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八上历史思维导图
第十八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主要内容有:九—八事变、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兵谏”)。知识点已整理,可作复习资料、背诵资料,欢迎取用~如果有错误或疏漏,敬请指正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涵盖所有核心内容,非常方便大家学习。适用于考试复习、预习,提高学习效率。赶紧收藏一起学习吧!欢迎取用。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血糖平衡调节概念模型,由于平台的一些奇妙设定(比如浮动主题不能用外框括起来),如有需要可自行添加图形外框等,欢迎用喝不了一杯雪王的价钱取用。
高中生的作业。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18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一. 九一八事变
1. 原因: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为此制定了大陆政策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
国民党反动集团全力“剿共”,日本有机可乘(攘外必先安内、不抵抗政策)
2. 爆发
时间:1931.9.18
地点:南满铁路柳条湖段
过程:炸毁铁路--突袭北大营,炮轰沈阳--占领沈阳--占领东三省
结果:东三省沦陷
3. 伪满洲国
时间:1931
地点:长春
执政:溥仪
目的:将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
4.东北军民的抵抗(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
东北民众&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
杨靖宇等组织游击队
1936,全部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
5.影响
九一八事变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1931-1945)的起点,解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二. 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1. 华北危机
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
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
2. 一二·九运动
背景:华北危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时间:1935.12.9
地点:北平
领导:中国共产党
主力:北平数千名学生
口号: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反对华北自治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结果:遭到镇压
性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生爱国救亡运动
影响:
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
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3. 共产党的救亡主张
1935. 8
“八一宣言”
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年底
瓦窑堡会议
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毛泽东: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三. 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兵谏”)
1. 原因
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
蒋介石顽固坚持内战政策,劝蒋无效(直接原因)
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之心
学生运动的推动
2.概况
时间:1936. 12. 12
地点:西安
人物:张学良、杨虎城
目的:逼蒋抗日
经过:1936. 12. 12,张、杨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现“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3. 结果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4.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解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