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新闻学概论
新闻学概论考点知识总结。涵盖舆论,新闻传播媒介演变与功能,新闻传播的要求,宣传,新闻舆论,新闻事业,信息,新闻的知识点总结。
编辑于2021-12-28 17:51:16新闻学概论
新闻
定义
起源
本源是事实
事实分类
在人类社会实践中发生的事实
纯粹的自然现象
事实特点
客观
可认知
可反映
来源
路径
采访他人
记者现场亲眼目睹
查阅有关资料
交代来源的目的
让群众了解该新闻的权威性和可靠程度
揭示提供或散步新闻的意图
新闻敏感
定义
识别、判断、捕捉具有新闻价值事实的能力
基本特征
真实准确
内容新鲜
报道及时
传播公开
新闻分类
按新闻内容分
政法新闻
经济新闻
文教卫生新闻
体育新闻
社会新闻
以新闻发生地分
国际新闻
全国新闻
地方新闻
都市新闻
乡村新闻
校园新闻
以新闻的时间性分
突发性新闻
延缓性新闻
以新闻与读者的关系来分类
硬新闻
软新闻
3B原则 ABC原则
五要素5W1H
内容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怎么样
作用
利于记者采访新闻时迅速的弄清每一个事实的要点
利于记者迅速找到新闻重点(导语写作)
利于明了新闻体裁的要义
新闻价值
定义
事实所具有的、能满足社会与公众对新闻需要的要素总和
一般要素
时新性
重要性(影响力)
显著性
接近性
趣味性
子主题
信息
定义
广义信息
一般信息
狭义信息
特点
共享性或使用不灭性(无限传播)
扩缩性
组合性
信息作用的多角度性
相对性
信息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
观念上
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
新闻必须致力于消除读者的不确定性(答疑解惑)
业务上
变一次性的终端报道为分阶段的连续报道
加强深度报道
加强新闻的综合评述
加强全方位的报道
信息与新闻的关系
相同点
1.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表述
2.都是接受者预先未知的事理
3.都讲求新鲜、真实、准确
不同点
1.信息包涵量比新闻大
2.信息时效性要求不及新闻强
3.信息的传播形式比新闻多
4.信息提供的服务效果更直接
新闻事业
新闻体制
三种新闻媒介的所有制
私营媒介
公营媒介
国营媒介
三种属性
社会属性
政治属性
经济属性
基本功能
子主题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任务
之主题
党性原则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工作方针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三为
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于
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三贴近
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
新闻宣传与宣传的区别
新闻宣传的内容
重大新闻
子主题
子主题
新闻舆论
内涵(名词解释)
三要素
主体:公众
客体:最新事态
表现形式:媒体表达
产生具备条件
诱发新闻舆论的新闻事件(社会或自然事件)
要具备媒体表达舆论的社会环境
要具备强有力的新闻传播阵地
形成过程
引发阶段
形成阶段
影响扩大阶段
影响消退阶段
基本特征
现实性
引导性
影响力
舆论导向
定义
指新闻媒体依据一定的思想和立场,运用新闻手段引导社会舆论的传播行为
子主题
新闻舆论导向的核心:政治方向
坚持党性原则,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
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新闻舆论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形式,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新闻舆论引导的原则与方法
如何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正确认识网络舆情
提升网络舆论素养
稳妥做好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
加强网络舆情分析
新闻舆论引导的时度性原则
把握舆论引导的时机与节奏
子主题
把握舆论引导的力度与分寸
增强报道的力度
把握报道的尺度
开掘报道的深度
报道要有温度
注重舆论引导的效果与技巧
体现实效性
体现权威性
注重艺术性
社会热点的舆论引导
跟踪热点问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以事实为依据,营造正向舆论氛围
采用融合手段,有效设置媒体议程
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
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报道
依法依规,遵守职业道德
统筹规范,把握方向尺度
新闻舆论监督的含义与特点
新闻舆论监督的含义
广义
公民通过各种公开形式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的行为。
狭义
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的行为。
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与客体
主体:人民群众
客体
公共权力
公共事务
公众人物
新闻舆论监督特点
公开性
及时性
准确性
新闻法治
公民、新闻媒体、新闻工作者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义务(重点)
子主题
宣传
定义
指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来传播一定的观念,旨在影响他人的观点、态度和信念的一种社会传播活动
宣传方法
辱骂法
光辉泛化法
转移法
证词法
洗牌作弊法
乐队花车法
宣传与新闻的联系与区别
出发点不同
归宿点不同
传播方式不同
传播要求不同
如何正确处理宣传与新闻的关系
努力实现新闻与宣传的双重价值
讲究宣传艺术,善于用事实说话
坚持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结合
新闻传播的要求
真实
客观
公正
全面
子主题
快捷
新闻传播必须及时
抢新闻与报道时机
新闻传播媒介演变与功能
第一节 传播媒介与功能
第二节 新闻媒介及其社会功能
新闻传播媒介定义
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 中介物,是新闻信息的物质载体传播媒介的一种,以报道与评述事实的信息为内容与使命,包括报纸、新闻性杂志、广播、电视、通讯社及新闻电影六部分
报纸期刊
特点
价格低廉,发行量大
内容以新闻信息、社会事件报道和娱乐为主,贴近大众生活
读者不限于特定阶层或群体,是一般大众
广告收入是报纸经营的主要财源
广播电视
电视特性
1.集视听觉手段于一体,给受众强烈的现 场感、目击感和冲击力。 2.提供新闻和信息,也提供文化和娱乐。
电视发展
数字压缩➡️多频道化 多媒体技术➡️表现手段多样、传输质量高 电脑和网络技术➡️提高双向性和互动性 星传输技术➡️跨国传播和全球传播。
广播
优势
对象广泛
传播迅速
功能多样
感染力强
劣势
节目内容转瞬即逝,选择性和保留性比报刊差,听众比读者被动,只有听觉形象,听后效果逊色
网络媒体
优点:信息量大,传播内容丰富,获得信息便捷,传输成本低廉,交互性、小众化、兼容性强
舆论
定义
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主体
公众
客体
涉及公共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
本体
公众对于公共事务的评价性意见
特点
公开性
公开讨论、公开表达
公共性
公共领域、事务、利益、人物
急迫性
舆论涉及的都是近在眼前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广泛性
舆论存在范围和影响范围和广泛性
评价性
舆论事一种意见、判断,不是客观的陈述
本质特性
民意表达和民主力量的显示
社会功能
对国家政权和政府行为的鼓舞或约束(公共权力)
对于国家政府决策过程的监督制约
对决策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的监督
对于决策和执行人物行为和监督
对于公众行为的鼓舞和约束
舆论的双刃剑特性
公众认识水平、成见等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外在客观的制约,公众的集中立场并非都正确
舆论的各种变体
谣言
传闻
民谣
舆论与新闻的关系
舆论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
新闻报道是舆论传播的主要方式
新闻对于舆论的产生、发展、形成关系极大
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
新闻媒介反映并代表舆论(公众代言人)(拟态公众)
引发舆论(议程设置)
引导舆论(积极引导者)
中国新闻舆论的地位
具有鲜明的主流意识形态属性和政治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