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RFID标签
RFID标签分类方式有:供电方式分类、工作模式分类、读写方式分类、工作频率分类、封装材料分类、封装形状分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互联网9大思维
组织架构-单商户商城webAPP 思维导图。
域控上线
python思维导图
css
CSS
计算机操作系统思维导图
计算机组成原理
IMX6UL(A7)
考试学情分析系统
RFID标签
1. 供电方式分类
1.1. 有源RFID标签
1.1.1. 缺点:体积大,成本高
1.1.2. 优点:作用距离远
1.2. 无源RFID标签
1.2.1. 优点: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寿命长
1.2.2. 缺点:读写距离受限,对RFID读写器功率有要求
2. 工作模式分类
2.1. 主动式RFID标签
2.1.1. 特点:依靠自身能量主动向读写器发数据
2.2. 被动式RFID标签
2.2.1. 特点:从RFID读写器发送的电磁波中获取能量,激活后才能向读写器发数据
2.3. 半主动式RFID标签
2.3.1. 特点:能量仅供自身电路使用,接收到RFID读写器发送的电磁波激活后才能向RFID读写器发数据
3. 读写方式分类
3.1. 只读式RFID标签
3.1.1. 只读标签
特点:信息在标签出厂时被写入,识别过程中只能读不能写
3.1.2. 一次性编程只读标签
特点:在使用前信息通过编程写入,识别过程只能读不能写
内部构造
可编程阵列逻辑(PAL)
只读存储器(PROM)
3.1.3. 可重复编程只读标签
特点:内容经擦除后,可以重新编程写入但在识别过程中只能读不能写
3.2. 读写式RFID标签
3.2.1. 特点:在识别过程中可读可写
3.2.2. 内部构造:随机存储存取器(RAM)/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PROM)
4. 工作频率分类
4.1. 低频RFID标签
4.1.1. 工作频率:125-134.2KHz一般为无源读写距离小于1m
4.1.2. 采用普通CMOS工艺制造造价低省电适合近距离低传输速率数据量较小的情况
4.1.3. 工作频率低可以穿透水有机组织木材适用于动物识别
4.2. 中高频RFID标签
4.2.1. 工作频率:13.56KHz
4.2.2. 可以方便做成卡式结构
4.3. 超高频/微波RFID标签
4.3.1. 简称微波标签
超高频工作频率:860~928MHz,一般为无源RFID工作频率为902~928MHz
微波工作频率2.45~5.8GHZ一般为有源标签
4.3.2. 视距传输,绕射能力弱
4.3.3. 工作距离
无源RFID:典型距离4~7米
有源最大距离可超百米
4.3.4. 识别分类
远距离识别
对快速移动物体识别
5. 封装材料分类
5.1. 纸质封装RFID标签
5.1.1. 结构:面层,芯片,天线电路层,胶层,底层
5.2. 塑料封装RFID标签
5.2.1. 特点:采用特定工艺与塑料基材,将芯片与天线封装成不同外形标签
5.3. 玻璃封装RFID标签
5.3.1. 将芯片与天线封装在不同玻璃容器内形成玻璃封装的植入式标签
6. 封装形状分类
6.1. 薄膜粘贴RFID标签
6.2. 卡式RFID标签
6.3. 柱形RFID标签
6.4. 扣式RFID标签
6.5. 身份识别RFID标签
6.6. 植入式RFID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