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概述,网际协议,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虚拟专用网,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互联网的路由选择协议。
这是一篇关于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总结的思维导图,帮助大家复习毛概相关知识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互联网9大思维
组织架构-单商户商城webAPP 思维导图。
域控上线
python思维导图
css
CSS
计算机操作系统思维导图
计算机组成原理
IMX6UL(A7)
考试学情分析系统
网络层
概述
如何将分组从源主机沿着网络路径送达目的主机
功能
分组转发
作用于传输的数据
路由选择
控制路由器的转发决策
服务
面向连接的服务
虚电路服务
三个阶段
虚电路建立
数据传送
虚电路拆除
面向无连接的服务
数据报服务
网际协议(IP协议)
IP地址及编码方式
三个历史阶段
分类编址
网络号
主机号
划分子网
子网号
无分类编址
网络前缀
IP地址与物理地址
IP地址
网络层及以上各层使用的地址
放在IP数据报的首部
物理地址
数据链路层或物理网络使用的地址
放在MAC帧的首部
已知IP地址,找物理地址
地址解析协议(ARP)
同一个局域网
IP数据报的格式
首部
固定部分(20字节)
版本(4位)
IPv4
IPv6
首部长度(4位)
区分服务(8位)
总长度(16位)
标识(16位)
相同的标识字段的值使分片后的各数据报片最后能在目的站被正确地重装成原来的数据报
标志(3位)
MF
=1 表示后面还有分片
=0 表示是最后一个分片
DF
=1 表示不能分片
=0 表示允许分片
片偏移(13位)
较长的分组分片后某片在原分组中的相对位置,以8字节为偏移单位
生存时间(8位)
数据报在网络中的寿命,防止路由错误的数据报无限制在互联网中兜圈子
协议(8位)
ICMP 1
IGMP 2
TCP 6
首部检验和(16位)
只检验数据报的首部,不检验数据部分
源地址(32位)
目的地址(32位)
可变部分
数据部分
IP数据报的转发
路由表
IP数据报的转发流程
从收到的数据报首部提取目的IP地址D
先判断是否为直接交付(用各网络的掩码和D逐位相“与”)
对路由表每一行,用其中掩码和D相与,看结果是否和相应的网络地址匹配
若路由表中有默认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汇总所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
路由聚合
最长前缀匹配
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ICMP报文的种类
前四个字节具有统一格式,共有三个字段
类型
代码
检验和
ICMP差错报告报文
终点不可达
超时
参数问题
路由重定位
ICMP询问报文
回送请求和回送应答
时间戳请求和时间戳应答
ICMP的应用举例
互联网的路由选择协议
内部网关协议
RIP(路由信息协议)
特点
每个路由器仅向相邻路由器通告路由信息,通告的是每个路由器自己的路由信息,并且要周期性(或当路由表发生变化时)通告
缺点
坏消息传播慢
优点
实现简单,路由器开销小
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在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也会定期)向本自治系统中的所有路由器用洪泛法发送与本路由器相邻的所有路由器的链路状态信息。
没有坏消息传播慢的问题
OSPF 的更新过程收敛得快
OSPF的分组直接用IP进行传输
外部网关协议
BGP(边界网关协议)
相邻结点间互相通告自己到所有目的地的路径信息,该路径信息包括路径经过的结点列表,各结点根据获得的路径信息选择一条到目的地经过结点数最少且不存在环路的路径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三层交换机
在逻辑上就是一个路由器和支持VLAN的二层交换机的集成体
IP多播
实现
128位地址
表示方法
记法:冒号十六进制 每个 16 位的值用十六进制值表示,各值之间用冒号分隔。 如: 68E6:8C64:FFFF:FFFF:0:1180:960A:FFFF
零压缩(zero compression),即一连串连续的零可以为一对冒号所取代。 如:FF05:0:0:0:0:0:0:B3 可以写成:FF05::B3 再如:0:0:0:0:0:0:128.10.2.1(用于IPv4向IPv6过渡) 再使用零压缩即可得出: ::128.10.2.1
虚拟专用网(VPN)
概念
利用公用的网络作为通信载体建立的专用网络即虚拟专用网
IP隧道技术
应用
专网之间的通信
远程接入
拓展
SSL VP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