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刑法概说
大学选修课的笔记整理。本人非法律专业学生,恐有许多错漏之处,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编辑于2022-03-08 19:41:02刑法概说
概念
刑法是规定犯罪,形式责任,刑罚的法律
概念分类
广义刑法
广义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等
狭义刑法
仅指系统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刑法典。在我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渊源
刑法典
专门、全面、系统的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及刑罚的法律文件(刑法主要表现形式)
国家以刑法名义颁布的、系统规定犯罪及法律后果的法律
单行刑法
专门规定某种犯罪及其刑事责任,刑罚的法律文件(刑法典的重要补充形式)
国家以决定、规定、补充规定、条例等名称颁布的、规定某一类犯罪及其法律后果或者刑法的某一事项的法律
特赦制度
指国家对较为特定的罪犯免除执行全部或部分刑罚的制度
根据
对国家重大喜庆活动的庆祝
对罪犯不具有再犯罪危险性的肯定
对成文刑法局限性的修正
对基于刑法变化的判决效果的变更
附属刑法
非刑事法律文件中有关具体犯罪、刑事责任及处罚的法律规范(刑法的辅助形式)
附带规定于民法、经济法、行政法等非刑事法律中的罪行规范
刑法的渊源和刑法的概念密切相关
性质
刑法的阶级性质
刑法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刑法是统治阶级根据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制定的,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工具
刑法的阶级本质是由国家的阶级本质决定的
刑法的法律性质
刑法规定内容的特定性
刑法所保护社会关系的范围广泛性
刑法强制方法的严厉性
刑法的谦抑性
刑法的特殊地位
规范内容的特定性
制裁手段的严厉性
法益保护的广泛性
处罚范围的不完整性
部分法律的补充性
其他法律的保障性
指导思想
刑法的指导思想是掌握了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用以指导刑事立法和司法活动的思想理论体系
分为
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根据
法律根据——《宪法》
宪法序言或条文中全局性、方向性和根本性的决定
宪法条文中保护性、义务性或禁止性的规定
刑法的制定不能违背宪法的规定,否则就是违宪,全部无效或与宪法抵触部分无效
实践根据
我国在同犯罪份子作斗争中积累的丰富经验
我国的实际情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和我国的治安情况(特别是犯罪情况)
目的
刑法保护重要的生活利益(法益)
刑法的目的与民法的目的不同
惩罚、保护
刑法的保护方式主要是刑罚
可分为三个层次
刑法的整体目的
刑法分则各章规定的目的,由分则的章名和有关规定体现
各个条文的目的
任务
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保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
沿革与发展
创建
完善
局部修改
刑法的全面修订
刑法的适时修正
体系
广义的刑法体系
指刑法的各种渊源以及互相关系
狭义的刑法体系
指刑法典的组成和结构
刑法的章节体例
编
章
节
条
刑法典的基本组成单位,按照统一的序号进行编排
款
标志:另起一段
项
符合法典的体系性,给人提纲挈领之感
解释
概念:对刑法规范意义的阐明,刑法解释对正确理解和运用刑法具有重要意义
刑法解释的原因
刑法条文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现实生活却是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为了使抽象的法条适用于具体的案件,就需要对刑法规范进行解释
刑法条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现实生活具有多变性,为了使司法活动能够跟上客观情况的变化,可以在条文内容许可的情况下,对某些条文赋予新的含义
刑法条文用具体文字表述,可能存在含糊之处甚至缺陷,需明确
刑法解释的分类
以解释的主体为标准
立法解释(正式解释)
由立法机关对刑法含义所做的解释
司法解释(正式解释)
由司法机关对刑法含义所做的解释
学理解释(无权解释)
由专家、学者从学理上对刑法含义所作的解释
以解释的方法为区分
文理解释
对法律条文的字义,包括单词、概念、术语,在文理上所做的解释
论理解释
按照立法精神,联系有关情况,从逻辑上做的解释
分类
扩张解释
限制解释
当然解释
以解释的态度来区分
主观解释论
客观解释论
主观解释论是我国的主流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