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理学 血液
血液是流动在人的血管和心脏中的一种红色不透明的黏稠液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一升血浆中含有900—910克的水,65—85克的蛋白质和20克的低分子物质,低分子物质中有多种电解质和有机化合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类细胞。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20天,白细胞寿命为9—13天,血小板寿命为8—9天。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都有40ml的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也有相应数量的细胞新生。血液的功能包含血细胞功能和血浆功能两部分,有运输、调节人体温度、防御、调节人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五个功能。
编辑于2022-08-14 23:33:26 广东参考最新版中医药院校十四五规划教材-《伤寒论》整理而成,然后把课堂要求的必背条文也整合进去了,还参考了全国中医经典等级考试大纲,涵盖1-3级条文,可以用于中医经典等级考试复习及平时期末复习。
这是一篇关于SCI文献解读系列1-卵巢癌-IF15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卵巢癌患者中FBN1表达水平与顺铂耐药相关临床相关性)、FBN1敲除可以促进糖酵解和血管新生、敲除FBN1可以抑制卵巢癌细胞的糖酵解和血管生成,且抑制糖酵解可以增加卵巢癌细胞的顺铂敏感度等。
二十大-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语录1 2合集,包括上篇法治相关5个主题以及下篇党员干部学习,宣传工作,党的纪律建设,干部人事,党的作风及总体要求等10余个主题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参考最新版中医药院校十四五规划教材-《伤寒论》整理而成,然后把课堂要求的必背条文也整合进去了,还参考了全国中医经典等级考试大纲,涵盖1-3级条文,可以用于中医经典等级考试复习及平时期末复习。
这是一篇关于SCI文献解读系列1-卵巢癌-IF15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卵巢癌患者中FBN1表达水平与顺铂耐药相关临床相关性)、FBN1敲除可以促进糖酵解和血管新生、敲除FBN1可以抑制卵巢癌细胞的糖酵解和血管生成,且抑制糖酵解可以增加卵巢癌细胞的顺铂敏感度等。
二十大-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语录1 2合集,包括上篇法治相关5个主题以及下篇党员干部学习,宣传工作,党的纪律建设,干部人事,党的作风及总体要求等10余个主题
血液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组成
血浆
组成
水
91%-92%
血浆蛋白
6%-8%
盐析分类
白蛋白
白蛋白和大部分球蛋白主要由肝脏组成(γ-球蛋白来自浆细胞)
球蛋白
α1-球蛋白
α2-球蛋白
β-球蛋白
γ-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
无机盐
1%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量
循环血量
80%
储存血量
正常人血液总量占体重的7%-8%
理化性质
密度
1.050-1,060/cm3
黏滞性
血液具有一定的黏滞性,这是由于血液内部分子或颗粒之间的摩擦形成的
血液黏滞性是形成血流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渗透压
渗透现象的形成条件
半透膜的形成
半透膜两侧单位体积溶质分子数目不相等
渗透压的高低与溶液中溶质的颗粒数目成正比,而与溶质的种类和颗粒大小无关
渗透压的形成与数值
晶体渗透压
溶于血浆中的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
不溶于脂的小分子物质,离子等
主要由NaCl形成
胶体渗透压
溶于血浆中的蛋白质形成的渗透压
主要由白蛋白形成
等渗溶液
0.9%NaCl溶液(生理盐水)
5%葡萄糖溶液
1.9尿素溶液(但尿素能自由穿过细胞膜)
酸碱度
7.35-7.45
肺:调节碳酸的浓度
肾:调节碳酸氢钠的浓度
血细胞生理
红细胞
红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直径7-8微米,呈双凹圆盘形,周边较厚,中央较薄
红细胞无线粒体,糖酵解是其获得能量的唯一来源
正常指标
成年男性
(4.0-5.5)*10的12次方/L
成年女性
(3.5-5.0)*10的12次方/L
新生儿
>6.0*10的12次方/L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可续变形性
在血液循环中,红细胞通过比他直径小的毛细血管或血窦孔隙时,可发生卷曲变形,通过后又恢复原状
这种可塑变形能力与血红蛋白弹性、流动性、表面积成正比;与红细胞粘度成反比
渗透脆性
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甚至溶血的特性
正常人的红细胞一般在0.42%的NaCl溶液中开始溶血,在0.35%的NaCl溶液中完全溶血
红细胞开始溶血和完全溶血的NaCl溶液浓度均比正常人高,表明细胞渗透脆性大
初生的红细胞渗透脆性小,抵抗力大,不易破裂;衰老的红细胞渗透脆性大,易破裂
悬浮稳定性
将抗凝的血液置于垂直竖立的血沉管内,红细胞因密度大于血浆而下沉,但正常时下速度缓慢,故红细胞能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
红细胞沉降率:通常第一小时末血沉管中出现的血浆柱的高度(mm)来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简称血沉
红细胞有悬浮稳定性,是因为红细胞与血浆之间有摩擦力,以及红细胞之间相同的膜电荷所产生的排斥力阻碍了红细胞的下沉
双凹圆盘形的红细胞,其表面积/容积比值大,故产生的摩擦力也大,因此下沉缓慢
血沉
血浆因素
纤维蛋白原
γ球蛋白
β球蛋白
胆固醇
红细胞因素
数量与血沉成负相关
球形、镰形大小的红细胞,血沉下降
病毒、细菌使红细胞表面电荷下降,血沉上升
红细胞的功能
运输O2和CO2
氧气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形成氧化血红蛋白进行运输
二氧化碳是以碳酸、重碳酸离子以及钾和钠的重碳酸盐的形式进行运输
有多对缓冲对,能维持血浆的ph值
红细胞的生成及其调节
红细胞的生成过程
在胚胎发育初期,造血器官主要是卵黄囊,继而依次由肝、脾、骨髓造血
出生后,骨髓成为主要的造血器官,当造血需求增加时,肝、脾可参与代偿性造血以补充骨髓功能的不足
红细胞的生成过程:造血干细胞--多系造血祖细胞--红系定向祖细胞--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释放入血)--成熟红细胞
红细胞生成所需物质
蛋白质
铁
5%来源于食物,95%来源于衰老红细胞破坏后释放的铁
衰老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后,血红蛋白被分解释放出铁,铁聚集成铁黄素颗粒沉积于巨噬细胞内,血浆的转铁蛋白穿行在机械设备和幼红细胞之间,将铁运至骨髓参与红细胞的生成
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必须在胃内与胃黏膜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结合,形成复合物才能在回肠远端被吸收
叶酸
缺乏时,可使红细胞DNA合成受阻,而出现与维生素B12缺乏相似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大、数量少、成熟度不足)
红细胞的生长调节
爆式促进因子(BPA)
是一种由白血病产生的糖蛋白
可加强早起红系祖细胞的增殖活动,晚期红系祖细胞对BPA不敏感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是一种由肾皮质肾小管周围的间质细胞合成的糖蛋白,肝脏也可以少量合成EPO
主要促进晚期红系祖细胞的发育、增殖,启动珠蛋白合成,使血红蛋白合成增加,加速红细胞各阶段的分化及网织红细胞释放
红细胞的寿命与破坏
血管外
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脾脏
衰老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弱,脆性增高,难以通过比它直径小的毛细血管及微小孔隙,因此容易被滞留于脾而被网状内皮系统中的巨噬细胞所吞噬
血管内
血管内破坏发生在血流湍急处,衰老红细胞因机械冲击而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与血浆中的触珠蛋白(一种α2球蛋白)结合被肝脏摄取,经脱铁转为胆色素
白细胞
白细胞的数量和分类
白细胞是一类无色、有核的细胞
正常成年人白细胞的总数为(4.0-10.0)*10的9次方/L
白细胞数目的变动很大
白细胞分布在两个地方,即循环池和储存池,循环池就是流动血液中的白细胞,储存池就是附着在血管壁,淋巴结,骨髓等处的白细胞,暂时不参与血液循环,但储存池中的白细胞与循环池中的白细胞保持动态平衡
分类
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吞噬细菌和衰老红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限制超敏反应
参与蠕虫免疫
嗜碱性粒细胞
释放组胺和肝素
无粒细胞
单核细胞
吞噬各种病原微生物和衰老红细胞
释放多种细胞因子
淋巴细胞
参与特异性免疫
白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生理特性
吞噬:变形渗出--趋化游走--吞噬消化(选择性)
白细胞渗出:除了淋巴细胞外,其他的白细胞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可通过变形运动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
趋化性:白细胞具有向某些化学物质游走的特性
分类
中性粒细胞
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约有一半随血液循环,称为血液池;另一半则附着在血管壁上称为边缘池,这两部分细胞可以相互交换,保持动态平衡。另外骨髓中也储备了大量成熟的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的变形能力、趋化性以及吞噬能力特别强
当有细菌、异物入侵时,中性粒细胞在趋化因子的吸引下,游走到病变位置--包围并吞噬细菌、异物--中性粒细胞胞浆内颗粒富含各种水解酶、吞噬素和溶菌酶等,能进一步消化分解吞噬物
中性粒细胞吞噬了数十个细菌后,会出现自身解体,并释放各种溶酶体溶解周围组织形成脓液
中性粒细胞还可以吞噬、清除抗原、抗体复合物以及衰老、坏死的细胞和组织碎片
嗜酸性粒细胞
有微弱的吞噬能力,但因缺乏溶菌酶,故基本没有杀菌作用
作用
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在速发型超敏反应中的作用
产生和分泌前列腺素E,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合成和释放生物活性物质
吞噬嗜碱性粒细胞排出的颗粒,使其不能发挥作用
释放组胺酶,破坏嗜碱性粒细胞所释放的组胺等活性物质
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嗜酸性粒细胞可借助抗体和补体黏着在蠕虫上,释放颗粒内所含酶类,损伤虫体
嗜碱性粒细胞
是数量最少的一类白细胞,其功能与肥大细胞类似
胞浆内充满大小不等的颗粒,颗粒内含肝素、组胺、白三烯以及超敏慢反应物质等
组胺、超敏慢反应物质可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引起支气管、消化道等处的平滑肌收缩,出现荨麻疹、哮喘、腹痛、腹泻等超敏反应
白三烯也有很强的扩张血管作用和引起平滑肌痉挛的作用
嗜碱性粒细胞还能释放一种被称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的小肽物质,能吸引嗜酸性粒细胞聚集于局部以缓解超敏反应
单核细胞
是血小板中体积最大的细胞。
血液中的单核细胞是未成熟的细胞,在血液停留2-3天后穿出血管壁到作为组织,此时细胞体积增大,活性增强,转化为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内含有更多的非特异性酯酶,具有更强的吞噬能力
作用
被激活的巨噬细胞能合成和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调节其他细胞的生长
巨噬细胞参与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激发免疫反应
巨噬细胞还是免疫效应细胞,活化的巨噬细胞能杀死病原体和肿瘤细胞
巨噬细胞还可以识别、清除衰老和破损的细胞
单核细胞在组织中还可以发育成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不直接参与宿主的免疫防御功能,但具有强大的抗原提呈作用,为目前所知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是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应答的始动者
淋巴细胞
白细胞中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是淋巴细胞,执行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在免疫应答中起关键作用
分类
T细胞
主要执行细胞免疫功能,当T细胞受抗原刺激变成致敏细胞后,可直接接触、产生淋巴因子激活B细胞或与B细胞协同等方式杀手靶细胞
B细胞
主要执行体液免疫功能,当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变成免疫活性细胞后,可转化为浆细胞,产生各种抗体,通过体液运输,与抗原发生免疫反应,以达到消除抗原的目的
NK细胞
是先天免疫的一类重要的淋巴细胞,通过释放细胞毒和淋巴因子,在抗肿瘤、抗感染、免疫调节和造血调控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白细胞的生成与调节
生成:也起源与骨髓造血干细胞,经历定向祖细胞、可识别前体细胞等阶段,最后成为成熟白细胞
调节
刺激白细胞生长发育、分化增殖的造血调节因子是由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
由于有些造血因子在体外可刺激造血细胞生成集落,故又称集落刺激因子
白细胞的寿命
中性粒细胞
在血液循环中停留6-8h,进入组织后4-5天衰老死亡
嗜酸性粒细胞停留6h,嗜碱性粒细胞在血液中也仅停留几个小时,之后穿出血管壁进入组织行使其功能或死亡
单核细胞
进入组织变为巨噬细胞后可生存3个月左右
约有10%的巨噬细胞仍能复制DNA并具有增殖能力
淋巴细胞
大淋巴细胞60天不等
T细胞可生存100天以上
B细胞一般只生存3-4天
血小板
定义与结构
是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胞质脱落而成的具有生物化学的胞质小片,无细胞核,有完整的质膜
有利于血浆中,未激活的单个血小板呈双凸圆盘形,直径2-4nm;血管损伤时被激活黏附的血小板,伸出丝状伪足而呈不规则形
电镜下血小板的超微结构包括大小不等的颗粒、管道系统、溶酶体及线粒体等
颗粒
α-颗粒,内含凝血因子、血小板因子、纤维蛋白原等
致密体,内含5-羟色胺(5-HT)、ATP、ADP、Ca离子、肾上腺素等
膜系统
开放管道系统
与细胞表面通联,有利于血小板摄取物质和释放颗粒内容物
致密管道系统
封闭小管系统,不与外界相通,有收集Ca离子和前列腺素的功能
血小板的数量
正常成年人是(100-300)*10的9次方/L
当低于50*10的9次方/L,称为血小板过少
高于1000*10的9次方/L,称为血小板过多
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黏附(是血小板发挥止血和凝血作用的起始步骤)
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黏着称为血小板黏附
需修补并不能黏附于正常内皮细胞的表面,只有当血管破裂露出胶原组织,需修补才能黏附在胶原组织上
参与黏附过程的成分包括血小板膜糖蛋白、胶原组织、抗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纤维蛋白原等
聚集
血小板发生黏附后,又相互聚在一起,称为血小板聚集
聚集途径
ADP途径
血小板释放的内源ADP是引起血小板聚集最重要的物质,少量ADP可诱导血小板发生可逆性聚集,称为第一聚集时相。
继血小板出现短暂解聚后,同时血小板致密体释放内源性ADP,进一步使血小板发生不可逆性聚集,称为第二聚集时相
ADP引起血小板聚集必须有Ca离子和纤维蛋白原的存在,且要耗能
血栓烷A2(TXA2)途径
血小板被激活后,膜磷脂酶A2也被激活,裂解膜磷脂,释放出花生四烯酸,经一系列酶的催化生成TXA2,也可使血小板释放内源性ADP,导致血小板发生不可逆聚集
血小板激活因子途径
白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异物时可释放血小板激活因子,后者可使血小板发生不可逆性聚集
其他
胶原、凝血酶等均可使血小板发生聚集
释放
当血小板黏附、聚集在血管壁的同时,将储存在α-颗粒、致密体和溶酶体中的活性物质释放出料的过程,称为血小板释放
释放物质有:ADP、Ca离子、儿茶酚胺、5-HT、纤维蛋白原等
5-HT可使小动脉收缩
血小板还可临时合成并释放一些物质,如TXA2
TXA2可降低血小板内cAMP浓度,促进血小板聚集
吸附
血小板有吸附血浆中多种凝血因子于表面的特性,使受损血管局部的凝血因子浓度升高,促进血液凝固过程
收缩
血凝块形成后,在Ca离子的参与下,通过血小板收缩蛋白的作用,使血凝块收缩成坚实的止血栓,封闭创口,加强止血
血小板的功能
参与生理性止血
正常人小血管破损后引起的出血在数分钟内自行停止,称为生理性止血
三个过程
血管收缩
黏附于损伤部位的血小板释放5-HT、儿茶酚胺、TXA2等引起受损血管局部及附近小血管收缩,使局部血流减少,起到立即止血或减少出血的作用
血小板血栓形成
血管内膜损伤暴露内膜下组织而激活血小板,使血小板黏附、聚集破损处,形成一个松软的血小板血栓,堵塞伤口,实现初步止血
血液凝固
血管受损可激活凝血系统,在局部迅速发生血液凝固,使血浆中可溶的纤维蛋白原变成不可溶的纤维蛋白,并交织成网,加固止血栓,从而达到有效止血
促进凝血
机制
血小板质膜表面能吸附多种凝血因子,加速凝血过程
血小板提供的磷脂表面促进凝血的发生,如血小板因子3(PF3),参与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并使凝血酶原的激活加速20000倍
血小板内收缩蛋白收缩,可使血块收缩
对血管壁的修复支持作用
血小板能融入血管内皮细胞,以补充血管内皮细胞脱落的空隙,从而维持血管屏障,阻止出血倾向
血小板能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
(当血小板减少至50*10的9次方/L以下时,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微小创伤便可引起皮肤和黏膜下出血)
血小板的生成与调节
生成
生成血小板的巨核细胞也是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经历巨核祖细胞,原巨核细胞,幼巨核细胞,最后发育成成熟的巨核细胞
一个巨核细胞产生2000-7700个血小板
从原始巨核细胞到血小板释放入血,需要8-10天
进入血液的血小板,一般随血液循环,其余储存在脾
调节
巨核系祖细胞主要受血小板生成素(TPO)的调节
TPO能刺激造血干细胞向巨核系祖细胞分化,并特异性地促进巨核系祖细胞增殖分化,以及巨核细胞的成熟和释放血小板。TPO对造血干细胞也有正性调节作用
清除
血小板进入血液后,平均寿命为7-14天,但只有最初的2天具有生理功能
衰老的血小板主要在肝、脾和肺组织中被破坏
血小板因子(PF)
PF1
血小板表面吸附血浆因子,加速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
PF2
纤维蛋白原激活因子,加速纤维蛋白转变成纤维蛋白单体
PF3
类脂质因子、凝血活酶因子,磷脂酰丝氨酸,参与凝血因子XIII、V、X的反应,共同形成凝血活酶
PF4
抗肝素因子,具有抗肝素作用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血液凝固
定义
是至血液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成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本质
是血浆中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多聚体,交织成网,将血细胞网罗其中形成血凝块的过程
凝血因子
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
特点
血液中具有酶特性的凝血因子都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必须通过其他酶的水解,暴露或形成活性中心,才有酶的特性
除F IV(Ca离子)和血小板磷脂外,其他凝血因子都是蛋白质
除F III(组织因子,TF)由组织释放外,其余的凝血因子均存在于血浆中,而且多数在肝内合成,故肝病常伴随凝血功能障碍
因子II、VII、IX、X的合成过程中需要维生素K的参与,又称维生素K依赖因子
血液凝固过程
三个步骤
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形成--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纤维蛋白原转化成纤维蛋白
根据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生成途径的不同,分为两大途径
内源性凝血途径
1、F XII接触到异物表面而被激活成F XII a(F XII在体外可由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所激活,在体内由血管皮下胶原组织的激活作为要)
2、F XII a可使前激肽释放酶(PK)生成激肽释放酶(K),激肽释放酶又能激活F XII,以正反馈的效应形成大量的F XII a
3、F XII a转而使F XI激活,称为F XI a
4、F XI a在Ca离子的参与下将F IX转变为F IX a,此外还能被F VII a和组织因子复合物所激活(外源性)
5、F IX a再于F VIII a、Ca离子、血小板膜磷脂(PL)结合成复合物
6、复合物可使F X激活成F X a
7、F X a在Ca离子的作用下与F V a(受凝血酶F II a的激活)连接在血小板磷脂表面,形成凝血酶原酶复合物
8、复合物进一步激活凝血酶原(F II)转变成凝血酶(F II a)
9、凝血酶分解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单体
10、在F XIII a和Ca离子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单体相互聚合,交联形成纤维蛋白多聚体,组成牢固的纤维蛋白网,网罗血小板形成血凝块
凝血酶与Ca离子促进F XIII转变成F XIII a
外源性凝血途径
1、F III可由受损组织释放
2、在Ca离子的存在下,F II与F VII形成复合物
3、F VII和F III复合物还能激活F IX成为F IX a
抗凝系统
抗凝因素
血管内膜光滑完整,F XII及血小板不易黏附
血液循环流动,即使凝血因子有少量被激活也会被不断稀释运走
血管壁产生PGL2,有抗凝作用
血液中有抗凝物质
体内抗凝系统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是体内最重要的抗凝物质,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
作用机制
直接抑制F X a的活性
灭活VIIa-组织因子(VIIa-TF)复合物,从而抑制外源性凝血途径
蛋白质C系统
主要是蛋白质C(PC),凝血酶调节蛋白、蛋白质S和蛋白质C的抑制物
蛋白质C由肝细胞合成,其合成需要维生素K的参与,以酶原形式存在于血浆中
凝血酶与血管内皮细胞上的凝血酶调节蛋白结合后,可激活蛋白质C
蛋白质C的作用
可水解、灭活F V a和F VIII a
抑制F X a对凝血酶原的激活作用
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蛋白质S是蛋白质C的活化的辅助因子,可增强蛋白质C的作用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主要有抗凝血酶(AT)、肝素辅助因子II、C1抑制物、α2--巨球蛋白、α1--抗纤溶酶、α1--抗胰蛋白酶等
抗凝血酶由肝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产生,能与凝血酶(F II a)、F IX a、F X a、F XII a等分子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结合而抑制活性
当肝素缺乏时,抗凝血酶的直接抗凝作用很弱,不能直接抑制凝血,但它与肝素结合后,其抗凝作用可增强上千倍
*肝素
是一种酸性黏多糖,主要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肺、心、肝、肌肉等组织含量丰富
机制
主要通过增强抗凝血酶的活性而发挥间接抗凝作用
肝素还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大量释放TEPI和其他抗凝物质抑制抗凝过程
肝素还可增强蛋白质C的活性,从而增加纤维蛋白溶解
促凝和抗凝
促凝
外科手术用温热生理盐水纱布压迫止血,是通过纱布作为粗糙表面异物激活F XII和血小板
抗凝
因血液凝固多个环节都需要Ca离子的参与,通常使用枸橼酸钠,草酸铵和草酸钾作为体外抗凝剂,它们能与血浆中的Ca离子结合而清除Ca离子,起到抗凝作用
另外,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可抑制F IX、F II、F VII、F X等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合成
纤维蛋白与纤溶抑制物
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是指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
纤溶系统主要包括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抑制物
纤溶的基本过程有两个阶段:纤溶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降解
纤溶酶原的激活
纤溶酶主要由肝脏、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和肾脏合成
纤溶酶原激活物主要包括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激肽释放酶等对纤溶酶原也有激活作用
纤维蛋白的降解
纤溶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是血浆中活性最强的蛋白水解酶
在纤溶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被分解成许多可溶的小肽,被称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其中部分还有抗凝作用
纤溶抑制物
α2-抗纤溶酶(α2-AP)
主要由肝脏产生,可通过与纤溶酶结合成复合物而抑制纤溶酶的活性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
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可通过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而降低纤溶过程
血型和输血
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红细胞凝集
将两种血型不相容的两个人的血液混合,会出现红细胞彼此聚集成簇
实质是红细胞膜上的特异性抗原(凝集原)和相应的抗体(凝集素)发生的抗原-抗体反应
凝集原: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的糖蛋白或糖脂,既血型抗原
凝集素:是指血清中能与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起反应的特异蛋白质
红细胞血型
ABO血型系统
分型根据(抗原在红细胞上,抗体在血浆中)
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有在A抗原和B抗原而分成4种血型
A、B、AB、O
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
新生儿出生后2-8个月开始产生ABO血型系统的天然抗体、天然抗体多属IgM、分子质量大,不能通过胎盘
当机体接受自身不存在的红细胞抗原刺激后,可产生免疫性抗体,免疫性抗体属于IgE抗体,分子质量小,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若母亲体内因过去外源性抗原产生免疫性抗体时,与胎儿ABO血型不合的孕妇,可因免疫性抗体进入胎儿体内破坏红细胞,而发生新生儿溶血
Rh血型系统
Rh阳性越占99%,Rh阴性占1%左右
Rh血型系统的抗体
人的血清不存在抗Rh的天然抗体,只有Rh阴性者在接受Rh阳性者的血液后,才会通过体液免疫产生抗Rh的免疫性抗体
因此Rh阴性者首次接受Rh阳性者的血液不会发生血液凝集反应,但再次接受时会发生
Rg血型系统的抗体主要是不完全抗体IgG,分子质量小,可通过胎盘
输血
首选同型输血
交叉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试验有主、次侧之分
主侧是指将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红细胞的血清进行配合试验
次侧是指将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红细胞的血清进行配合试验
如果主侧不发生凝集反应,次侧发生凝集反应,紧急情况可缓慢输入少量(不宜超200ml)
成分输血及自体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