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运动生理学上体考研
运动后内环境的变化及原因(微观):体温会明显上升是由于产热过多、血浆中pH值明显下降、由于营养物质被消耗,血浆胶体渗透压会明显下降。
编辑于2022-04-02 11:41:04运动生理学
基础篇
绪论
骨骼肌机能
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静息电位的产生原理
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离子学说
动作电位的传导
局部电流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动作电位传递)
肌纤维的收缩过程
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
肌丝滑行(肌纤维收缩的分子机制)
骨骼肌特性
物理特性
伸展性
弹性
粘滞性
生理特性
兴奋性
收缩性
单收缩
强直收缩
不完全强直收缩
完全强直收缩
两种收缩各自的特点
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按肌肉长度划分
向心收缩
等长收缩
等动收缩
等长收缩
离心收缩
超等长收缩
向心收缩、等长收缩和离心收缩三种不同骨骼肌收缩形式的比较
力量
原因
肌电
代谢
肌肉酸痛
按力学表现划分
绝对力量与相对力量
力量与爆发力
两者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力量与速度
运动单位极其动员
运动单位极其分类
运动单位动员
运动单位如何调控肌肉力量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肌纤维的类型(分类)
肌纤维的功能特征和代谢特征
形态特征
生理特征
收缩速度
肌肉力量
抗疲劳
代谢特征
运动时不同类型运动单位(肌纤维)的动员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项目
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
肌纤维选择性肥大
酶活性的改变
运动对骨骼肌形态和机能的影响
延迟性肌肉酸痛
骨骼肌超微结构改变
延迟性肌肉酸痛和骨骼肌超微结构改变的机理
肌肉痉挛学说
损伤学说
急性炎症学说
骨骼肌蛋白降解学说
钙离子损伤学说
延迟性肌肉酸痛和骨骼肌超微结构改变的防治
热疗
静力牵张
按摩
针刺
肌电图在体育科研中的意义
利用肌电图测定神经的传导速度
利用肌电评定神经和肌肉的机能状态
利用机电评价肌力
利用肌电进行动作分析
真题分布: 2014年:简述神经控制肌肉收缩力量? 2015年: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的生理机制和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 2017年:肌纤维的分类、特点及运动的关系 2017年:运动单位,分类,异同 2018年:何为强直收缩?它有哪些类型?这些运动各有什么特点? 2019年:简述运动后肌肉酸痛的产生原因,如何预防和缓解运动后肌肉酸痛? 2019年:试述肌纤维的功能特征和代谢特征,以及运动对肌纤维类型影响? 2020年:试述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可能发生机制,如何预防DOMS发生并缓解其症状? 2020年:简述兴奋引起骨骼肌收缩的机制 2021年:结合运动生理学,为何在最大纵跳之前需要做深蹲?
血液
血液
组成
血浆 (50%~60%)
晶体物质
氯化钠
碳酸氢钠
葡萄糖
尿素
主要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和功能
胶体物质
白蛋白
球蛋白
主要调节毛细血管处内外水分交换
水
血细胞 (40%~50%)
红细胞
血红蛋白
功能
运输
调节酸碱度
评定
应用
调整运动员机能状态
运动员选材
白细胞
粒细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血小板
黏着
聚集
释放
收缩
吸附
功能
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运输
调节
血液对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作用(宏观)
防御和保护
内环境
内环境概念
内环境稳态概念
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内环境稳态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运动后内环境的变化及原因(微观)
体温会明显上升是由于产热过多
血浆中pH值明显下降
由于营养物质被消耗,血浆胶体渗透压会明显下降
运动过程中血液中水分流失,血浆晶体渗透压上升
运动后内环境恢复稳态(微观)
体温
血液调节
渗透压
血浆晶体渗透压改变
循环血量的改变
肾脏调节
酸碱度
血液缓冲作用
肺的调节作用
肾的调节作用
细胞的缓冲作用
运动对血液的影响
运动对血量及红细胞的影响
一次性运动
血量
红细胞数量
红细胞比容(压积)
红细胞流变性
影响因素
长期运动
血量
红细胞数量
红细胞比容(压积)
红细胞流变性
运动对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影响
数量
免疫功能
运动负荷
运动对血凝和纤溶的影响
一次性运动
血凝↑ 纤溶↑
长期运动
血凝—— 纤溶↑
运动员血液
概念
特征
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增加
血容量增加
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加
血凝度下降
生理意义
真题分布: 2000年:维持血液酸碱环境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2002年:简述血液的主要功能? 2014年:运动后内环境的变化及原因? 2015年:酸碱平衡的生理学意义? 2018年:何为内环境?内环境稳态?简述叙述内环境稳态的生理学意义以及运动能力的关系? 2020年:简述长期适宜运动对血液的影响?
循环机能
心脏生理
心脏的生理特性
自动节律性
传导性
兴奋性
收缩性
自动节律性收缩
对细胞外液的钙离子浓度有明显依赖性
“全或无”同步收缩
不发生强直收缩
比较心肌和骨骼肌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的异同
心肌的供血与能量代谢特点
冠状动脉
有氧代谢酶系统
安静状态下—脂肪
剧烈运动下—乳酸
心动周期
心室收缩期
等容收缩期
快速射血期
减慢射血期
心室舒张期
等容舒张期
快速充盈期
减慢充盈期
心脏泵血功能指标
心率
基础心率
运动中心率
运动后心率恢复
每搏输出量(每搏量)
影响因素
静脉回心血量
增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心肌收缩力
减小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射血分数
心输出量(每分输出量)
影响因素
每搏输出量
心率
心率↑↑ 每搏量↓ ↓↓ 每分输出量↓
心率↓↓每搏量↑ 每分输出量↓
心指数
心力贮备(心泵功能贮备)
心室舒张功能
收缩功能
代偿调节
舒张功能
快速充盈速率下降
快速充盈量下降
血管生理
动脉血压
概念
形成
血液充盈
心室射血
外周阻力
大动脉弹性
平均动脉压=舒张压+⅓(脉压)
收缩压
心脏收缩力
大动脉弹性贮力
舒张压
外周阻力
影响因素
每搏输出量
收缩压
心率
外周阻力
舒张压
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
循环血量
静脉回心血量
概念
影响因素
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心脏收缩力量
重力与体位
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呼吸运动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神经调节
压力感受性反射(减压反射)
概念
感受器
反射过程
生理意义
体液调节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儿茶酚胺
局部血流调节
运动与心血管系统
运动时心血管功能的变化
运动时心率的变化
运动时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的变化
运动时动脉血压的变化 (一次性运动时动力性运动和静力性运动血压的变化)
运动缺氧对心脏结构功能的变化 (一次运动或者正在进行中的运动的心血管系统或循环系统的变化)
运动心脏的特点
运动性心脏肥大
运动性心动徐缓
心脏泵血功能改善
侧重普通人心脏改善
运动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作用与机制
维持或增加心肌氧的供应,减少心肌工作氧耗量
提高心肌的功能和电稳定性
血管贮备力增强
提高抗动脉粥样硬化能力
侧重疾病中的应用
真题分布: 2000年:心输出量及影响因素 2001年:静脉回流及影响因素 2002年:动脉血压及影响因素 2006年:运动过程中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发生了哪些变化? 2012年:长期运动的心血管适应? 2014年: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的生理机理? 2017年:运动员心脏和普通人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差异? 2021年:简述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呼吸机能
呼吸的全过程
概念
外呼吸
气体运输
内呼吸
呼吸运动和肺通气机能
呼吸形式
膈式呼吸(腹式呼吸)
肋式呼吸(胸式呼吸)
运动过程中如何随技术动作的变化而改变呼吸形式
胸内压
概念
作用(生理意义)
肺容量
潮气量(呼吸深度)
补吸气量和深吸气量
补呼气量
肺活量
余气量和功能余气量
肺总容量
肺通气量(每分通气量)=呼吸深度(潮气量)*呼吸频率
肺泡通气量(每分肺泡气量)(呼吸深度—生理无效腔)*呼吸频率
深慢呼吸比浅快呼吸效果好
肺通气机能指标的测定意义和评定方法
肺活量
连续肺活量
时间肺活量
最大通气量
气体交换和运输
影响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的因素
气体的分压差
气体的分子量和溶解度
呼吸膜
通气/血流比值
局部器官血流量
氧离曲线
概念
特点
生理意义
影响因素
氧运输
氧储备
氧利用率
氧脉搏
氧通气量
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过程
氧气的运输
氧合血红蛋白
二氧化碳的运输
碳酸氢盐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神经因素
肺牵张反射
肺牵张感受器→延髓吸气中枢+脑桥呼吸中枢
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肌梭→脊髓
防御性呼吸反射
迷走传入神经末梢
呼吸节律的形成
化学因素
二氧化碳对呼吸的调节
呼吸中枢
氢离子对呼吸的调节
外周化学感受器+(中枢化学感受器)
低氧对呼吸的调节
外周化学感受器+呼吸中枢
运动对呼吸机能的影响
运动时通气机能的变化
肺通气量的变化
调节机制
条件反射的影响
大脑皮质运动中枢的影响
本体感受性反射的影响
神经调节机制
运动时换气机能的变化
肺换气的变化
组织换气的变化
运动时合理呼吸
减小呼吸道阻力
提高肺泡通气效率
与技术动作相吻合
呼吸形式与技术动作的配合
呼吸时相与技术动作的配合
呼吸节奏与技术动作的配合
合理利用憋气
良好作用
不良影响
合理憋气方法
真题分布: 2003年:何为呼吸?呼吸的全过程? 2003年:运动时应如何进行与技术动作相适应的呼吸? 2006年:氧离曲线是S型,有何生理意义? 2014年:憋气的良好与不良作用? 2015年:何为氧离曲线?特点及生理意义?
物质与能量代谢
物质代谢
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进食混合性食物后,机体如何获取利用其中蕴含的各种能量)
口腔咀嚼
入胃消化
胃排空
小肠吸收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水、无机盐,维生素
大肠
糖在人体内的分解代谢
糖酵解
有氧氧化
运动与补糖
补糖时间与补糖量
补糖种类
能量代谢
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及基础代谢率
如何提高基础代谢率
注意规律饮食
注意规律睡眠
刺激甲状腺激素
体育锻炼
食物热价及氧热价
呼吸商
代谢当量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肌肉活动
情绪影响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环境温度
运动代谢
能源系统
磷酸原功能系统(ATP-CP系统)
概念
供能特点
生理意义
训练方法
糖酵解系统(乳酸能系统)
有氧氧化系统(氧化能系统)
能源系统与运动能力
能量连续统一体
为什么说各种项目运动中机体不存在绝对单一的某个能源系统的功能
结合运动实例说明运动中机体的三个能源系统是如何供能的
从物质和能量代谢的角度,试分析马拉松运动员运动中机体机能状态变化及其可能机制
体温调节机理
长时间耐力运动中人体体温有何变化?如何调节?
高温调节
游泳运动员在28度水温环境下训练时,机体的体温有何变化?
低温调节
真题分布: 2011年:简述三个能源系统的功能特点 2018年:何为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如何提高基础代谢率?
肾脏功能
机体的排泄途径
呼吸器官
消化道
皮肤
肾脏
肾脏的血液循环
两次小动脉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两套毛细血管网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
肾小管毛细血管网
尿的生成过程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作用
肾脏在内环境平衡中的作用的作用
水平衡
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
循环血量的改变
酸碱平衡
肾小球滤液中碳酸氢钠的重吸收
尿的酸化
铵盐的形成
运动对肾脏功能的影响
尿量
运动性蛋白尿
检测方法
产生原因
影响因素
运动性血尿
产生原因
如何防止
真题分布: 2011年:运动时机体调节酸碱平衡的途径?
内分泌功能
内分泌、内分泌腺、激素的概念以及激素的分类
激素的一般生理作用和作用特征
一般生理作用
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调节新陈代谢
维持生长、发育
调控生殖过程
作用的一般特征
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
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
激素的高效能放大作用
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激素作用的机制和调节
受体以及作用特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激素作用的机制和过程(传递)
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
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基因表达学说
激素分泌的调节
主要内分泌腺和内分泌功能
下丘脑
促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
促激素
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激素
钙↑ 磷↓
降钙素
钙↓ 磷↓
维生素D3
钙↑ 磷↑
甲状腺素的生理作用
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对器官系统的影响
耗能激素
肾上腺
皮质
球状带细胞
盐皮质激素(醛固酮)
束状带细胞
糖皮质激素(皮质醇、皮质酮)
在代谢中的作用
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
对其他组织器官的作用
应激激素
网状带细胞
性激素(雌二醇)
髓质
儿茶酚胺类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应急激素 耗能激素
胰岛素
对糖代谢的调节
对脂肪代谢的调节
对蛋白质代谢的调节
胰岛素抵抗,运动对胰岛素抵抗有什么影响?
降糖激素
瘦素
减肥激素
功能器官的内分泌功能
心脏和血管的内分泌功能
胃肠道系统的内分泌功能
肾脏的内分泌功能
运动与内分泌功能
运动对激素的影响 (激素对运动应答和适应的基本规律)
急性运动的影响
长期训练的影响
激素对运动能量代谢的调控
激素对运动过程中能量代谢的调控
激素对运动后能量代谢的调控
内分泌指标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睾酮
皮质醇
促红细胞生成素
论述运动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与机制,以及激素变化对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的影响和机制
真题分布: 2017年:什么是胰岛素抵抗?运动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2018年:论述雄激素提高运动能力的机制 2019年:激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特征 2020年:论述运动对内分泌系统(在雄性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素中任选一种)的影响与机制;以及激素变化对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的影响和机制 2020年:简述激素的传递方式及作用方式
感觉机能
感受器以及一般生理作用
适宜刺激
换能作用
编码作用
适应现象
位觉
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及位觉产生机理
前庭反应与前庭器官的稳定性
本体感觉
定义
肌梭
腱梭
各感觉功能及其相互协调作用在运动教学训练中的应用
神经系统机能
概述
神经元
神经纤维
突触
神经递质
受体
反射
概念
结构
兴奋在反射中枢传播的特征
传入侧支性抑制(交互抑制)
躯体运动的神经调控
脊髓反射
牵张反射
腱器官反射
脑干姿势反射
状态反射
翻正反射
旋转运动反射
直线运动反射
人体运动时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和植物性功能的整合效应
运动神经系统的整合
运动时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
应用篇
运动技能
概念和生理本质
概念
分类
闭式
开式
生理本质
特点
复杂性
链锁性
本体感受性
运动动力定型
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
泛化阶段
分化阶段
巩固与自动化阶段
影响运动技能学习发展的因素
动机与大脑皮质机能状态对运动技能发展的影响
身体素质对运动技能发展的影响
感觉机能和反馈对运动技能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对运动技能发展的影响
迁移对运动技能发展的影响
真题分布: 2001年:简述影响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2004年:从生理学的角度谈谈促进运动技能形成与发展的方法? 2011年:运动技能的形成,包括几个阶段? 2020年:简述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
有氧、无氧工作能力
概述
需氧量
摄氧量
氧亏
运动后过量氧耗
定义
产生机制 (运动后过量氧耗与氧债(氧亏))
影响因素
体温升高
儿茶酚胺的影响
磷酸肌酸的再合成
钙离子的作用
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
有氧工作能力
最大摄氧量
概念
测量方法
直接测量法
间接测量法
影响因素
肺的通气与换气功能
血液及循环系统运输氧气的能力
肌组织利用氧气对最大摄氧量的影响
其他因素对最大摄氧量的影响
遗传
年龄和性别
运动训练
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评定有氧工作能力的客观指标
评定心肺功能的指标
选材的生理指标
制定运动强度的依据
乳酸阈
定义
测定方法
乳酸阈测定
通气阈测定
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评定有氧工作能力
制定有氧耐力训练的适宜强度
最大摄氧量和乳酸阈之间的区别和关系
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
持续训练法
乳酸阈强度训练法
间歇训练法
高原训练法
无氧工作能力
定义
生理基础
能源物质的储备
ATP和CP的含量
糖原含量及其酵解酶活性
代谢过程的调节能力及运动后恢复过程的代谢能力
最大氧亏积累
测试与评价
无氧功率
撒扎特纵跳实验
马加利亚卡拉门台阶实验
温盖特试验
恒定负荷实验
无氧能力的生理学检测
提高无氧工作能力的训练
发展ATP—CP供能能力的训练
提高糖酵解供能系统的训练
最大乳酸训练
乳酸耐受力训练
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差异
运动成绩与有氧、无氧工作能力的关系
如何因地制宜的选择评价有氧、无氧工作能力的方法
真题分布: 2000年:无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如何进行无氧耐力训练? 2013年:最大摄氧量与乳酸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014年:温盖特实验 2015年:何为最大摄氧量?影响最大摄氧量的因素? 2016年: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有氧耐力的常用生理学指标有哪些?简述这些指标的测定方法? 2019年:何为乳酸菌?试述评定乳酸菌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2020年:简述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差异? 2020年:论述影响有氧耐力的因素及评价有氧耐力的常用指标? 2020年:简述运动后过量氧耗的概念、影响因素和机制? 2021年:无氧能力的生理学基础及评价指标?
身体素质
力量素质
决定肌肉力量的生物学因素
肌肉生理横断面积
肌纤维类型
肌肉收缩时的初长度
中枢激活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
中枢神经对肌肉活动的协调和控制能力
年龄和性别
体重
其他因素
力量训练原则
大负荷原则
专门性原则
练习顺序原则
合理间隔原则
力量训练手段和方法
负荷强度
每组练习的次数,组数和频度
动作速度和组间间隔时间
发展最大肌力与发展肌肉耐力所采用的训练有什么不同
速度素质
反应速度的生理学基础
反射的复杂程度与中枢延搁
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
运动条件反射的巩固程度
动作速度的生理学基础
肌纤维类型
肌肉力量
肌组织的机能状态
运动条件反射的巩固程度
位移速度的生理学基础
步长
步频
肌肉放松能力
速度素质的训练
提高动作速率的训练
发展磷酸原系统供能的能力
提高肌肉的放松能力
发展肌肉力量及关节的柔韧性
平衡、灵敏、柔韧、协调素质
生理学基础
训练
评定
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真题分布: 2006年:从生理学角度谈谈短跑运动员的训练方法? 2011年:试述一般力量和专项力量的区别和联系? 2012年:什么是动作速度?影响动作速度的因素? 2014年: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018年:何为绝对力量,相对力量,绝对爆发力,相对爆发力,并说明它们在应用实践中的意义? 2020年:简述影响力量素质的因素及力量训练原则?
运动性疲劳
概念
分类
骨骼肌、心血管、呼吸系统疲劳
快速疲劳和耐力疲劳
整体疲劳和局部疲劳
轻度、中度和重度疲劳
心理性疲劳和躯体性疲劳
产生机理
衰竭学说
堵塞学说
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保护性抑制学说
突变理论
自由基损伤学说
发生的部位
中枢性疲劳
脑细胞工作能力下降
运动神经元工作能力下降
外周性疲劳
神经肌肉接点
细胞膜
收缩蛋白
兴奋收缩脱耦联
线粒体
特征
短时间、最大强度
短时间、次最大程度
长时间、中等强度
静力性运动
判定
测定肌力评价疲劳
骨骼肌力量测试
呼吸肌耐力测试
测定神经系统和感觉机能判断疲劳
两点辨别阈
闪光融合频率
反应时
膝跳反射阈
血压体位反射
用生物电评价疲劳
肌电图
心电图
脑电图
主观感觉判断疲劳
测定运动中心率评定疲劳
其他指标
肌肉硬度
生化指标
血尿素
血清睾酮/皮质醇比值
血乳酸
尿蛋白
尿胆原
教育学观察
促进运动后疲劳恢复的措施
运动性手段
整理活动
积极性休息
睡眠
营养学手段
中医药手段
盐水浴
心理学手段
真题分布: 2001年:简述判断运动性疲劳的方法有哪些? 2015年:何为运动性疲劳?有哪些缓解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2019年:什么是运动性疲劳?试论述促进运动后疲劳恢复的措施? 2021年:根据发生的部位,论述运动性疲劳的分类及具体表现?以及判断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赛前状态
概念
作用
生理变化
产生机制
类型
起赛热症
起赛冷淡
准备状态
调整
准备活动
概念
目的
分类
一般性准备活动
专门性准备活动
生理作用
提高机体的调节能力
提高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
提高体温和代谢水平
提高肌肉的收缩能力
提高机体的散热能力
调整赛前状态
进入工作状态
概念
原因
反应时
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
影响因素
极点
概念
如何克服
影响因素(产生机制)
第二次呼吸
概念
影响因素(产生机制)
简述赛前状态, 准备活动, 进入工作状态, 三者之间的关系
稳定状态
概念
真稳定状态
假稳定状态
“第一拐点”与“第二拐点”
最大摄氧量平台
疲劳状态
恢复过程
概念
恢复过程的三个阶段
运动时恢复阶段
运动后恢复阶段
超量恢复阶段
机体能源储备的恢复
磷酸原的恢复
肌糖原储备的恢复
氧合肌红蛋白的恢复
乳酸再利用
促进人体机能恢复的措施
运动性手段
睡眠
营养学手段
中医药手段
盐水浴
心理手段
其他措施
真题分布: 2011年:简述准备活动的作用,以及如何进行准备活动? 2002年:稳定状态是什么?论述分类及各自特点? 2010年:简述促进机体工作能力恢复的措施,运动后恢复的必要性? 2013年:赛前状态,准备活动,进入工作状态,三者之间的关系?
特殊环境与运动
高原环境
高原应激
肺通气量
心血管反应
最大摄氧量
高原反应症
高原服习
高原训练的生理学适应
呼吸系统
血液系统
心血管系统
骨骼肌系统
免疫系统
内分泌系统
代谢能力
高原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高原训练的要素
适宜海拔高度
适宜训练强度
训练持续时间
出现最佳训练效果的时间
训练方法与手段
热环境
热应激
热服习
冷环境
冷应激
冷服习
水环境
对水环境的适应
微重力环境
微重力环境对机体运动系统的影响
水下环境
如何预防潜水减压病
真题分布: 2013年:简述高原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定
身体机能评定的概念
身体机能评定的功能
运动员选材的科学依据
客观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
预测运动成绩
监控运动员合理膳食和营养
运动员身体机能的生理学评定指标
方法
运动系统测试指标
心血管系统测试指标
呼吸系统测试指标
能量代谢系统测试指标
神经系统及感觉机能测试指标
身体形态学指标的测定
其他指标的测定
评定运动强度时应注意的问题
选择符合运动专项生理学特点的指标
避免运动能力的自然增长(自然下降)现象
运动项目、指标本身、指标之间、实际应用的局限性
注意可比性原则
对运动员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与评定
实践中的应用
列举至少三种评估运动强度的指标,论述其应用的优缺点和测定方法
心率
运动后血乳酸量
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
运动训练对身体机能的影响
安静状态下运动员的生物学特征
骨骼特征
骨骼肌特征
血液循环特征
呼吸机能特征
运动时和恢复时运动员的生物学特征
开始运动时
完成定量运动负荷时
完成最大运动负荷时
运动结束后
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的一般步骤
明确机能评定目的及范围
常规健康检查
机能测试过程
评定报告及运动处方和膳食处方
适宜运动量的生理学评定
生理指标的检查
运动员的自我感觉和教育学观察
真题分布: 2011年:试举例说明,生理学指标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2012年:运动生理学指标,在运动训练评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2014年:运动甚至指标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2015年:运动生理学指标,在运动训练评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2016年:评价运动强度的生理学指标有哪些?请选择一种生理指标来明确大中小强度运动的范围? 2020年:列举至少三种评估运动强度的指标,论述其应用的优缺点和测定方法? 2020年:什么是运动强度?评价运动强度的指标有哪些? 2021年: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是影响运动效果的重要因素,是论述如何在训练或者健身中评价运动量?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与体育运动
生长、发育、成熟概念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
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生长发育的不平衡性
身体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平衡
体育锻炼对儿童少年的影响
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以及如何进行训练
骨骼和关节
肌肉
血液循环
呼吸
神经系统
儿童少年主要身体素质发展特点
力量素质
速度素质
耐力素质
女性的生理特点与体育运动
女子的身体素质特点以及如何进行训练
骨骼肌肉方面
内脏形态和生理功能方面
运动能力方面
青春期后有月经
根据运动能力与月经周期的关系,如何安排运动负荷
女运动员的“三联征”及危害
衰老与运动
衰老的机理
代谢产物交联学说
自由基学说
线粒体DNA损伤学说
细胞有丝分裂学说
遗传控制学说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与健身作用
神经系统
运动系统
心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
免疫系统
抗氧化系统
体成分和体重
血脂代谢
老年人健身运动原则
适宜运动项目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经常性原则
个别对待原则
自我监督原则
运动健身与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的基本要素
概念
运动的目的
运动的类型
运动强度
运动时间
运动的时间带
运动频率
注意事项
运动处方的制定
基本程序
心血管运动负荷实验的基本过程
心血管功能运动处方必要的运动时间
运动负荷实验在制定运动处方中的意义和作用
运动处方的应用
减肥运动处方
运动目的
运动强度
持续时间
运动负荷时间带
运动项目
运动密度
注意事项
高血压运动处方
同上
糖尿病运动处方
同上
有氧耐力运动处方
同上
健身运动对健康的影响及生理学作用 运动是良药
真题分布: 2016年:谈谈你对运动是良药的理解? 2017年:提高中老年人心肺功能的运动处方?
运动项目的生理学特点
田径
短跑
定义
特点
短跑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机能特征
短跑运动员的能量代谢特征
短跑运动员的肌肉工作特点
短跑运动重复训练法
中长跑
定义
特点
中长跑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机能特征
中长跑运动员的能量代谢特征
中长跑运动员的跑步技术特点
中长跑运动员常用训练方法
马拉松运动的特点
跳跃项目训练方法特点
特点
起跳关键
练习方法
体操项目的特殊生理现象
心血管机能变化 瓦尔沙瓦现象
呼吸机能 林加尔德现象
不同球类运动的能量供能特点
足球+运动性疲劳恢复措施
篮球
排球
乒乓球
影响游泳运动员能量消耗的主要因素
水的温度
游泳的速度
游泳的姿势
训练程度
其他因素
举重
生理特点
举重运动员的中枢机能变化
能量代谢变化
技术特征
训练方法
冰雪运动
真题分布: 2007年:论述100米800米跑和马拉松跑引起的运动性疲劳的原因,以及运动后所采取的恢复措施? 2010年:足球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及如何恢复? 2012年:长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的特点,各项系统的特点以及训练的方法? 2017年:马拉松运动的特点
体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