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计算机网络-第5版-第六章-传输层
计算机网络-第5版-第六章-传输层知识梳理,包括传输服务、传输协议的要素、拥塞控制、Internet传输协议UDP、Internet传输协议TCP等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互联网9大思维
组织架构-单商户商城webAPP 思维导图。
域控上线
python思维导图
css
CSS
计算机操作系统思维导图
计算机组成原理
IMX6UL(A7)
考试学情分析系统
第六章-传输层
6.1传输服务
6.1.1提供给上层的服务
6.1.2传输服务原语
6.1.3 Berkeley套接字
6.1.4套接字编程实例:Internet文件服务器
6.2传输协议的要素
6.2.1寻址 传输服务点
6.2.2连接建立
6.2.3连接释放
6.2.4差多控制和流量控制
6.2.5多路复用
6.2.6崩溃恢复
6.3拥塞控制
6.3.1理想的带宽分配
效率和功率
最大-最小公平性
收敛
6.3.2调整发送速率
显式拥塞协议
显式拥塞通知 ECN
带有尾丢包的TCP或RED路由器
增加或减少速率的方式由控制法则决定:加法递增乘法递减法则
6.3.3无限问题
链路层的重传发生在微妙到毫秒级
传输层的丢失计时器发生在毫秒到秒
往返时延很长的卫星链路:前向纠错FEC或传输协议在拥塞控制使用一种非丢失的信号
6.4 Internet传输协议UDP
6.4.1 UDP概述
6.4.2远程过程调用
6.4.3实时传输协议
RTP--实时传输协议
RTC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
带有缓冲和抖动控制的播放
6.5 Internet传输协议TCP
6.5.1 TCP概述
6.5.2 TCP服务模型
6.5.3 TCP协议
6.5.4 TCP段的头
MSS选项
窗口尺寸选项
时间戳选项
选择确认选项
6.5.5 TCP连接建立
6.5.6 TCP连接释放
6.5.7 TCP连接管理模型
6.5.8 TCP滑动窗口
紧急数据在窗口为0的时候仍可以发送
1字节的窗口探测段
延迟确认
Nagle算法
低能窗口综合症
6.5.9 TCP计时器管理
重传计时器RTO
(在数据链路层期望的延迟是可以测量的毫秒数,并且是高度可预测的,所以数据链路层计时器可以被设置成比期望的确认到达时间稍长即可)
SRTT平滑的往返时间:到达接收方往返时间的当前最佳估计值; 超时值对往返时间的变化及平滑的往返时间要变得敏感; RTTVAR往返时间变化:
Karn算法
持续计时器
保活计时器
TIMED WAIT状态计时器
6.5.10 TCP拥塞控制
加法递增乘法递减控制法则
拥塞窗口:窗口大小是任何时候发送端可以往网络发送的字节数; 流量控制窗口:接收端可以缓冲的字节数; 发送端可以发送的字节数是两个窗口中较小的那个; 用丢包作为拥塞信号依赖于传输错误较少见的场合
慢启动算法、确认时钟、慢启动阈值; 一旦慢速启动超过了阈值,TCP就从慢速启动切换到线性增加; 快速重传:三个重复确认意味着已经丢失一个包;
拥塞窗口数量:初始值1个段,段大小为1K,初始值最多不超过4个段; 拥塞窗口cwnd和最大段长MSS; 针对cwnd/MSS中可能被确认的每个数据包,将cwnd增加(MSS*MSS)/cwnd。
快速恢复:目的是保持拥塞窗口上运行确认时钟,该拥塞窗口有一个新阈值或者快速重传时把拥塞窗口值减半;快速恢复是一个临时模式;此时只有第一次启动或者发生超时时才进入真正的慢速启动;
选择性确认、显示拥塞通知ECN
6.5.11 TCP未来
流传输控制协议SCTP
结构化流传输
6.6性能问题
6.6.1性能问题
6.6.2网络性能测量
确保样值空间足够大
确保样值具有代表性
缓存可以破坏测量结果
确保测试期间不会发生不可知事情
小心使用粗粒度时钟
小心推断结果
6.6.3针对快速网络的主机设计
主机速度比网络速度更重要
减少包技术来降低开销
最小化数据预取
最小化上下文切换
避免拥塞比从中恢复更好
避免超时
6.6.4快速处理段
6.6.5表压缩
6.6.6长肥网络的协议
6.7延迟容忍网络
6.7.1 DTN体系结构
6.7.2数据束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