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言语理解
语理解是公考行测科目中的一块,而且是重要一块,约有30~40道题目,最高能占比40%,这一块得分高低绝对是能拉开成绩的。
编辑于2022-06-26 22:44:28言语理解与表达
阅读理解
中心理解题 (找中心句)
找中心句
1、存在中心句
1、原封不动
2、精简压缩
3、同义替换 ——找主题词
4、瑕疵项——对比择优
2、不存在中心句
1、提取共性
2、全面归纳
答题思维
1、关联词
1、转折
转折 之后是重点
多个转折
行文脉络
2、因果
1、重点在 果
2、导致/致使/造成+不好的结果+对策
A导致B
3、因果倒置
之所以……是因为
4、结论词(位置)
a尾句
90%——重点尾句总结
10%——总结非重点
b前中
1 、后文解释(无关联词 )
2、后文无其他关联词(考虑行文脉络)
1、话题一致
句子间关系
解释、回答、因果
2、话题不一致
并列
3、对策
只有A(对策)才B
A是重点
B是坑
判别
1、题干有问题
2、对策标志词
文段结构
题干有对策
1、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对策
2、提出问题-提出对策-对策意义
3、提出对策-论证对策
方法
1、重点对策-找问题和选项帮助确定
2、对策+意义➡️选对策
3、多个对策 ➡️考虑是否有瑕疵项
题干无对策
1、提问+反面论证
如果/倘若……+不好结果
与观点相反+不好结果
2、A导致B/提出问题+产生原因
优先选原因
选答案顺序:原因对策>问题对策>原因>问题
3、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针对性对策优于问题
针对性的方法(找题干的问题)
单个问题:针对性对策
多个问题
1、可提共
针对解决
2、不可提共
全部解决的对策
此时不可选瑕疵项,对策项有瑕疵,选问题
4、程度词
2、行文脉络
1、总分、分总
总述句
1、中心句
2、指代词(指代上文)重点在指代词之后 (常考:找指代对象进行替换)
3、无明显关联词且上下文呈论证关系 (从分述句帮忙,排除后确定总述句)
分述句
1、背景
2、举例
3、正反论证
4、解释说明
替换时可帮助
5 、下定义
6、他人观点
7、并列
2、(无关联词或多个关联词时考虑)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解释
前为重点
回答
后文重点
因果
3、主题词
1、来源于中心句(做题辅助方法)
2、主要解题条件
1、难找中心句
2、每句话都存在主题词
4、并列文段
1、标志词
2、句式相近/相同
3、时间表并列-(必须条件满足)
1、3个集以上时间词
2、上下文无论证关系
3、句式之间无关联词
4、无关联词or存在关联词表并列 (判断标准上下文无论证关系)
1、提取共性
根据选项话题帮助选择
2、全面概括
细节判断题
语句理解题
实词
代词
句子
标题填入题
标题——题干:总分关系
同中心理解
找中心句
原则:契合原则——短小精悍 ——吸引眼球
不同点
中心句无答案➡️选项代入题干——选包含最多的选项
语句表达
语句排序题
1、观察选项
2、定首句
3、找捆绑
4、定
尾句特征
词句填空题
开头
总分关系
话题一致
同义替换
对比选瑕疵项
中间
1、承上启下
话题一致
2 、A,转折“。 ”,-A
与-A话题一致(或由A逆推)
3、xxxx,“。 ”+举例
与例子话题一致
4、难题:横行仅半句
只关注另一半
结尾
1、总结上文;分总
话题一致
同义替换
对比选瑕疵项
2、问题+“。 ”
选针对性对策
无对策选问题项
接语选择题
最不可能论述
1、选项入手,排同求异
2、尾句入手,选与尾句话题不一致
3、全文入手,找相同(已论述过)
可能论述
常规
尾句入手
找主题词
单个
多个:全包含
非常规
尾句入手
1、问题
一般选针对性对策
特殊1
A原因
B对策
特殊2
A问题具体表现
B对策
2、指代词
条件
指代词为重点
方法
找指代对象
后文围绕展开
3、并列
a提取共性
先看并列句之前的句子是否是总述句
总分关系
找总述句话题
非总分关系
1、共同问题
2、共同话题——找主题词
b写作顺序 1;2
先1话题,只有未设置1话题或1话题前文已论述,才选2话题
4、尾句是明显非重点 看总述句
常规
问题
话题一致
非常规
找到话题 ,无对应答案——同义替换
5、尾句话题得不到答案
考虑行文脉络,找总述句
逻辑填空
实词填空
虚词填空
成语填空
混搭填空
词的辨析
词义侧重
固定搭配
感情色彩
程度轻重
语境分析
关联关系
转折关系
因果关系
并列关系
对应关系
解释类对应
重点词句对应
浮动主题
中心理解题 (找中心句同义替换)
行文脉络
总分
分述句特征
举例子
数据资料
正反论证
原因解释
并列分述
解题技巧
找出观点是重点,分述表述不能选
分总
尾句由明显标志词引导
因果标志词
所以、因此、因而、故而、于是、可见、看来
导致、致使、使得、造成
总结标志词
从这个角度来说
换句话说、换言之
尾句无明显标志
文段逐步铺垫,最终得出结论
分总分
分:话题引入
背景
定义
问题
总:中心句
一般有关联词引导
分:解释说明
举例、原因、正反、并列
对策类
标识
只有A才有B、应该、应当、应、需要、要
通过/采取……手段/途径/措施/方式/方法/渠道,才能……
前提、基础、保障
文段特征
对策在结尾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对策在中间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解释说明(意义效果)
对策在开头
对策=正反论证/原因论证
解题技巧
当对策、问题、对策的意义同时出现时,对策本身更重要
注意事项
对策不万能,看是否针对性解决问题
重点词
关联词
转折
转折之后是重点
标志词
虽然……但是……;尽管……可是……;不过;然而;却;其实/事实上/实际上
殊不知、截然不同、截然相反、全新研究、一种误导、迥然不同
错误选项特征
转折前
因果
并列
全面概括
文段特征
包含并列关联词及八点,如此外、另外、同时、以及、“;”
句式相同或相近
按照时间顺序展开
无明显标志(同一话题,不同角度)
错误选项特征
表述片面
主题词
判断方法
中心句围绕的核心话题,一般前有引入或后有解释说明
每句话都围绕的相同话题
理论要点
正确选项需包含主题词
错误选项特征
主题词(偷换/范围扩大或缩小)
程度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