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主要功能
提供热能(蛋白质是产热营养素,人体所需热能10%~14%来自蛋白质产能,其他来自糖类和脂肪
蛋白质的来源
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优质蛋白质食物是禽、蛋、奶、鱼、虾、各种肉类、大豆及其制品等(即动物性食物和大豆类食物)
半完全蛋白质:大多数植物性食物(粮食作物和蔬菜)因此纤维素含量高或必需氨基酸含量不足等,导致其蛋白质的吸收率和利用率低
蛋白质的供给:一般来说蛋白质的需要受年龄、活动量、劳动强度等影响,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对蛋白质的需要量越大
脂肪的来源
主要来自烹饪油,同时肉类和坚果类食品也含有一定量的脂肪
植物性脂肪含必需脂肪酸高,具有防止胆固醇在血壁沉积,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的功能
胆固醇的来源比较特殊,它来自食物和人体自身合成(肝脏、小肠等器官均可合成胆固醇),动物脑、肝、大肠等内脏组织及蛋黄、鱼子等食物含胆固醇高
糖类来源:米面等粮食类食物,以及红薯、土豆、山药等根茎类食物,营养学家建议在选取糖类食物时应少吃精米、精面、精糖、多吃粗粮杂粮
糖类的供给,成人每天糖类的供给应占到总热量的60%~70%,儿童占到总热量的50%~55%
矿物质是指食物中不可燃烧的化学元素,又称无机盐,人体类含有约20多种必需的矿物质,占人体重量的4%~5%,宏观元素有钙、镁、磷、硫、钾、氯等,微量元素(人体内小于5g)铁、锌、碘、硒、铜、锰、氟、等
钙的主要功能:1、构成骨骼和牙齿2、调节神经和肌肉活动
钙的代谢:学前儿童1~2年更新一次,成年人10~12年更新一次,故随着年龄的增加,不少老年人骨骼中的钙因逐渐流失而患骨质疏松症,女性绝经后因雌激素减少,加快钙的流失,易患骨质疏松,儿童缺钙是因为生长发育快需钙量大
影响钙吸收的主要原因:1、食物中的阴离子降低钙的吸收2、食物中的纤维素降低钙吸收 因此补钙最佳食品是奶和奶制品(奶酪、酸奶)另外虾米、虾皮、排骨、大豆等食品也常作为补钙食品
钙
学前儿童处于长身体阶段,需要注意补钙,建议每日饮用牛奶在500ml左右,钙摄入不足将影响儿童身高增长和骨骼发育,容易发生骨骼弯曲、出牙晚
铁的主要功能:1、运输氧和二氧化碳2、参与机体能量代谢
1~7岁儿童每日铁供给量是12毫克,一般婴儿到半岁左右要开始补铁,如给宝宝吃蛋黄、蒸蛋等,到7~8个月添加瘦肉、动物血、肝等
碘的功能:参与甲状腺的合成,调节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肥大,患大脖子病,母亲怀孕期间缺碘,生育的孩子可能出现体格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患克汀病
碘的来源:海产品、如海鱼、海带、紫菜、虾、贝类等。1~4岁儿童每日碘供给推荐量是50~90微克,4~7岁是90微克
锌的功能:锌是人体中多种酶的组成部分,又是多种酶的激活剂,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代谢,促进细胞的分裂、生长、再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参与睾丸激素的合成,儿童缺锌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身高体重增长减慢;食欲差,味觉改变,喜欢吃重口味的食物或患异食癖;免疫力低下,易感染患病
锌的来源:贝类(牡蛎、扇贝)、动物肝、瘦肉等,儿童每日推荐12毫克
维生素的特点:1、不提供热能,不参与机体组织的构成;2、人体需求量少,以微克为单位;3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取,4、以辅酶的形式参与调节机体代谢活动等
维生素A
功能1、保护视力,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2、促进上皮细胞分泌,保护皮肤和粘膜3、促进骨组织生长
维生素A不足和过量的危害:1、不足,儿童会出现夜盲症、失明、皮肤角质化、生长发育迟缓2、一次过度摄入,儿童将会发生维生素A急性中毒,表现为食欲减退、烦躁、呕吐等;3、长期小剂量摄入过量会发生维生素A慢性中毒,表现为骨痛、毛发脱落、体重不增
维生素A供给:饮食中最好3/1来自动物性食品,2/3深色的蔬菜和水果
维生素D
维生素D的功能;促进钙、磷的吸收,促进儿童骨骼生长
维生素D不足会导致佝偻病,过量会维生素D中毒症,表现为食欲不振,烦躁、腹泻】发烧、肢体疼痛、脱发等症状
维生素D来自晒太阳和食物,2岁前婴幼儿因户外活动少,需要通过添加鱼肝油补充维生素D,含有丰富维生素D的食物是动物肝脏、鱼肝油、禽蛋等,每日供给量为10微克,最高25微克
维生素B1(硫胺素)
是糖类代谢的重要辅助酶,它促使葡萄糖转换为能力,对维持神经、肌肉、消化】循环等的正常活动有重要作用
缺乏维生素B1,机体糖代谢将产生障碍,使儿童患有脚气病;B1来源动物肝、瘦肉、蛋,以及小米、玉米、大米、小麦粉等粗粮杂粮中含量比较丰富
维生素B2(核黄素)
功能是以辅酶的形式参与代谢,促进能量的转化,参与维生素B2及烟酸的代谢
缺乏维生素B2,会导致体内代谢紊乱,出现疲劳、食欲不振,口角炎、唇炎、舌炎、口腔溃疡、脂溢性皮炎、口唇干裂等症状
水
水占人体的50%~70%,是人体含量最多的、分布最广的营养素
功能:1、构成细胞、组织;2、提供媒介和载体3、调节体温4、润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