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考化学物质 基本反应类型 优先原则
中考化学物质分类 基本反应类型 优先原则 气体制取 冶炼金属 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 高频考点
编辑于2022-02-28 19:03:48中考化学高频知识点
物质
单质
金属
镁 铝 锌 铁 铜 钙
非金属
磷 氧气 氢气 碳 硫
化合物
无机物
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水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金属氧化物
氧化铜 三氧化二铁 四氧化三铁 氧化钙
酸
盐酸(胃酸) 硫酸 碳酸 硝酸
通性1.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2.能排在氢前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 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4.与盐反应生成新盐新酸 5.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碱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氢氧化铜 氢氧化铁 氢氧化镁 氨水
通性:1.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2.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3.与盐发生反应生成新碱新盐 4.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变红
盐
氯化钠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硫酸铜 碳酸钙 氯化银 硫酸钡
通性 1、 盐(可溶)+ 金属1 → 金属2 + 新盐(金属1比金属2活泼,K、Ca、Na除外) 2、盐 + 酸 → 新盐 + 新酸(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3、盐 + 碱 → 新盐 + 新碱(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4、盐 + 盐 → 两种新盐(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有机物
甲烷和乙醇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会写)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
一种反应物生成多种物质(一边多)
例:1.制取氧气3个分解反应 2.水分解(电解水) 3.碳酸分解,碳酸钙分解(工业制二氧化碳)
化合反应
多种反应物生成一种物质(多变一)
例:1.氢气/磷/铁/镁/铜/硫/碳/铝/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2.二氧化碳溶于水,氧化钙溶于水 3.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
置换反应
一种单质加一种化合物生成新单质和新化合物
例:1.排在氢之前的金属(除钾钙钠)与浠酸的反应 2.排在前面的金属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优先原则:
复分解反应
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
发生条件:1.生成物中水、沉淀、气体必有其一 2.盐与碱,盐与盐反应时还需均可可溶
例:1.酸碱中和反应 2.酸(碱)与盐反应生成新酸(新碱)和新盐
优先原则:
1.酸碱中和优先 2.生成气体先于生成沉淀 3.置换反应时活动顺序相差越远越先反应 4.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先于金属与酸反应
还原反应之冶炼金属
碳
C+ 2CuO 高温 2Cu +CO2↑ 3C+ 2Fe2O3 高温 4Fe+ 3CO2↑ 2C +Fe3O4 高温 3Fe+ 2CO2↑
一氧化碳
3CO + Fe2O3高温 2Fe + 3CO2 (高炉炼铁) CO +CuO 加热 Cu+ CO2 4CO +Fe3O4 高温 3Fe+ 4CO2
氢气
H2+ CuO 加热 Cu+ H2O
Fe₂O₃+3H₂==高温==2Fe+3H₂O
制取气体
氧气
实验室 1. 2H2O2 MnO2 2H2O + O2↑ 2.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3. 2KClO3MnO22KCl+3O2↑
a、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
b、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6)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工业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不同物质的沸点不同,氮气(-196)和氧气(-183) 物理变化)
二氧化碳
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不用硫酸,因为生成的硫酸钙微溶,阻止反应继续发生
工业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CO2↑
氢气
实验室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Zn + H2SO4 = ZnSO4 +H2↑ Zn + 2HCl = ZnCl2 +H2↑ (铝过快,铁过慢不易操作) 不可用浓盐酸的原因 浓盐酸有强挥发性 ; 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的原因 浓硫酸和硝酸有强氧化性 。
排水法:纯度高,湿度大 排空气法:纯度低,较干燥
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①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②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③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或者,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无水硫酸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