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刑法的基础知识
罗翔老师的书《罗翔讲刑法》第一章刑法的基础知识思维导图,结合了自己的想法
编辑于2022-03-07 23:53:18刑法的基础知识
刑法概说
概念: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包括一部刑法典,若干修正案,一个单行刑法
犯罪论:规定何种行为属于犯罪
结果论:规定犯罪的法律后果
目的
法益保护说:保护国家,社会和个人利益
规范维护说: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社会秩序
机能
保护机能:惩罚犯罪
保障机能:限制惩罚犯罪的权利本身
刑法的基本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
本质:限制国家的刑罚权
含义
形式侧面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成文的罪刑法定:必须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成文的法律
事前的罪刑法定:不能溯及既往,但是从旧兼从轻
严格的罪刑法定: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
确定的罪刑法定:禁止绝对的不定期刑与绝对的不定刑(不确定)
实质侧面
明确性原则:关于犯罪和刑罚的规定应当尽量明确(相对的)
合理性原则:刑法的处罚范围与处罚程度必须具有合理性
人道性原则:尊重罪犯作为人的尊严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
罪刑相当原则
重罪重刑,轻罪轻刑,无罪不刑
客观相当:客观方面,刑罚与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相适应
主观相当:主观方面,刑罚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刑法的解释
解释的原理
第一组
形式解释:强调法条的形式逻辑
实质解释:强调法律背后的精神
第二组
主观解释:考虑立法者的立法原意
客观解释: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
解释的分类
按照效力分类
立法解释: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作的解释
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学理解释:未经国家机关授权的机关,团体或者个人从理论上或学术上做的解释(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按照方法分类
文理解释:对法律条文的字义从文理上所作的解释(首选)
伦理解释:按照立法精神,来阐明刑法条文的真实含义
解释效果
扩大
缩小
解释方法
体系解释:将刑法条文置于整个刑法之中,联系其他发条进行解释(相对性)
当然解释
条文中没有明确规定,实际上已包含于法条的意义之中
举轻以明重:入罪(符合实质和形式上的当然解释)
举重以明轻:出罪(对行为人有利)
同类解释:按照所列举的内容,性质进行解释
反对解释:根据正面表述,推导出反面含义
补正解释:条文表述有明显错误
目的解释:根据刑罚目的
刑法的适用范围
刑法的空间效力
以属地为主,兼采属人和保护
属地管辖原则
旗国主义:在我国船泊或者航空器内(我国登记)
遍在地主义:行为或者结果发生在中国
例外:享有外交特权或者豁免权的外国人
属人管辖原则:中国人在中国领域内
保护管辖原则:外国人或者无国籍人在外国对中国或者中国人犯罪
绝对重罪管辖
双重重罪管辖
普遍管辖原则:外国人或者无国籍人在外国实施的并非针对中国或者中国人的国际犯罪
刑法的时间效力:从旧兼从轻
既判力vs溯及力:既判力高于溯及力
司法解释的溯及力问题:原则上不受从旧兼从轻原则约束(除存在新旧不同解释)
连续犯,继续犯的法律适用问题:新旧刑法都认为犯罪,适用新法
刑法修正案的溯及力问题
死刑缓期执行的限制减刑
死缓的终身监禁条款有相对的溯及力
程序性条款的修改可以溯及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