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世界现代设计史装饰的现代设计:“装饰艺术”运动
世界现代设计史装饰的现代设计:“装饰艺术”运动
编辑于2022-02-14 15:46:12世界现代设计史 装饰的现代设计:“装饰艺术”运动
“装饰艺术”运动的概况(兴起于1920年代)
装饰艺术概述
背景
兴起于1920年,退潮于1930年代的大萧条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西方社会气氛乐观,现代化和工业化生产生活不可回避
其名称出自1925年巴黎举办的“国际现代装饰和工业艺术展”,该展旨在展示“新艺术”运动之后的新建筑与新装饰风格
作品
1920年代的色彩鲜艳的所谓“爵士”图案
1930年代的流线型设计式样
英国化妆品包装到美国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建筑群
主要集中在奢华消费产品的设计与艺术品的创作上
从纽约开始,逐步波及中西部和西海岸地区,对1920和1930年代的美国设计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是一场国际性设计运动,尤以法国、英国和美国的设计运动较具代表性
设计思想
欧洲艺术家不再回避机械形式,开始采用钢铁、玻璃等新材料
他们希望寻求一种与过去时代不同的设计与装饰词汇,适应新时代和新的生活方式
性质
不仅是一种单纯的设计风格,是一场国际性的设计运动
在欧洲,主要集中在奢华消费产品之上,在美国多集中在建筑、室内等规模宏大的公众项目之上
装饰运动 与过往设计运动的区别
是一场承上启下的运动
由于强调装饰化,因此与同期开始在德国发动的现代设计有很大区别
意识形态不同
对于过往设计运动中片面强调是持否定态度的
主张简单几何形式、机械化的美,为工业化生产的产品而设计
装饰艺术 与现代主义的区别
联系
都是工业设计同一根源的两条分支,各自沿着侧重的方向发展
机器取代手工艺的工业时代在设计中的两个反映面,都是“新艺术”运动发展的结果和必然,同时也是“新艺术”的反叛
两场运动几乎同时发生和发展,其材料使用和设计形式上所受影响很大
两次运动既对立(产生动机和意识形态)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形式特征)
不同
装饰艺术
不具备现代主义的民主色彩和社会主义意识
强调的装饰是现代主义反对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装饰样式和色彩上发现了结合点
现代主义
在功能和实效那里找到了归宿
服务对象不同
装饰艺术
为富裕的上层阶级服务,仍然是为权贵的设计,其对象是当时正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
现代主义
为大众服务,特别是为低收入的无产阶级服务,具有一定的左倾性,具有小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的乌托邦成分
艺术风格不同
装饰艺术
装饰样式、色彩(夸张)
现代主义
功能、实效(简朴)
评价
积极影响
在装饰与设计手法上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参考
从材料的运用到装饰的构思,直到产品的表面处理技术以及东西方想结合、人情化与机械化相结合的尝试
成为1980年代后现代主义时期的研究中心,无论从形式还是意识形态,装饰艺术与后现代主义风格都有相似之处
积极影响
“装饰艺术”运动是装饰运动在20世纪初的最后一次尝试
与现代主义运动几乎同时发生、同时结束,因而受到现代主义的明显影响,但过于强调为上层顾客服务,所以在二战后并没有得到发展
目的
通过艺术家们掌握的手工艺和设计
以适应批量生产的需要来结束艺术与工业之间旧有的冲突
以及适应艺术家和手工艺人之间旧有的势力差别的冲突
影响“装饰艺术”运动风格的重要因素
古代埃及装饰运动风格的重要因素
主要事件
1923年 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打开了图坦卡曼的黄金石棺
影响作品
图坦卡曼国王的“黄金面具”
埃及古代帝王墓
原始艺术和异域风格的影响
影响作品
非洲木雕
《舞蹈面具》、《面具》
土人面具
玛雅和阿兹台文明遗址中发现的几何图案
中国元素——瓷器和日本元素——漆器
前卫艺术的影响
野兽派(马蒂斯《舞》)、立体主义(毕加索《亚维农少女》)、未来主义(巴拉《拴着皮绳的狗》)、“分离派”、至上主义、构成主义、表现主义(蒙克《呐喊》)
古典艺术的影响
古希腊、古罗马,飞行的欧罗巴、雅典娜等形象
“新艺术”运动的影响
复杂的曲线、缠枝纹样以及过于崇尚手工技艺的倾向
舞台艺术的影响
主要事件
1902年芭蕾舞团巴黎演出
1909年芭蕾舞剧《火鸟》、《春之祭》、《彼得罗什卡》
影响作品
美国爵士乐海报、约瑟夫·贝克的舞台服饰
汽车设计的影响
影响作品 具有鲜明强烈色彩特征、重视强烈的原色和金属色彩的汽车大赛海报
大型国际展览的影响
主要事件 1925年 巴黎举办的“国际现代装饰和工业艺术展”
“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特点
简洁的几何外形
光滑圆、线条流畅简练、色彩鲜明、表面光平直
造型大多采用长方形或其他直线形状,曲线大多为浑厚的固弧
强烈的装饰性
常刻意与自然元素拉开距离,装饰纹样大多有棱有角、强劲利落
植物性的纹样也常常被几何化、立体主义化,比较简约
在表面刻出凹槽或留有凸纹,用贵重材料贴面、髹漆、镀金等,常采用鲜艳明亮的色彩,造型比例上强调纵向效果,突出垂直感
独特的色彩系统
既优雅浪漫又热烈大胆,大胆地采用黑白等强烈的对比色以及以往比较少见的珊瑚粉、波斯靛等,形成了独特的色彩系统
重视强烈的原色和金属色彩
材料的选择
陶醉于奢华的设计词汇,黑檀木、斑马木、皮革、丝绸、青铜等都是他们的首选材料,并时常采用鲨鱼皮、象牙、黄金等贵重材料加以点缀
生漆和镜面、玻璃、高度抛光的镀铬金属材料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塑料广泛应用于首饰和家具设计中
“装饰艺术”风格在平面设计的发展
“图画现代主义”运动
背景
19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认识到传媒、宣传的重要性,各种信息的传递很大程度上依靠海报和广告
起源于德国 ,从现代艺术中汲取养分,脱离了以往的自然主义倾向,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面貌和视觉语言
特征
非常注重图像和文字的整合效果,综合了当时流行的各种现代艺术流派和设计流派的特点,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新鲜的平面设计风格来
综合了立体主义等早期现代艺术运动形成新的视觉语言
画面简洁、生动形象,以平涂的原色为主要色彩
强调诉求力,力图为人们描绘一幅“现代化”和“未来的美好景象“
字体设计
1927年德国乌法电影公司出品的《大都会》设计的宣传海报
法国平面设计师 A.M.卡桑德拉
彼夫字体
Acier noir字体
Touraine字体
Peignot字体
美国字体设计师 莫里斯·富勒·本顿
百老汇字体
与“新艺术”平面设计的区别(特征)
综合了立体主义等早期现代艺术运动形成新的视觉语言
画面简洁、形象鲜明、以平涂的原色为主要材料
强调诉求力,力图为人们描绘一幅“现代化”和“未来的美好景象“
代表人物
A.M.卡桑德拉
概述
卡桑德拉:于1901年出生于乌克兰的克拉科夫市,先后入读巴黎的国立美术学院和朱里安学院。 1923-1926年期间,卡桑德拉设计出大量高水平的海报,他是设计受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画派的影响很深,同时也具有强烈的“装饰艺术”风格。他的设计图形非常简单,具有高度象征性。 他对于文字非常感兴趣,总是尽量把文字和图形融为一体。 他的海报设计是象征性的立体主义平面风格的杰出典范。 1925年,卡桑德拉为巴黎的一份报纸《L'tlansigeant》设计海报,描绘了一个正在高声呐喊的女性,多条放射状排 列的电线通过她的耳孔中,既有强烈的“装饰艺术”风格,又非常形象地强调了报纸的宣传特性。 1932年,卡桑德拉设计的法国红酒DUBONNET的海报,他运用电影和连环画的方法强调主题,文字上也采用了与众不同的手法,海报由三个画面组成,是一个不断把一瓶DUBONNET喝完的人,“双份”“不错”和酒的名称,生动有 趣。
风格
受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画派的影响很深,具有高度象征性
作品
1913年为横渡大西洋的海上轮船所设计的海报
1925年 《L’tlansigeant》海报
1927年为法国铁路“北线快车”设计的海报
1929年“彼夫字体”
1932年法国红酒DUBONNET设计的海报
1935年为远洋游船“诺曼底”设计的海报
爱德华·考佛
概述
爱德华·考佛:他以前卫艺术风格的平面设计著称,尤其在海报设计方面非常突出,有“海报之王”的美称。 考佛的平面设计生涯是从伦敦开始的,1919年他为英国重要的报纸《每日论坛报》设计的海报得到英国设计界的一致好评。 考佛最为人称道的作品包括为伦敦地铁系统设计的140张大型海报,他将取自现代艺术的多种不同的视觉表达元素,合成为现代海报设计、平面设计的全新设计语汇,将现代艺术和平面设计结合起来,给当时的平面设计界造成很大影响,也使他成为所谓的“后立体主义图画现代主义”平面设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1924年,考佛出版了他的著作《海报的艺术》,从历史脉络和美学发展的角度,奠定了现代海报艺术,是现代平面设计重要 的经典读物。
有“海报之王”的美称,所谓的“后现代主义图画现代主义”平面设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之一
风格
将取自现代艺术的多种不同的视觉表达元素合成为现代海报设计、平面设计的全新设计词汇,将现代艺术和平面设计结合起来,给当时的平面设计界造成很大影响
作品
1919年 为英国重要的报纸《每日论坛报》设计的海报
1924年《海报的艺术》
为伦敦地铁系统设计的140张大型海报
查尔斯·盖斯玛
风格
色彩炽热多情,作品饱含戏剧性
作品
20世纪初巴黎最著名的舞台服装和演出海报设计师
让·卡卢
风格
善用色彩烘染出霓虹灯的效果,表现了繁华的。醉生梦死的名利场的特色
简约、概括性和现代感均具有很大的感染力
作品
1931年《名利场》
罗杰·布洛德斯
风格
线条粗壮简练,山川海洋等背景有清晰的透视关系,色彩平涂
作品
为法国旅游设计的海报,尤其是为法国南部黄金海岸地区的旅游景点设计的海报
保罗·科林
风格
布局上采用倾斜,造成不太平衡和不太对称的安排,增加动感
作品
主要给剧院设计演出海报,设计了很多反法西斯的海报
罗伯特·法尔库西
作品
为蒙地卡罗汽车大赛设计的宣传海报
为雷诺汽车公司汽车广告
为时装大师保罗·布尔列特设计广告和商店橱窗
奥斯丁·库柏
风格
完全采用立体主义的绘画词汇,习惯把图形主题以立体和象征的方法重叠起来,构图类似早期的立体主义绘画,生动而具有现代感
作品
南巴黎周末火车游海报
1924年 为伦敦地下铁路设计了一组海报
阿伯拉穆·盖姆斯
英国“图画现代主义”平面设计运动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
作品 创作了大量反法西斯的政治海报
约瑟夫·宾德
是“图画现代主义”平面设计在奥地利最杰出的代表
风格
在设计中采用比较简单的立体手法,把复杂的人物主题分解为简单的几何图形,往 往仅采用两三种颜色处理画面色彩,简单概括
作品
1924年 为维亚纳音乐和戏剧节设计的海报
“装饰艺术”运动在奥地利发展的里程碑
艾蒂
他是在美国的平面设计中奠定“装饰艺术”风格基础的最重要人物
风格 混合“装饰艺术”风格、立体主义风格和现代主义设计风格
作品 1924-1937年期间与美国著名的刊物《哈伯市场》签订了负责设计所有封面的合同
海赫美德·德米·亚加
1953-1955年间 担任美国平面设计协会AIGA的主席
作品
在纽约主持《时髦》杂志设计的工作
主持《名利场》、《家庭和园林》等刊物的设计工作
风格
采用无装饰线体,大量采用摄影作为插图
在版面编排上采用留白空间非对称性版面等手法
亚历克塞·布罗多维奇
1934-1958年间 担任《哈伯市场》杂志的艺术指导,是把欧洲现代平面设计介绍到美国的重要人物
风格
讲究文字和图形编排的流畅
大量使用空白版面和摄影插画,特别强调色彩、空间、粗细、黑白等平面因素的对比关系
威廉·德威尓斯
作品
1928年 《广告的版面设计》
“伊列克特拉”字体
“卡列多尼亚”字体
雷斯特·比尔
对于奇措德的平面风格、对于达达主义把平面要素进行随意混合和拼合都有很深刻的理解
风格 明显地追求强烈对比、准确的视觉传达功能和鲜明的主题性的设计特点
作品 1937-1941年 为REA设计的农村电气化海报
奥提斯·谢帕德
1932-1963年 担任莱特利口香糖的艺术部主任达30年之久
风格
擅长使用喷笔作画,构图简洁,背景通常没有细节的色块,或是干脆留白,从而突出广告的主体印象
画面清晰,色彩鲜亮,主题鲜明,毫不晦涩,总是洋溢着一种欢乐的情绪
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美国大城市的大型百货公司
“装饰艺术”风格的产品设计和著名设计师
欧洲与美国“装饰运动”的区别
欧洲 延续了“新艺术”的传统,其目标市场依然是针对富裕的小众消费者
美国 从一开始就以中产阶级为主要目标市场,走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道路,因此是大众消费的设计
埃米尔-雅可布·鲁赫曼
概述
埃米尔-雅可布·鲁赫曼:是欧洲有影响力的“装饰艺术”风格设计师。鲁赫曼出生在巴黎,父亲是一位装饰工匠艺人。1907年父亲去世后,年轻的鲁赫曼便主管了家族的装饰生意,他的设计作品曾在910年的巴黎秋季沙龙上展出。1919年,鲁赫曼成立了自己的室内设计工作事务所,设计和生产豪华的室内用品——家具、灯具、地毯、壁挂、墙纸、坐垫、纺织品等等。他喜欢采用一些昂贵的异域木料配以象牙、黄金的镶嵌,以营造一种经典的永恒的形象。他的家具以简明的线条和精良的装饰工艺著称。 1925年的巴黎“国际现代装饰和工业艺术展”上,鲁赫曼不但参加了法国装饰产品的主展厅“法国大师”沙龙的设计,并且还单独设计了专门展出室内装饰产品的展厅“收藏家酒店”,充分体现了他在法国“装饰艺术”运动中的重要地位。
设计风格
简单明快的造型和复杂的表面装饰
装饰配件采用象牙、铜银饰板
设计作品
梳妆台
材料
桃花心木、象牙
镶嵌
银饰镶边镜
索尼娅·德劳内
简介
法国犹太艺术家
出生于乌克兰,1903年在德国学习艺术, 1905年移居巴黎的时候已经是一个艺术家了
作品
1913年
创作出一本长达2米多的大书,将文字和抽象的色块穿插在一起 全书可像手风琴那样折叠起来,就像个巨大的屏风
毛里斯·迪佛雷纳
简介
出生于巴黎,入读巴黎高等装饰艺术学校。法国“装饰艺术家协会”的创始人之一
1921年参加了“大师工作室”,并担任设计总监
安德烈·里昂,阿布斯
简介
法国的家具企业家和设计师
设计风格
棱角分明,喜欢用昂贵的皮革包裹、金属构建镀金处理,风格豪华
让·杜南
概述
让·杜南:出生在瑞士的兰茜市,14岁入读日内瓦的工业美术学习学习雕塑,1897年到法国国立美术学院学习室内设计。起初,他着重尝试应用金属材料制作装饰雕塑作品,他的作品经常在秋季沙龙、国家沙龙等场合展出。1912年开始,杜南经爱尔兰设计师艾琳·格雷的介绍,跟随日本漆器艺人营原诚三学习日本的传统漆器工艺,后来还成立了一个工作室,专门设计和生产漆器产品,并从印度进口东方艺术品和工艺品。尤其是杜南在那些尺寸很大的漆器屏风和髹漆家具的设计中,成功地将东方的漆器艺术与欧洲的装饰艺术结合起来,并且将髹漆技术的应用推广到金属材料上去,获得很大成功
让·普依佛卡特
简介
法国雕塑家、设计师,他是法国最重要的“装饰艺术”风格银器艺人,是1928年成立的“现代艺术联盟”的创始人之一
1943年,为了躲避战乱迁居墨尔本,与当地的艺术家多有交流,这一时期设计的银器亦受到玛雅文化的影响
设计风格
他设计的银器具有平滑的表面和规整的几何形状,通常会加上一些象牙、缟玛瑙、天青石、花梨木等作为点缀,或采用镀金工艺,加强装饰效果
利涅·拉里克
简介
是一位著名的法国设计师,在“新艺术”运动时期,他曾设计过许多非常精彩的首饰。到1920年代,他转向了“装饰艺术”风格的玻璃器皿设计
作品
法国著名豪华邮轮“诺曼底号”上主餐厅和大沙龙就采用了他设计的轻质玻璃壁饰和彩色玻璃立柱作为装饰
艾琳·格雷
简介 出生在爱尔兰的女设计师,设计生涯主要在法国度过
克拉莱斯·克里夫
概述
克拉莱斯·克里夫:是一位英国女工业设计师,出生于英国屯斯托,13岁开始做镶嵌工学徒,从1916年开始为沃金逊公司设计日用陶瓷,1927年在皇家艺术 学院毕业,回到沃金逊公司,并在1929年设计出著名的“装饰艺术”风格的大套陶瓷餐具“比扎”。 她设计的套餐具色彩强烈,图案采用典型的“装饰艺术”风格,大部分设计是她自己手绘的颇具创意的几何图案,甚至连器型都是用三维的几何体叠加、组 合而成,在当时是非常前卫的设计,清新脱俗,因而脱颖而出。她设计的好几套重要的陶瓷作品,全都成为“装饰艺术”风格陶瓷的经典作品,将“装饰艺 术”风格在整个陶瓷行业中推广开来。
设计风格
色彩强烈,图案采用典型的“装饰艺术”风格
自己手绘的颇具创意的几何图案
器型都是用三维的几何体叠加、组合而成
作品
1929年设计出著名的“装饰艺术”风格的大套陶瓷餐具“比扎”
苏西·库帕
简介
英国“装饰艺术”风格陶瓷设计中举足轻重的设计家之一
曾与多个瓷厂合作,其中包括韦其伍德陶瓷公司
谢尔盖·谢马耶夫
简介
在俄国出生,1910年到英国哈罗公学读书,曾担任过一些杂志的编辑和记者,同时还在欧洲多所学校学习艺术和建筑
1924年 担任英国威廉装饰有限公司的设计总监,1930年代初期加入了德国设计师埃里奇·孟德尔松的MARS设计事务所
爱德华·哈儿德
简介
瑞士的画家和玻璃艺术家,1883年出生于斯德哥尔摩
作品
1919年 “女孩和球”玻璃碗盘
1921年的“焰火”
1937年的鱼缸等
约翰·罗德
简介
丹麦画家和设计师,他是1891年成立的丹麦艺术家组织——“自由展览同盟”的主要创始人
他设计的银器是北欧“装饰艺术”风格设计精品
约瑟夫·戈达尔
简介 捷克重要的现代建筑家,也是“装饰艺术”风格的主要推手,也是1912年成立的布拉格艺术工作坊的创始人之一
作品 1925年 设计了在巴黎举办的国际展览会上的捷克馆
保罗·西奥多·弗兰克尔
简介
奥地利裔美国设计师
作品
1926年 “摩天大楼家具”
唐纳德·德斯基
简介
美国“装饰艺术”风格设计的领导人物之一
1940年代 成立了“唐纳德·德斯基事务所”,开始朝平面设计方面发展
作品
为克列斯特(Cest)牙膏所做的包装设计,以及为汰渍(Tide)洗衣粉做的企业形象设计
补充
人物
保罗·布瓦列特
简介
是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时装设计师,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时装设计师
改变了几乎是一成不变的女装设计面貌,为女性服装开创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新纪元
可可·夏奈尔
设计特点 采用夸张、尺寸较大的首饰,显现首饰的装饰美,同时衬托当时流行的短发型并突出低领与腰围
威廉·凡·阿伦
作品
纽约 克莱斯顿大楼
纽约克莱斯顿大楼:其顶部奇特的流线型造型和绚丽的装饰图案是美国“装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的集中体现。以不锈钢建材塑造出一种近乎浪漫的金属尖塔,节节上升的尖塔是由重叠的数个圆弧拱组成,上面则以镍铬钢材为框架,构筑出连续的三角窗,犹如一列列尖锐的锯齿。这栋金属尖顶高耸入云,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摩天大楼,是这场运动风格的最好的纪念碑建筑,被公认为是20年代曲折线条运用的极致作品。
好莱坞风格
是装饰艺术运动在美国的一个延伸和发展,其产生背景与20世纪年代末和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有关
好莱坞电影院设计想象大胆,立面多采用富有幻想的设计或采用加利福利亚风格或多种装饰动机,使用方式非常夸张,如埃及剧院,中国剧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