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林超的认知通识课07-认知心理学
认知和记忆是人类形成智慧的基石;这门课程告诉你怎么做好这个基石,分享给大家。
编辑于2022-01-02 10:07:41认知和记忆是人类形成智慧的基石;这门课程告诉你怎么做好这个基石,分享给大家。
这是一篇关于寻找投资中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思维导图,为什么会有景气度?大宗商品价格变化,成本变化,利润变化,同时政策也会有变化,预期变化会导致股价变化。
B站UP主所长林超带来的跨学科工具箱,该工具箱包含了22门学科的核心思想,教你用多个学科的视角思考问题。 这份思维导图是函数的学习笔记;讲述了函数和我们生活的关联,以及几种重要的函数; 一些有趣的思想会在平日里帮助我们提升自我,比如: 1、拉弗曲线,高特纳曲线,人性曲线,物性曲线,正余弦曲线 2、指数函数,逻辑斯蒂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 3、函数的叠加,可以解释一些复杂的现象; 4、各类职业,对应什么函数,有什么特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认知和记忆是人类形成智慧的基石;这门课程告诉你怎么做好这个基石,分享给大家。
这是一篇关于寻找投资中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思维导图,为什么会有景气度?大宗商品价格变化,成本变化,利润变化,同时政策也会有变化,预期变化会导致股价变化。
B站UP主所长林超带来的跨学科工具箱,该工具箱包含了22门学科的核心思想,教你用多个学科的视角思考问题。 这份思维导图是函数的学习笔记;讲述了函数和我们生活的关联,以及几种重要的函数; 一些有趣的思想会在平日里帮助我们提升自我,比如: 1、拉弗曲线,高特纳曲线,人性曲线,物性曲线,正余弦曲线 2、指数函数,逻辑斯蒂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 3、函数的叠加,可以解释一些复杂的现象; 4、各类职业,对应什么函数,有什么特点
《林超认知通识课》(07) 认知心理学
这门课研究什么
对自我和世界的感觉,记忆,理解,思考的全过程
人类记忆处理过程模型
记忆过程处理模型
外部刺激 通过 感觉器官 进入 短时记忆存储器
如果在 短时记忆存储器 期间,得到复述,就能进入长时记忆存储器
如果在 短时记忆存储器 期间,未得复述,就会进入快速消退记忆库
本节课脉络:感觉存储→短时记忆→控制处理器→意识→长时记忆→遗忘→认知系统
感觉存储
我们的感觉系统本身有存储能力
闭上眼睛,最后的画面历历在目
音乐停止,回忆细节犹然在耳
手掌抽离,触摸的感觉仿佛还在
存储250ms~4s
短时记忆
感觉存储内容流入短时记忆
漏斗状(右图)
能记住5~9个内容,平均7
流入短时记忆 触发语义屏蔽
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被复述,就能进入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未被复述,则被遗忘
遗忘(短时记忆)
心理学家试验:遗忘曲线
01 给试验者3个字母,记住
02 让试验者数等差数列
03 没间隔3秒让试验者回忆最初的3个字母
统计试验者的正确率和时间的关系
结论 随着时间推移,回忆急剧减少
结论 12秒以后仅回忆正确概率仅20%
短时记忆长度在12~15秒
复述
过脑子的极简原理
在3秒内进行第一次复述
在12秒内进行第二次复述
首因近因效应
花半小时背单词
比较容易记住的是开头的单词和结尾的单词
开头的单词容易反复背到
结尾的单词停留在短时记忆
结束前的最终体验容易被记住
雷斯多夫效应
看起来特别怪异的单词容易记住
过程中最强的体验容易被记住
控制处理器
选择性注意
感觉存储器传递信息多
——达到11000000比特/秒
最终处理的信息量少
——只有16-50比特
刻意聚焦
听到感兴趣的词
——注意力就会转移过去
——反而忽略眼前在进行的事情
沟通中的聚焦
我说你听
你说我听
我做你看
你做我看
分心和走神
右图 明明在做A,却想着BC
注意力在ABC晃来晃去
刻意聚焦A,就是忽略BC
聚焦是一个熵减的过程
意识AWARENESS
注意(ATTENTION)
外观
内观
觉醒(WAKEFULNESS)
大脑清醒程度
构筑(ARCHITECTURE)
知识(RECALL OF KNOWLEDGE)
世界知识
自我知识
情感(EMOTIVE)
意识参杂情感底色
原始的厌恶和喜欢
不为人知的组成部分
意识的作用
意识有8大功能
最重要的是自我监视(元认知)
不为人知的组成部分
元认知
有一个我在观察世界
有另一个我在观察 观察世界的我
同时也在观察那个我认识世界的过程
另一个我就是元认知
元认知可以无限叠加层次性
每一次套娃都提升了抽象层级的等级
每叠加一个层次 产生巨大的升级威力
提升元认知的方法--丰田5WHY工作法
丰田5WHY工作法
想要了解一个事件背后的原因
就连问5个“为什么”
打破砂锅问到底
长时记忆
外显记忆
情景记忆
过去发生的具体事情
细节易遗失或篡改
受情绪影响,不准确
容易记住却不可靠
语义记忆
对词汇概念的记忆
很抽象
不易被影响或替代
难记却准确可靠
记忆漏洞
省略
忽略掉不合逻辑的信息
忽略掉不达预期的信息
例如 推卸责任
合理化
添加一些信息
解释不协调的地方
例如 认为美国街头游行是自由的象征,却忽略了问题本身
信息转换
把不熟悉的词替换成熟词
甚至直接替换原意
顺序转换
把印象深刻的东西提前了
把印象模糊的东西推后了
个人态度
价值观决定回忆的情节
眼见不一定为实
内隐记忆
程序性记忆
启动
经典和操作性条件反射
非联合学习
遗忘(长时记忆)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只学一次不复习,遗忘得快
每复习一次,遗忘曲线就变缓
第1,3,6天复习
耶克斯-道森法则
倒U型函数
适当承压有助于长期记忆
形成认知系统
从接触事物到产生智慧,经历了哪些层级
辨别事物 可以清晰辨别后 进入更高层级
产生概念 可以理解和组合很多概念后 进入更高层级
理解规则 理解多个规则后 进入更高层级
掌握知识
运用知识 运用多个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后 进入更高层
掌握智慧
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是辨别和概念
也就是是认识事物和记忆事物
清晰辨别是认知的基础
清晰辨别
大脑模糊
大概 可能 感觉 似乎
不知道为什么做这件事
不知道应该专注在哪件事
不知道做这件事的目标是什么
不知道如何实现目标
不知道自己需要知道什么
如何让大脑清晰
5W2H
会谈 找别人谈或和自己谈
书写 写写画画
单纯思考加重前额叶皮质负担
眼耳手口并用激活全部脑区,减轻思考压力
启发
记忆的过程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
复述可以促进短时记忆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
复习是抵抗遗忘的良方
如何加深记忆和体验——峰终定律
了解自己>了解世界,在能做好的事情上聚焦
沟通聚焦的16字真言
元认知与丰田5WHY工作法
情景记忆的局限性,语义记忆的重要性
抽象的东西最可靠也最难记,要和自己产生关联就好记了
10 认知系统是从辨别到产生智慧的过程和方法
11 清晰辨别是认知的基础,清晰辨别要用5W2H
12 减轻思考给大脑带来的压力,就要会谈+书写
本节课完
认知系统
试验者记忆四类东西
抽象结构相关的东西
语音相关的内容
音乐
讲话
语义相关内容
纽约
大象
粉红
受试者本人相关的内容
大学经历
职业相关
结果
抽象的东西最难记忆
和本人相关的东西最容易记忆
结论
跟“我”相关的东西最容易进入长期记忆
小时候受过的批评很容易影响行为模式
通过深度自信,走进内心深处,找到心结
引申
想要让对方记住,就要跟他相关
想要记住一个知识点,就要和自己关联
凭方法论做事,是语义记忆,时间推移 稳定
凭借经验做事,是情景记忆,时间推移 不靠谱
什么是内隐记忆
how?
怎么骑车?
储存在大脑边缘系统和小脑里面
知行合一的行
什么是外显记忆
what?
自行车结构
储存在大脑新皮质区
知行合一的知
了解自己>了解世界
学生时代
世界知识增长快
自我知识匮乏
成年以后
不需要什么都知道
只需要知道自己能干好什么,不能干好什么
然后保持高度聚焦
自我认知
自我觉察
捅娄子
如何安排一个约会
如何做好一个产品
峰终定律
案例:宜家
峰:高性价比的杯子
峰:好吃的丸子
终:巨大了宜家LOGO
终:出口的堂食和雪糕
开头
结尾
仪式感
语义屏蔽
表现:充耳不闻
原因:不懂专业词汇
解决:参加行业聚会
记录词汇
学习词汇
使用词汇
感觉登记:几百毫秒
短时记忆:30秒以内
长时记忆: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