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学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学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2-03-01 21:40:29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教学
教学概述
教学概念
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教学的意义
①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②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③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教学的任务
①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首要任务。
②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奠定基础
④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本质
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①间接性
②简捷性
③引导性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①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统一(间接性规律、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
②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③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④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统一
(间接性规律、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
①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②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③坚持直接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
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
①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②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③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具有相互转换的内在机制。
④教学中应该防止两种倾斜。
形式教育论: 强调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忽视知识的传授
实质教育论: 强调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理论
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
②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③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教学相长。
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相统一
①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②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基础。
③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①激发学习动机:是起始阶段。
②领会知识:是数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③巩固知识
④运用知识
5 检查知识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2.上课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5.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①备课 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教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②上课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③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教学效果的反馈环节。
④课外辅导 是上课的必要补充,但不是上课的继续和简单的重复。
⑤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备课的基本要求
①做好三备:备教材(钻研教材)、备学生(了解学生)、备教法(设计教法)
②写好三个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上好一堂好课的标准
(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结构合理
(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8)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的要求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 高中合理安排.
①作业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
②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③布置作业要明确规定完成的时间与要求
④教师应坚持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⑤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相结合:
⑥对学生作业的指导要恰如其分,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要及时指出。
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②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言讲解结合。
③要重视运用言直观。
启发性原则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启发的首要问题。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鼓励学生动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发扬教学民主。
巩固性原则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知识。
循序渐进原则
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④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
因材施教原则
①教师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
②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教学
③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使每个学生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①书本知识要注重联系实际。
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③正确处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量力性原则
①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
②了解学生发展的集体特点
③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①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②发掘教材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③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
教学方法
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师讲、学生听;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
谈话法: 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也叫问答法)
讨论法: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讨论
读书指导法: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自学:通过阅读教科书获得、巩固知识。
演示法: 通过展示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指导学生获得知识。(老师做,学生看)
参观法: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研究;在此过程中从而获得知识。
练习法: 运用所学知识反复的完成作业,加深理解。
实验法: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进行作业,探求其发展和变化规律。(学生做,老师指导)
实习作业法: 在校内或校外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理论用于实践、实际。
实践活动法: 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情景教学法:教师创设情境音乐渲染、言语描述等情景。
发现法: 又称探索法、研究法,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探讨发现知识。
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讲授法基本要求
①教师要注意启发诱导学生
②认真组织教学内容
③讲究语言艺术
组织学生听讲
谈话法/问答法基本要求
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②提出的问题要明确
③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思考
④做好归纳、小结
讨论法基本要求
①讨论前做好充分准备
②讨论中要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
③讨论结束时要做好小结.
读书指导法基本要求
①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
②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③加强评价和辅导。
④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国外教学方法
①暗示教学法一-保加利亚的洛扎诺夫(指利用联想、情景、音乐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
②范例教学法——瓦根舍因(选择基础知识作为范例,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
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
①教学目标和任务的要求②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③学生特点④教学时间、设备条件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⑧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
非指导性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发学习”(美国-罗斯杰)
教学组织形式
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①个别教学: 古代中国、埃及、希腊采用个别教学制:优点:因材施教缺点:效率低
②班级授课制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特点:班、课、时
③产生:我国最早采用的班级授课制是1862年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
③个别辅导与现场教学 个别辅导: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指导。现场教学: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将学生带领到与生产相关的场所。
④复式教学: 把两个或两个年级以上的学生编在一个班级。
其他教学形式
①分组教学:按学生能力、成绩进行分组。外部分组-编班,内部分组-编组
②设计教学法(克伯屈):教师不指定书目,学生自己决定学习内容。
③道尔顿制(柏克赫斯):教师指定参考书目,学生自学,接受教师考察。
④贝尔-兰卡斯特制:教师先教给学习好的学生,学习好的去教学习差的学生。
文纳特卡制:按单元进行学习,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诊断。
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特点:大班上课、小班研究、个别教学。
开放课堂: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教室或其他场所自由活动和学习。
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
①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能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②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④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有利于加速普及教育和发展教育事业
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缺点
①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③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④不利于因材施教:⑤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启发。
教学策略
类型
直接教学
接受学习
发现学习
情景教学
合作学习
程序教学
掌握学习
教学评价
含义: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教学评价的三大内容包含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
课程的评价
教学评价的类型
诊断性评价: 在学期、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知识和能力的评价(教学前)
形成性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知识和能力进行经常而及时的测评(教学中)
总结性评价: 也是终结性评价:一门课程或一个学期结束对学生进行期末考试(教学后)
相对性评价: 依据学生个人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来判断成绩的好坏。
绝对性评价: 判断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不评定学生之间的成绩差异好坏。
个体内差异评价: 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成绩进行比较。
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
①信度:测验的两次结果相近:稳定性、一致性。
②效度:指测量的正确性,测验能否测量出所测量东西的指标。
③难度: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
④区分度:测验对不同水平考生的区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