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古诗思想感情
诗歌 情感
情感基调
喜
自然
对壮美山川的热爱
人生
隐逸生活闲适、自由 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对征战沙场的无畏 保家卫国的壮志
怒
对功名权贵的傲视与不屑 对朝廷昏庸的失望与批判 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揭露 对官吏贪婪的厌恶 对战争的厌弃
悲/愁
对国
山河沦丧,小人当道,报国无门 统治者穷兵黩武,当权者昏庸腐朽
对民
剥削者压榨人民,人民遭受苦难
对亲人
对故土、亲人的思念 相思不得相见
对友人
依依不舍的留恋,离愁别恨, 对远方朋友的关心与劝慰 相思担忧
对历史
昔盛今衰、物是人非 借古讽今,统治者昏庸 由历史寄托怀才不遇、壮志未酬
对人生
不得志,仕途失意 人生短暂,年华易逝 年华已老,壮志未酬 客居他乡,羁旅漂泊天涯、孤独寂寞 人生无常,伤春悲秋
哀
对国家离乱的哀叹 对自身命运不幸的哀伤 对人民的疾苦的同情 对历史人物遭遇的哀叹
思想
兼济天下
功成思想
寄托国家起用良将保家卫国的理想 建功立业,保家卫国
远大抱负
身处逆境、身单孤危,但仍有力挽狂澜的坚定信念 满怀抱负,报国无门
独善其身
高洁品性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仕途失意,怀才不遇,仍关心国事 志行高洁,高雅脱俗,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身退思想
刚正不阿,义薄云天,不摧眉折腰事权贵 坚贞不屈,坚韧不拔 隐逸脱俗,闲适恬淡 “万念俱寂”的出世思想,“物我两忘”的空灵境界 不喜世俗束缚,厌弃官场黑暗
题材
山水田园诗 陶渊明《归园田居》 王维《山居秋暝》
①归隐田园、闲适自由。 ②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③厌弃官场黑暗,表现自己决不同流合污高洁品格。
边塞诗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王昌龄《从军行》
①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 ②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③对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的赞颂。 ④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 ⑤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⑥对和平安宁的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之情。
咏物诗 陆游《卜算子•咏梅》 于谦《石灰吟》
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报效国家。 ②寄寓高尚的节操,怀才不遇 命途多舛 年华易逝 理想破灭 ③托物讽世,忧国忧民 感时伤世 愤世嫉俗 针砭时弊。
羁旅行役诗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①天涯漂泊羁旅愁,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 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③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 或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忧怨愤慨之情。
怀古咏史诗 杜甫《蜀相》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①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②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之情; 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 ③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
送别诗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高适《别董大》
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
爱情闺怨诗 苏轼《江城子》
①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 ②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主要在宫怨诗中) ③思妇空闺中思念亲人、盼夫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之情。 ④情梦难圆的遗憾与怅惘之情。 ⑤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
干谒诗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题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