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新闻写作
该图是关于《新闻写作与采访》的思维导图,可以学到新闻写作的技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乌合之众》
数字影音后期制作
新闻中的伪科学内容分析研究
网校视频制作
新闻史第五章
新闻历史与理论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
表彰大会思维导图
新闻:叙述事实
后期剪辑
新闻写作
定义
是指记者采访中搜集到的材料、信息通过文字写作制成一定体裁的新闻作品的过程。
新闻作品
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
广义
包括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写作
狭义
一般仅指新闻报道方面各种体裁的写作
重要性
1.新闻写作是新闻研究的一个重要落脚点
历史新闻学、理论新闻学、实用新闻学,在一定意义上都是为了新闻业务实践。 新闻业务包括新闻采、写、编、评、摄、新闻事业经营管理,新闻采访与写作处于“龙头”的位置。 若将事实呈现在受众面前,必须通过新闻作品这个载体。 纸媒、广播电视新闻、网络新闻,都离不开文字写作。
2.新闻写作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1)决定着新闻信息能否传播出去 (2)直接影响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 文字再现事实的准确度、清晰度、时效度、可信度等,直接关系到信息的传播效果。 自然信息(原始事件)与新闻信息(暗含着记者 的选择、立场、观点、分析能力、表达技巧等),这些综合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受众的认知。
3.新闻写作是衡量记者素质的一个重要条件
记者靠新闻报道作品来实现价值,读者通过新闻报道作品认识记者。 新闻写作还能培养一定的新闻素养,提高信息交流与思想沟通的能力。 范长江与《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 李玉霄与《我听见沙漠蚕食良田的声音》、《追问洛阳大火》 柴静与《穹顶之下》
与采访的关系
新闻写作必须以采访为基础,采访决定写作。 写作也会反作用于采访。掌握了新闻写作的规律和技巧,反过来可以指导采访活动,有助于增强采访意识与提高采访能力。 新闻写作:新闻六要素
基本原则
对真实性的要求
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准确(浅层面,主求准确)
确有其事; 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准确无误; 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无误; 新闻所反映事实的环境、过程、细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必须真实; 新闻中所涉及人物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
新闻报道的整体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深层面,主求具体、真实基础上的完整)
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要辩证统一; 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要有机结合(全体新闻应如实描绘、反映对象的整体面貌) 新闻报道的多层次真实。(简讯、消息、深度报道,不同文体对真实性、完整性有不同层次的要求)
准确与完整
优秀的新闻稿件要做到真实、准确。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要求每一个具体事例必须符合客观事实;通过连续不断的新闻报道,向人们呈现整个事件以及 优秀的新闻稿件要做到具体、真实基础上的完整。
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
新闻报道处理的是新闻事实与记者所要表达的观点之间的矛盾。而解决这个矛盾的基本方法就是“客观报道,用事实说话”。 新闻为何要用事实说话 1.事实是新闻的本源;2.事实胜于雄辩;3.事实最符合受众的需要 新闻用事实说话的四种方法: 1.用典型事实说话——典型事实所具有的特点:是鲜活的读者所未知的事实;具有重要性而且是具体的事实;接近性强;有针对性。 2.用再现场景说话:就是把新闻事实的某些现场情景具体地描述出来,逼真地再现,这种方法增强可信性和说服力,新闻报道通过场景再现加大说话力度。
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
体制性失实(意识形态与政治立场)
是指因某种价值观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时而造成的新闻事实
经济性失实
是指由于金钱等经济利益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时所造成的的新闻失实
故意与非故意失实
故意失实
故意捏造;刻意制造典型或任意拔高;只报喜不报忧。
非故意=业务性失实
定义:报道时间紧、核实有误而导致细节失实
如何保障新闻的准确和完整
(1)在确定主题和选择报道角度时要坚持独立思考 自媒体时代,传统的“把关人”功能淡化,网络新闻鱼龙混杂,有”三多“:1.新闻素养低,道听途说者多2.商业诉求盛,借新闻行骗者多;3.心浮气躁旺,跟风炒作少。 (2)在谋篇布局时要避免片面性 对一件事或一个人的判断,需要综合多少因素和要件,有事缺少一个,结论将完全不同。 存心的片面,就是欺骗。 (3)尽量使用第一手材料,注意反复核实材料 第一手材料:亲眼所见,可信度高,但有时“眼见”未必“为实”; 第二手材料:下功夫核实,有争议、关键性材料要有不同的消息源相互比较和佐证。 (4)在写情节细节时严禁想当然 新闻报道的细节源于扎实的采访,而不是凭借经验和想象来完成。 (5)描写要有分寸 慎用“第一”“首个”“国际一流”等词语,用前需考证,无法考证则弃用; 描述事件过程、场景、状态,人物表情、动作等,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 (6)要注明新闻来源 让接受者有据能查,增加报道的可信度; 约束记者、消息源要说真话,负责任的说话;便于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