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此篇导图与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有关,其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安置、接触预防以及手卫生与环境情节与消毒等内容
人工气道患者吸痰流程思维导图,患者痰多危急时应立即实施操作,记录吸引情况:吸痰时间、吸痰路径,痰液的性质、量、颜 色、吸痰前后的呼吸情况都是必要做的哦。
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 一级护理(红色)、二级护理(黄色)、三级护理(绿色)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 详细的总结了置管操作,导管维护,其他措施,不推荐的措施。 小伙伴们赶快学习起来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1. 患者安置
1. 条件允许,确诊或疑似MDRO感染或定植患者单间安置。先安置易导致传播的患者,如分泌物或排泄物无法控制者。
2. 同种MDRO 患者同室安置。
3. 不得不与普通患者同室安置时,可同室
不易被感染的
感染后出现不良后果风险低的
预估住院时间短的
4. 不宜同室
气管插管
深静脉留置导管
有开放伤口
免疫功能低下
2. 接触预防
1. 接触隔离适用于:
感染/定植MDRO 的患者
之前感染过的患者(如来自其他医疗机构的患者)
2. 接触隔离措施
隔离衣:
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
医用外科口罩/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护面屏
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的操作:冲洗伤口、吸痰、气管插管、执行气管切开
3. 尽量减少并相对固定医务人员。不能固定人时,诊疗操作安排在最后。
4. 病人需离开病室外出时,应先通知相关检查科室,检查治疗结束后使用含氯消毒液物表消毒。
3. 手卫生:
1. 直接接触每位患者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
4. 环境清洁与消毒:
1. 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的设备和环境表面,包括邻近患者的区域(如床栏、床头桌)和高频接触表面(如 门把手、病室卫生间内部和周围表面),应清洁并消毒,且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
2. 抹布、拖布一人一用或专区专用,使用后按规范处置。
5. 低度危险性器械的清洁消毒:
1. 低度危险性医疗器械如血压计、听诊器等应专人专用
2. 无法做到专人专用(如轮椅、担架),应一用 一清洁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