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六章 麻醉病人的护理
这是一篇关于第六章 麻醉病人的护理的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1-12-23 22:11:29第六章 麻醉病人的护理
麻醉(anesthesia)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的全身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已达到无痛的目的,为手术治疗或其他医疗检查及治疗提供条件
第一节 概述
麻醉分类: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局麻),复合麻醉,基础麻醉
第二节 麻醉前工作
成人择期手术前禁食8-12小时,禁饮4小时,新生儿,婴幼儿禁食4-8小时,禁水2-3小时
麻醉前用药的目的1.消除病人紧张,焦虑及恐惧情绪,减少麻醉药物的副作用2.缓解或消除麻醉操作可能引起的疼痛和不适,增强麻醉效果 3.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防止发生误吸 4.消除因手术或麻醉引起的不良反应,如牵拉内脏引起的迷走神经反射,抑制交感神经兴奋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第三节 局部麻醉
丁卡因 一次限量(mg)40 利多卡因限量100mg
护理措施
1.毒性反应的护理(1)原因:①用药过量;②药物误注入血管内;③注射部位血液供应丰富或局麻药中未加入血管收缩药;④病人全身情况差,对局麻药耐受能力降低等。 (2)表现:①中枢毒性表现:舌或口唇麻木、头痛头晕、耳鸣、视物模糊、言语不清、肌肉颤搐、意识模糊、惊厥、昏迷,甚至呼吸停止。②心血管毒性表现:传导阻滞、血管平滑肌和心肌抑制,出现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减少、血压下降,甚至心搏骤停。 (3)预防:①一次用药量不超过限量;②注药前回抽,无回血者方可注射;③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及用药部位酌减剂量;④如无禁忌,局麻药内加入适量肾上腺素;⑤麻醉前给予巴比妥类或苯二氮草类药物,以提高毒性阈值。 (4)处理:一旦发生,立即停药,尽早给氧,加强通气。轻度毒性反应者可静脉注射地西泮0.1mg/kg 或咪达唑仑0.1 ~ 0.5mg/kg,预防和控制抽搐。如出现抽搐或惊厥,常静脉注射硫喷妥钠1 ~ 2mg/kg,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如出现低血压,可用麻黄碱或间羟胺等维持血压,心率缓慢者则静脉注射阿托品。一旦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过敏反应的护理(1)表现:在使用少量局麻药后,出现荨麻疹、 咽喉水肿、支气管痉挛、 低血压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2)预防:因局麻药皮肤试验的假阳性率高达509%, 故不必常规行局麻药皮试,若病人有过敏史,可选用酰胺类局麻药。 (3)处理:一旦发生,立即停药,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遵医嘱注射肾上腺素,同时给予皮质激素和抗组胶药;维持循环稳定,适量补充血容量,紧急时可适当选用血管加压药。
麻醉后护理
第四节 椎管内麻醉
一 蛛网膜下隙组织(腰麻)
1.适应证 适用于下腹部、盆腔、下肢及肛门会阴部手术 2.禁忌证②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如脊髓病变,颅内高压者②败血症、穿刺部位或附近皮肤感染者③休克,脊柱外伤或脊柱严重畸形者④凝血功能障碍者⑤精神疾病及不合作者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1)腰麻后头痛:发生率为3% ~ 30%, 常出现在术后2 ~7日。 1)原内本要因腰椎穿刺时刺破硬脊膜和蛛网膜,脑脊液流失,颅内压下降,颅内血管扩张刺激所致 2)表现:疼痛位于枕部、顶部或颞部,呈搏动性,抬头或坐立位时头痛加重,平卧时减轻 3)预防:①麻醉时采用细穿刺针,提高穿刺技术,避免反复穿刺,缩小针刺裂孔;②保证围术期输入足量液体防止脱水;③术后应常规去枕平卧6 ~ 8小时。 4)处理:①平卧休息,每日补液或饮水2500 ~ 400m②遵医嘱给予镇痛或安定类药物:③用腹带捆紧腹部;④严重者于硬脊膜外隙注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或右旋糖酐15~30ml,必要时采用硬膜外自体血充填疗法。
二 硬脊膜外隙阻滞
术中并发症的护理 全脊椎麻醉( total spinal anesthesia);是硬膜外麻醉最危险的并发症 1)原因:局麻药全部或部分注入蛛网膜下隙。 2)表现:病人在注药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意识模糊或消失,甚至呼吸、心跳停止。 3)预防、①严格遵守操作规程;②注药前先回抽有无脑脊液;③注射时先用试验剂量,确定未入蛛网膜下隙后方可继续给药。 4)处理:①立即停药;②行面罩正压通气,必要时行气管插管维持呼吸;③加快输液速度,遵医嘱给予升压药,维持循环功能。 (2)局麻药毒性反应:多因导管误入血管内或局麻药吸收过快所致。因此注药前必须回抽,检查硬膜外导管内有无回血。局麻药毒性反应的护理见本章第二节。 (3)血压下降:因交感神经被阻滞,阻力血管和容量血管扩张所致。尤其是上腹部手术时,因胸腰段交感神经阻滞的范围较广,并可阻滞心交感神经引起心动过缓,更易发生低血压。- -旦发生,加快输液,必要时静脉注射麻黄碱,以提升血压。 (4)呼吸抑制:与肋间肌及膈肌的运动抑制有关。为了减轻对呼吸的抑制,应采用小剂量、低浓度局麻药,以减轻运动神经阻滞。同时在麻醉期间,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常规面罩给氧,并做好呼吸急救准备。 (5)恶心、呕吐:原因、表现及护理方法参见腰麻病人的护理。
第五节 全身麻醉
并发症的护理 (1)反流与误吸:由于病人的意识、咽反射消失,一旦有反流物即可发生误吸,引起急性呼吸道梗阻,如不能及时有效进行抢救,可导致病人窒息甚至死亡。误吸胃液可引起肺损伤、支气管痉挛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肺水肿和肺不涨。肺损伤程度与吸入的胃液量和PH有关。为预防反流和误吸,应减少胃内物滞留,促进胃排空,降低胃液pH,降低胃内压,加强对呼吸道的保护。
(2)呼吸道梗阻 上呼吸道梗阻:指声门以上的呼吸道梗阻。①原因:机械性梗阻常见,如舌后坠、口腔分泌物阻塞、异物阻塞、喉头水肿、喉痉挛等。②表现:不全梗阻表现为呼吸困难并有鼾声:完全梗阻时有鼻翼扇动和三凹征,③处理:迅速将下颌托起,放入口咽或鼻咽通气管,清除咽喉部分泌物和异物。喉头水肿者,给予糖皮质激素,严重者行气管切开。喉痉挛者,应解除诱因、加压给氧,无效时静脉注射琥珀胆碱,经面罩给氧,维持通气,必要时气管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