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识总结,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等。
编辑于2022-08-18 15:19:50 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形成
确立领导地位
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立知道思想
中共十五大
概述
主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精髓
解放思想(前提和基础),实事求是(目的)
“三步走”战略
概念
1981-1990
温饱
1991到20世纪末
小康
21世纪中叶
基本现代化
考试问法
当前实现了几步?
前2步
2020年全面小康是更高阶层的小康
基本现代化当前目标是2035年实现,比原计划提前了15年
拓展:小康
出处
《诗经》中的《大雅 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系统阐述
《礼记▪礼运》
上升为国家战略(邓小平)
1979年会见日本首相提出:中国的现代化所要达到的是小康状态
首次提出
十二大首提,并将其定为经济建设目的
1985年邓
我们有个雄心壮志,从八十年代起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设成为小康社会
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改革开放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邓小平理论
形成
确立领导地位
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立指导思想
中共十五大
概述
主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精髓
解放思想(前提和基础),实事求是(目的)
“三步走”战略

概念
1981-1990
温饱
1991到20世纪末
小康
21世纪中叶
基本现代化
考试问法
当前实现了几步?
前2步
2020年全面小康是更高阶层的小康
基本现代化当前目标是2035年实现,比原计划提前了15年
拓展:小康
出处
《诗经》中的《大雅 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系统阐述
《礼记▪礼运》
上升为国家战略(邓小平)
1979年会见日本首相提出:中国的现代化所要达到的是小康状态
首次提出
十二大首提,并将其定为经济建设目的
1985年邓
我们有个雄心壮志,从八十年代起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设成为小康社会
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最大实际/总依据/基本国情
科学含义
已经进入/必须坚持/不能离开
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不能超越
生产力发展不能逾越
基本路线
十三大制定
一个中心
经济建设
兴国之要
两个基本点
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82年改为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核心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改革开放
强国之路
十九大表述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主要矛盾
一变
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两不变
基本国情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国际地位
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提出
1992年南方谈话
内容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区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共同富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共同富裕(最根本);公有制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
共同富裕
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坚持科学发展
邓小平
发展才是硬道理(92年南方谈话)
江泽民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胡锦涛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习近平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
五大发展理念
十八届五中全会(2015)
创新
第一动力
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协调
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绿色
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开放
国家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共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开放
开端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突破口
农村改革
安徽凤阳小岗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意义
是党在新时代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当代:1978开始
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单选)
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全面深化改革
性质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新的革命(邓小平)
第一次:新民主主义革命
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从这个角度来说跟革命是一致的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
动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的直接动力
发展
目的
稳定
前提
顺序不能乱
判断改革是非得失的标准
“三个有利于”
生产力;综合国力;生活水平
总目标
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前提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目的
对外开放
理论依据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
开放进程
1980年设立四大经济特区
拓展:经济特区(7个)
开放进程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8年:海南(唯一省级经济特区)
2010年:霍尔果斯、喀什
特区精神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
点
1984年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线
1985年开放长三角、珠三角、闽南三角
面
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最后一个: 河北雄安新区(千年大计)
大面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球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开放战略
互利共赢
拓展
开放格局
旧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新
推动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
知识链接:改革开放40周年讲话
三大里程碑
建立中国共产党
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三个伟大飞跃
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
中国人民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三个代表
形成和发展
形成
2001年江泽民建党80周年讲话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十六大
主题
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
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内容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拓展:联系时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侧、生产端) 说明: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前提基础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重要条件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出发点和落脚点
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口诀:关进、心性、民本
关键
与时俱进
核心
坚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
执政为民
三讲教育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科学发展观
形成
根本依据
基本国情
现实依据
新世纪新阶段表现出的阶段性特征
十七大:写入党章; 十八大:确立为指导思想
主题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怎样发展
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内容
第一要义
发展
核心
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
主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
历史方位:新时代
内涵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意义
又强又高又智慧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站起来
新中国成立
富起来
改革开放
强起来
新时代
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矛盾
一变
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两不变
基本国情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国际地位
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新思想
主题
what: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how: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核心要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内容
8个明确
总任务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伟大复兴:中国梦
内涵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
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布局理论
总体布局
五位一体
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
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动力源泉)
全面依法治国(重要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政治保证)
改革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法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强军目标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如何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依法治军、人才强军
大国外交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型国际关系: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
最本质特征/最大优势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单选)
14个坚持(基本方略)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新发展理念
时间
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
内容
创新
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协调
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绿色
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开放
解决内外联动问题
共享
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地位
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协调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绿色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开放
开放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共享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至上:国家利益
宗旨:人民安全
根本:政治安全
基础:经济安全
依托:国际安全
保障: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
2020新增:生物安全(新冠发生以后新增)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从严治党
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历史地位
继承和发展;最新成果;时间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重要组成部分;行动指南
新征程
两个重要时期
十九大召开到202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十九大到二十大
”两个100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两个阶段
2020-2035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35-本世纪中叶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历史使命
党的历史使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定位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梦想
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
具体体现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靠谁实现
人民
途径
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四个伟大
伟大工程;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决定作用:伟大工程(党的建设)
新建设
五位一体
经济
what
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how
着力点
实体经济
主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补短板
乡村振兴
重要地位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总方针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总要求
产业兴旺(重点)、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自治法治德治)、生活富裕
对应“五位一体“记忆
目标任务
2020重要进展
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2035决定性进展
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2050全面振兴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具体措施
三权分置
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流转)
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
政治
基本目标
民主
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特有)
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
本质和核心
人民当家作主
基本方略/基本方式
依法治国
基本政策
国体
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定位
多党合作制
领导
政治领导
民主党派
四民二公九三台
四民
民革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民盟
中国民主同盟会
文化教育科技
民建
中国民主建国会
经济
民进
中国民主促进会
教育文化出版
二公
农工党
中国农工民主党
医药卫生
2020年是建立90周年
致公党
中国致公党
归侨、侨眷中上层认识
九三
九三学社
科学技术界
台
台盟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生活在祖国大陆的台湾籍人士
合作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主要职能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两个主题
团结、民主
中心任务
服务党和国家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村委会、居委会、职工代表大会
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
1997年十五大提出;1999年入宪
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总抓手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新十六字方针
科学立法
前提
严格执法
关键
公正司法
防线
全民守法
基础
文化
文化建设
方向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原则
三贴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目标
四有公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如何发展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十八大
灵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精髓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即:中国精神
基础
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胡锦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
民主、平等、公正、法治
个人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核心
为人民服务
原则
集体主义
基本要求
“五爱”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着力点
“四德”
社会公德
“文明人,爱保守”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职业道德
“办实业,热奉献”
办事公道、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热情服务、奉献社会
家庭美德
“老妻女,勤互助”
尊老爱幼、夫妻和睦、男女平等、勤俭持家、邻里互助
个人品德
“国规强,宽善良”
爱国奉献、明理遵规、自强自律、宽厚正直、勤劳善良
民心集原四德五爱 城市守信是重点
规范
爱明信,友自敬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重点
诚实守信
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基本特征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民公友活定和谐
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人为本
首次提出
十六届四中全会
打赢脱贫攻坚战
基本方略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工作机制
中央统筹 省负总责 市县抓落实
责任制
党政一把手负总责
扶贫内容
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
重点地区
深度贫困地区
时间节点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脱贫效果
脱真贫、真脱贫
基本标准
两不愁
吃、穿
三保障
义务教育
基本医疗
住房安全
保持政策稳定
四不摘
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
脱贫攻坚任务完成
工作重心:绝对贫困→相对贫困
扶贫方式:集中作战→常态推进
制定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意见
国家扶贫日
10月17日(2014年设立)
社会治理格局
共治共建共享
vs全球治理观/一带一路的原则(共商共建共享)
生态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基本国策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生态文明理念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文明发展道路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三生道路“
方针
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
三条控制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线)
永久基本农田(生产线)
城镇开发边界(生活线)
环境治理体系
政府为主导
企业为主体
社会与公众共同参与
自然保护地体系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
其他建设
祖国统一建设
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
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提出
1981年提出
第一次成功实践
1997年香港回归
第二次成功实践
1999年澳门回归
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权益之计(X)
高度自治、稳定繁荣
对港澳台完全自治(X) 对香港、澳门国防、外交除外;对台湾可保留国防部分
和平外交建设
外交政策
基本立场/根本原则
独立自主
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提出
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共同倡导
宗旨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基本目标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
旗帜
和平、发展
合作、共赢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新型国际关系
相互尊重
前提
公平正义
保证
合作共赢
目的
全球治理观
共商共建共享
VS社会治理格局(共建共治共享)
国防军队建设
强军目标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战略安排
2020基本机械化;2035现代化;本世纪中叶世界一流军队
党的建设
党的性质和宗旨
性质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实现共产主义
党面临的危险和考验
四大考验
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四大危险
精力脱消
精神懈怠危险
能力不足危险
脱离群众危险
最大危险
消极腐败危险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一条主线
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一个统领
政治建设
一个根基
坚定的理想信念宗旨
三个着力点
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五个目标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人民衷心拥护
勇于自我革命
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
潮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六大建设
政治建设
首要任务
保证全党服从中央
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摆在首位
统领性作用
根本性建设
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
思想建设
基础性建设
主题教育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三严三实
两学一做
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排序
组织建设
作风建设
纪律建设
用“留置”取代“双规”
党内自我监督、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
制度建设
贯穿其中
四个
四个全面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自信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道理度化
四个伟大
伟大工程、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工斗事梦
四个意识
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政大心齐
四个危险
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精力脱消
四个考验
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政部市革
反对四风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形官享奢
新四化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中心主题
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思想路线
一切从实际出发
前提和基础
理论联系实际
途径和方法
实事求是
实质和核心
在实践中检验真题和发展真理
验证条件和目的
工作路线
群众路线
子主题
主题
主题
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意义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必然要求
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
是坚定理想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
内容
要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重点:学习党的历史
要求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引导全党同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落实
各级党委(党组)要承担主体责任
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认识和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
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
要把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坚持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坚持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
健康中国战略
提出时间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发展战略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战略主体
“共建共享、全民健康”
“三步走”
到2020年,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行列
到2030年,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到2050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
总体战略
核心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纪念日
从2009年起,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
2020年“全民健身日”主题:推动全民健身,助力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