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笔记,包括文学与时代、文学与政治、文学与性别三部分内容,内容相对还是比较喜欢详细的。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文学概论
第九章 文学与时代
古典主义文学
18世纪前
以莫里哀为代表,提出“三一律”主张
浪漫主义文学
18-19世纪
代表
英国:华兹华斯(想象力)、拜伦、雪莱
法国:雨果、大仲马
德国:歌德、诺瓦利斯、施莱格尔
美国:惠特曼与麦尔维尔
俄国:普希金
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以后
英国:奥斯汀、狄更斯
法国:司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小仲马、左拉、莫泊桑
美国:马克•吐温、杰克•伦敦
俄国:果戈理、契坷夫、托尔斯泰
文学的现代
非理性主义
文学的后现代
社会政治含义:后工业社会
文化含义:反传统
利奥塔“反对宏大叙事”(解放+思辨)
演变的实质
古典、浪漫
人>世界
现实
人=世界
现代、后现代
人<世界
人与世界的关系合理化
演变的两重性
思想上:更合理
文学上:更难读
原因:思想的进步是通过强化叙述方式技巧实现的
影响
积极性
走向自由/人<世界
人>=世界,落入测得准的幻觉
人<世界,人测不准世界,才自由地想象世界
卡尔维诺“轻盈诗学”
消极性
技巧狂欢
博尔赫斯
我文学产品中最不易朽的是叙述
过于追求技巧风格,淡化了精神高度
马尔克斯
尽管博尔赫斯写了许多零散的篇章,但没有一本书重要
第十章 文学与政治
第十一章 文学与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