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诗豪刘禹锡
诵读经典《陋室铭》,了解诗豪刘禹锡,刘禹锡,被尊称为“诗豪”,是唐代中晚期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及政治家。他以其才华横溢的诗歌创作和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在唐代文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
诗豪·刘禹锡
中唐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
诵读经典《陋室铭》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
背景
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刺史。和州知县见刘禹锡被贬,故意刁难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刘禹锡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为何称他为诗豪?
源于他的诗歌创作风格
雄浑豪迈、积极向上
词采丰美、笔放流丽
造境明丽、清远俊爽
源于他的诗歌创作成就
题材广泛,深刻的社会洞察
1.反映中唐政治生活的重大事件 2.反映下层人民群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作品 3.以及咏怀古迹、讽谕时事、寄托身世的诗
对后世诗人深远的影响
1.给中国的文学宝库留下了珍贵的财 2.以其雄浑豪迈的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 3.刘禹锡的诗歌深刻影响了许多中晚唐及后世的杰出诗人,包括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以及宋代的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等人,都受到了他的影响。 注:苏东坡对他的崇拜达到了狂热的程度,这进一步证明了刘禹锡作为“诗豪”的地位和影响。
白居易称他为“诗豪”,推崇备至
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生平经历是怎样的?
早年教育与仕途开始
772年出生,刘禹锡19岁左右游学长安,贞元九年与柳宗元同榜登进士第,接着又登宏词科。贞元十一年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开始踏上仕途
贞元十六年入杜佑幕掌书记,参与讨伐徐州乱军,为杜佑所器重。十八年调任渭南县主簿,次年任监察御史
永贞革新
永贞革新期间,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推行一系列改革弊政的措施。
革新只进行了半年,就遭到宦官、藩镇的强烈反对。顺宗被迫退位,宪宗即位。九月,革新失败,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被贬,史称“八司马”
召回与再次被贬
元和九年(814)十二月,奉诏还京。次年三月,刘禹锡写了《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得罪执政,再贬为播州刺史,后改为连州(今广东连县)等州刺史。后转任夔州(今四川奉节)、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在此写了《陋室铭》
秋词(其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