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Android-文学概论
马工程教材文学概论考试重点,对照书本逐字校对,欢迎参考!
编辑于2022-02-21 01:08:51文学概论
文学的性质
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的认识性
认识性是指文学帮助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精神世界的特性
文学是客观世界在作家主观世界中的产物
孔子 诗“可以观”
文学作品蕴含着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巴尔扎克
鲁迅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整体性掌握
文学的倾向性
主要体现
政治
思想
原因
作家所处的阶级立场、情感和价值取向
社会生活所包含的政治思想内容
文学的倾向性
文学的实践性
对政治实践的影响(介入)
“五四”时的问题小说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文学对经济、社会变革的影响
文学和经济的辩证关系
文学是审美的艺术
文学的情感性
表达情感激发读者共鸣、促进社会情感交流的特性
情感性是文学审美活动的基本特征
审美是一种非实用而让人情感愉悦的活动
审美是一种非概念而又引起情感与认识自由协调运动的过程
审美是一种个体的而又可以普遍传达和交流的内心情感体验
情感是审美活动的心理基础
情理交融是文学审美活动的现实表现
直观与认识、情感与理性的相互统一
文学的形象性
创造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性
形象性是文学艺术之美的重要体现
文学形象是有创造性、有生气、有意蕴的形象
高尔基《海燕》
文学的超越性
指文学通过艺术想象和审美理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超越
能动的刻画自然然、表达自身感受
人在文学中实现对自然状况的精神超越
《望岳》
人在文学中与自然结成知己
《独坐敬亭山》
对人与社会现实关系的超越
《离骚》《家》
对人自我的超越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文学的间接性(非直观性)
并不如绘画雕像那样真实可感
借助联想和想象将描述的事物加以呈现
文学的精神性
通过语言符号传达人类精神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的特性
集中表现在心理描写上
《平凡的世界》孙少平
文学的蕴藉性
含而不露的表达深长意味的特性(含混、朦胧、复义、破坏通讯)
《题西林壁》
文学的价值与功能
文学的价值
文学的价值与价值观
文学价值
文学价值是文学作品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属性
文学价值的生成
文学价值的创造
文学价值的实现
读者阅读和接受
文学价值与文学评价
文学价值的多样性与主导价值
多样性
内涵上
人文价值
伦理价值
审美价值等
意义和效果上
短暂/长久价值
消极/积极价值
现在/未来价值
显在/潜在价值等
主导价值
思想、伦理、认识等
要与审美、语言艺术融合起来
文学的真、善、美价值
文学价值中的真、善、美
真,是指文学要通过合乎艺术规律的方式,将社会的真实状况、人生的真实面目、作家的真诚体验表现出来
善,指文学要反映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健康发展的追求,对和平幸福、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向往
美,指在真和善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给人精神上的愉悦
文学最求真、善、美的统一
文学对真、善、美价值的评定
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评判,接受历史实践的检验
文学的功能
文学功能的整体性
各个功能相互存在,互相渗透
认识/教育功能
审美/娱乐功能
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过程
创作动因
创作动机
创作动机的构成
个人因素
社会因素
创作动机对创作过程的影响
文学作品的内容
创作技巧的选择
文学作品的风格
创作冲动
作家进入创作过程的迫切愿望和心理躁动
主要特征
具有主导性的,朦胧的情绪体验
是一种升华了的复杂情绪
总是指向作家的内心世界
艺术构思
艺术构思的过程
形成作品整体架构
设计具体艺术形象
安排情节的演变
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
艺术概括
艺术综合
艺术简化
艺术变形(陌生化)
语言呈现
将构思成熟的艺术形象用语言表达出来
语言运用
恰如其分
富有表现力
追求独创性
文学创作的心理机制
艺术直觉
艺术直觉指创作主题在瞬间把握客体审美意蕴的思维方式或能力
艺术直觉与科学直觉
三个区别
艺术直觉和创作灵感
艺术直觉是长期生活实践积累的能力
创作灵感是想象力和创造力极为活跃的短时状态
艺术情感
艺术情感与日常情感
艺术情感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作用
艺术情感的表达需求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动力
情感的再度体验构成文学创作的核心
艺术情感是艺术形象的重要构成部分
艺术想象
文艺活动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通过艺术加工创造艺术形象的过程
特点
超越时空
形象与情感互相交织
类型
再现型
少年闰土
创造型
孙悟空
相似型(联想)
流江似曲九回肠
艺术理解
创作主体融合了形象和情感的理性思维活动
艺术理解与创作动机
鲁迅
白居易
艺术理解与选材
落魄书生 孔乙己
艺术理解与构思
文学创作的主体条件和追求
作家与生活体验
思想道德修养与文化艺术修养
作家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格修养
作家的文化艺术修养
作家的独特素质
经常保持创作激情
对生活中的重要事物有敏锐的洞察力
对语言有超常的敏感和驾驭能力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的语言
文学语言的基本性质
与日常语言的区别
表达目的不同
真实标准不同
意义生成方式不同
文学语言的特征
自指性
新异性
生动性
韵律性
文学作品的形象
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
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结合
虚构性与真实性的结合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结合
个别性与概括性的统一
文学形象的主要形态
文学象征
是以表达观念和哲理为目的、以暗示为基本艺术手段、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
文学象征的特征表现
子主题
主题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