体,私营,三资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鼓、支、引其发展 并监督管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体组织形式
选举制度
选举原则
普遍性原则
基本条件
中国公民
18
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不能行使选举权的情况
被剥夺政治权利
停止行使选举权的人
精神病
平等原则
含义
每人一地一票
无特权
不得歧视和非法限制
更着眼实质上的平等
同票同权原则
直接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
县及县以下直接
市及市以上间接
受选民监督对选民负责
直选双过半 间选单过半
秘密投票原则
无记名投票
同意,不同意、弃权、另选他人
对于少数文盲或残疾不能写选票的 可以委托他信任的人代写
如果选民在选举期间外出,经选举委员会同意,可以书面委托其他人代为投票 每选民接受委托不得超过3人
全国人大代表权利
提案权
质询权
司法豁免权
公安机关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先行拘留的时候,发现其是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应当立即向其所属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报告。
公安机关在依法执行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或者逮捕中,发现被执行人是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应当暂缓执行,并报告原决定或者批准机关
如果在执行后发现被执行人是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应当立即解除,并报告原决定或者批准机关
乡科级人大,报告所属人民代表大会
言论、表决豁免权
民族区域自治
自治机关
民族乡不是自治地方
自治地方的法院、检察院不是自治机关
特别行政区制度
特别行政区的地区
特别行政区自治权
特别行政区行使的权力
特别行政区的事务由当地人进行管理
特别行政区享有自治权
行政管理权
立法权
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我国政党制度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2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3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也不是反对党,它们是参政党
4政治协商的机构的性质: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平等权
司法平等
守法平等 但不包括立法平等
政治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剥夺政治权利:失去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失去政治自由;担当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监督权
批评、建议权、控告、检举、申诉权
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可以提出批评建议
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可以提出申诉、控告、检举
不得歪曲事实诬告陷害
取得赔偿权
由于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收到损失 依法取得赔偿
宗教信仰自由
子主题
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
不得非法剥夺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禁止非法搜查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侮辱、诽谤、诬告陷害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国家安全+刑事犯罪)+公、检
公民住宅权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搜查
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权利
财产权
公民合法财产不受侵犯
依照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和继承权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需要,按照法律对私有财产进行征收征用
劳动权
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休息权
劳动者由休息的权利
受教育权
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获得物质帮助权
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文化权利和自由
公民有进行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依法纳税
其他义务:劳动、受教育、计划生育
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各级监察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组成和***
人大每届***为5年
职权
1修改宪法
2监督宪法实施
3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4选举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中央军事委员会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最高人民监察院检察长
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
5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制
6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7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
会议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年举行一次
工作程序
选举和罢免国家领导人经过四个阶段:
提出议案
审议议案
表决议案
公布法律 决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
性质和地位
是人大的常设机关,在闭会期间行使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常与全国人大是隶属关系
组成和***
全国人大常委会由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若干人组成(三委一秘)
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全国人大相同 5年
委员长、副委员张不得连续任职两届
职权
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
制定和修改其他法律
解释法律
规定和决定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
决定特赦
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
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性质和地位
是我国的国家元首
对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
职权
发布特赦 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动员令、宣布战争状态
公布法律 发布命令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 向重大功勋的人授予荣誉奖章和光荣称号
国务院
性质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组成和***
国务院的***每届与全国人大的***相同 5年
领导体制
首长负责制 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各部委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
职权
法规制定权
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权力
行政区域划分权
国务院有权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紧急状态宣布权
是指国务院有权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监察委员会
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市国家的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的组织和职权由法律规定
上下级关系
中央领导地方各级,上级监察委员会领导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
负责
1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负责
2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对产生它的权力机关和上一级监察委员会负责
职权
依照法律独立行使监察权
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
职责
依法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
注意
全国人大
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设置
国务院
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
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省级人民政府
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审批县、市、市辖区的部分行政区域界限的变更
自治机关
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县
人民代表
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