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公考言语理解
这是一个关于言语理解小宝的思维导图,整理了多张思维导图,包含主旨意图、细节、排序、特殊提问、填空等详细知识点,有利于备考。
编辑于2022-02-28 21:44:26主旨
主要,主旨,概括,旨在等 浓缩文段
①阅续文段。依次处理行文结构词(中层)和逻辑连接词(小层)。 圈画,转折,指代。 1)有明显中层→确定核心句。 2)没有→利用逻辑连接词:并列<递进<转折<必要<因果 最大结构为核心句→答案。
②处理核心句确定讨论对象(关键词) (注意分析句式结构、指示代词、文段意思)
③匹配选项。 1)关键词关2)结构关3)意思关
小层
逻辑连接词 并列<递进<转折<必要<因果
并列
大并列
讨论对象一致
A+B 同样 同时 也 又 既…又… 一边…一边… 有的…有的… 句式相同
同生同死
正常并列
是…不是…; 不是…而是…
承认谁谁重点
反向并列
并列前面多一句→总分 并列后面多一句→分总 并列前后多一句→总分总
递进
不但 而且 甚至 不仅 + 并且 + 更 不单 还 也
(更好)的是
上行词,递进
最后面是重点
尤其是; 特别是
母子结构强调母体
转折
虽然 但是 尽管 + 可是 虽说 不过 固然 然而 尽管如此
转到句号,有虽然到虽然
(更惨)的是
下行词,转折
而(不是转折)
先考表对比,后考强调后者
却
在中间只圈不画,其他位置正常处理
转折容易丢对象
转折后面是重点
必要条件
只有(条件)才(结果); 只要(条件)就(结果); 一旦(条件)就(结果); 除非(条件)才(结果); 如果不(条件)那么不(结果); 没有(条件)就没有(结果) 不(条件)不(结果) 除非(条件)不(结果) 除非(条件)否则不(结果) 倘若(条件)那么(结果) 一旦(条件)就(结果)
最优选:条件+结果>条件>结果
多重条件→取头尾中间不要(中间搭挢)
因果结构
因为 所以 由于 + 因此 因而 可见 看来 总之 故而 言而总之 综上所述 概而言之 概而论之
强调结果
正常因果
之所以…是因为… (原因) 导致 (结果) 造成 使得 致使 以致于 以至于
强调原因(注意是更高一层结论,还是举例子)
最优选:原因+结果>原因>结果
导致→经常带出问题→靠前时→可能是对策信号
因果倒置
必须 应当 务必 一问一答 需要+对策 通过+对策 如何 (问题)+(对策)
对策+所以
补充因果
调查 显示 研究 + 发现 结果
给论+所以
[中层]数据论证 指向前文结论
…是… (最后一句,倒数第二句)
+所以
换言之
左右=,看右侧
使
让
因此
此为指示代词
因此本身为因果结构
于是=显而易见=显然
下结论
关注前面根据什么下的结论
从而
从而后面是意义的→前面是重点
从而后面是步骤的→后面是重点
可见/由此可见
由此只有指代功能,由此可见是因果结构
做实验部分 首先、其次 个例说明
解释
大小概念
取大不取小 小的在解释
中层
标志词出现
A。而且B
大并列
冒号
表总分,先看总后看分
调查 显示 研究 + 发现 结果
数据论证 指向前文结论
因果结构
时间状语 朝代、最早、早期 “时间"
一个时间状语管到最后:引导解释说明,解释前文
多个时间状语:并列。(内容上同件事渐好→以最后时间为核心句)
因为、由于单独出现
原因解释,解释前文
批量数据
数据论证,论证前文
举列论证 比如、例如、如、就像
举例论证,论证前文
反面论证
反面论证,论证前文
。而
先考表对比,后考强调后者
相较而言、相比而言
比较论证,论证前文[而]
管到最后
大层
总分,分总,总分总,分总分,分分等
取标题
类似主旨意图,以意图为先
无法确定→覆盖全文
意图
补充因果
作者观点、专家观点 (专家必须自己发言,不允件引用)
十所以
③匹配选项。 1)关键词关2)结构关3)意思关
②处理核心句确定讨论对象(关键词) (注意分析句式结构、指示代词、文段意思)
→直接看尾句→为核心句
(1) 全文没有行文结构词、逻辑连接词
(2) 有,但无选项
①阅续文段。依次处理行文结构词(中层)和逻辑连接词(小层)。 圈画,转折,指代。 1)有明显中层→确定核心句。 2)没有→利用逻辑连接词:并列<递进<转折<必要<因果 最大结构为核心句→答案
意在、意图、想要、说明、阐释 提炼观点
细节
1| 审提问
(1) 与文段相关
(2) 正确、错误、不正确、符合、不符合、相符、不相符
同时满足
2| 阅读选项
圈画关键词
3| 阅读文章
根据选项提及词语→在文中找信息点→一一对应
4| 判断对错
一一对应,语义一致
含有关键词→能判先判
不含关键词→依靠能判的确定正确与否
能判都对→不能判的错 能判有错→不能判就对
推出题
类似细节,提了才能推,不提不能推
排序
1| 判定首句
(1) 能当首句
下定义往往充当首句
(名词≤5个字)是… (苹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这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苹果 苹果太好吃了,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没有形容词
下定义
有形容词
构建二者关系
(课程设置)是一个(学校)最有意思的地方
下定义
没有构建
(屈原)是最伟大的(人) 屈原=人,不是二者。+之一,是下定义
不是下定义
(2) 不能当首句
i. 指示代词/人称代词,除非指代本句
西湖的水真美,(它)让人流连忘返√ (它)让流连忘返╳
ii. 残缺逻辑连接词
iii. 对策
要
(3) 句子间有明显逻辑关系
大方面→小方面
时间:过去→现在→末来
2| 判定尾句
(1) 因此/故
(2) 且≥2个选项答案
是尾句
3| 衔接
特殊提问
普通型
问什么答什么
答案在特殊词附近
出现多次特殊词→需要判定
讲同件事→相加
根据问法判定
判定不了→逻辑关系比较
取标题
类似主旨意图,以意图为先
无法确定→覆盖全文
推出题
类似细节,提了才能推,不提不能推
填空
②最优空选择
(1) 语境对照
1| 纯语境
123原则
1. 空所在句子
2. 离它最近句子(同一句内比下一句近)
3. 反过来一侧的句子
2| 问什么答什么
这个美丽的春天让人欢喜,我爱这个(美丽)的春天
3| 语境+逻辑连接词(外部)
这片荷塘经常被游客损坏。因此,政府应该( )
4| 语境+行文结构(中层等)
政府应该是一个( )的角色,比如在市场中…
5| 语境+指示代词
这让政府很( )
(2) 逻辑连接词
1| 并列
正常并列
(和) (与) (;) ( 、) ( 连接对仗的,)
1. 选项与讨论对象有一个字相同
2. 结构相同
3. 意思相同
按顺序考察
反向并列
填前看后,填后看前
特殊并列
选项相关性
2| 递进
(和) (与) (;) ( 、) ( 连接对仗的,)
程度递进
顺序递进
非并列递进
3| 转折
转折前后内容己相反→直接挪不加-
4| 必要
必不可少
5| 因果
填前看后,填后看前
6| 两者之间
相
7| 给构从外到内从大到小
(3) 动作发出与搭配对象
词给谁用就要有谁的特点
动作发出
人发出动作优选人体器官
肺腑之言、呕心沥血、绞尽脑汁、心力交瘁、足不出户
搭配对象
的(定语,修释主宾)
(大海)的大海 (不遗余力)地刻画
地(状语,修饰谓语)
动作的状态
得(补语,补充说明谓语)
高兴得(高兴) 刻画得(入木三分)
动作的结果
填前看后,填后看前
(4) 上下行文
1| 文章是否有明显感情色彩
2| 选项:影响等词
上行文填上行词 下行文填下行词 平行文填平行词
(5) 固定搭配
1| 成语
2| 专有名词
3| 政府官方用语
④选答案
选项辨析看字,词面自带含义 糖水理论
③填词
尽可能使用原内容,万不得已自己填词
②最优空选择
(1) 语境对照
(2) 逻辑连接词
(3) 动作发出与搭配对象
(4) 上下行文
(5) 固定搭配
①阅读
联系上下文
先考并列再考递进 意思相同→并列 意思不同→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