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服装史
在服装史上,近代指的是1789 年法国大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1914 年之间的这段时期。 在这期间,欧洲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面,都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
编辑于2022-09-04 21:26:38 广东衬衣的现代化进程(女装)
18c前后
古典主义时期(18c) 路易王朝时期的男人们热 衷于穿紧身、踩脚的针织 裤,这种裤子能够通过脚 底的扣畔将裤腿拉的笔 直,再配上宽阔的肩线、 蓬松的袖子,一个充满人 造意味的绅士就这样产 生。
法国大革命时期(18c中期) 男性开始有意放弃绅士风 度,转而追求一种截然相 反的造型,他们蓄起蓬乱 的头发,穿着与便于活动 的直筒裤,外套宽松,再 穿上简单的便鞋、带上松 散的领结和丝绒帽子,就 是典型的新形象了。
古典主义服装样式 时装从来不会孤立存在,古典主义女性着装样式从中世界,文艺复兴,,到建立封建帝国时期,几乎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男装样式 当时的男装很明显的呈现一个阶级的金字塔,塔尖上的人有钱,有钱意味着可以繁复矫饰,鲜花珠宝,就可以用浮夸的洛可可风格彰显地位,塔底下的人没钱,他们就只能仰望追随,且永远难忘其项背。
18c末
新古典主义 通过法国大革命建立的拿破仑帝国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帝国,根正苗红,拿破仑一直想效仿古罗马帝国建立统一的欧洲,从思想言论,到建筑在到服装造型,都在向罗马帝国致敬。
革命样式(18c末 19c初) 法国大革命初将男装定义成与现代相近的样式,就此定义了男性的审美取向,男人们开始摒弃孔雀一般的自我矫饰,崇尚简介、实用,功能性,认为与旧贵族一样的奇装异服就是封建的、不健康的,也是值得摒奔的一种落后审美。此时,男性进入了1自由、明主的着装解放时期。
三件式套装(英国 18c末) 英国资产阶级的崛起,将简洁清新的服装样式带入法国的流行文化,进而推广到全世界。 英国的工业革命让这个国家更早的进入资本化时代,与之相应的英式三件套也成为了有产阶级、牧师、高级雇佣人员的典型装扮。
19c
古典主义形制的复辟(19c初) 好景不长,法国大革命实际上是封建专制与资本主义的一场拉锯战,非常有意思的是,随着代表封建专制的波旁王朝的复辟,古典主义服装业随之重登舞台。
第一位服装设计师——沃斯(19c)
1.设计图册 发达的彩版印刷业成为了沃斯手中的利器,他擅长将服装设计图纸绘画成当时流行的插图样式,这样直观而新潮的图稿让太太小姐们爱不释手,比起过去裁缝们空洞的描述,这些色彩精准、纤毫毕现的商业插图简直提前将做好的裙装摆在她们的面前。
2.沙龙式时装店 他在巴黎和平大街上开设了一家叫“沃斯与博贝 尔”的时装店,这家店不再仅仅是卖布料和花 边,或是为上流社会服务设计服装,更是开始销 售成衣,这为他带来了更多的商机,毕竟光是面 料挂在店里,购买的体验感要差上许多,但成衣 就不一样了,鲜活的展示让时装店成为巴黎城里 的时尚中心。
3.时装模特 1858 年,沃思在法国佩斯开设沃思女装订制店,至 1864年已拥有 100 多名匠师。他使用缝纫机批量生产高级时装,并率先聘用时装模特儿,预展时装作品,开时装表演的先河。
4.以设计师为核心的时装品牌产业 1870 年前后,他的店铺已经雇佣了 1200 多名女裁缝,每周生产上百件裙子。这样的规模、再加上他总能抓住最前沿的流行,使得沃斯开始膨胀,他甚至可以在一众上流社会女眷面前颐指气使而仍旧大受欢迎,一反裁缝这行业多年来的卑躬屈膝。
19c末来社会发展的抗争 社会的进步必然会带来人性的觉醒,尽管这是个男权社会,但是思想、政治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绝不会剥离女性独立存在,最先的一批觉醒者开始为自身的利益抗争,这是来自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
1.女权主义者的努力 最先的一批觉醒者开始为自身的利益抗争。女性工人、职员、教师和学生开始慢慢形成自己的声音,她们要求摆脱压迫、争取平整,在目睹男性舒适的着装之后,女性开始质问社会,为什么同样舒适的服装不能让女人也穿上。
2.对金钱的崇拜开始帮助女性解放思想是 美式风格的流行则彻底瓦解了旧式女性对古典主义 服装的自信。
3.恰逢其时的东方风格 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方夜谭》大获成功,戏中的 舞者穿着长马裤、宽松上衣,并将独特的金丝织成 面料、大串的人造珍珠缀满舞衣。
帝政样式(19c初) 拿破仑一直想效仿古罗马帝国建立统一的欧洲,从思想言论,到建筑再到服装造型,都在向罗马帝国致敬,服装是衣食住行之首,从衣服开始革命几乎是性价比最高的宣言。几乎一夜之间,一种轻薄的白色亚麻高腰长裙就随着拿破仑军事行动被带到欧美各地。这种设计扔掉了束缚女性上千年的胸衣和裙撑,改革力度之大,甚至可以媲美著名的拿破仑法典。
浪漫主义风格(19c中期) 波旁王朝复辟之后,拿破仑式希腊长裙已经再也看不见了。这个时期的服装与装饰品设计基本刻意在抄袭路易十五,十六时期的浪漫风格。女士穿着蓬松的羊腿袖,紧身胸衣和裙撑也重新回归流行,紧致卷曲的头发紧贴面庞,菜室里的椅垫,花边,帷幔统统沿袭着旧时代的奢华和铺张。
巴斯尔样式(19世纪末) 19世纪中期的时尚,又回到了统治人们长达几个世纪的古典主义样式,女人仍旧被分割成两半,上面只剩胸部、下边只剩裙子,看不见腿或脚。尽管聪明的法国人发明了巴斯臀垫。但裙子的革命仍然算是失败了。这种用马尾衬垫做成的新式群撑,缀在女人们的臀后,形成一种丰胸、肥臀的S型样型。这新形象说不上美或者丑,只是意味着女性们厌倦了金字塔样的裙撑,转而喜欢黄蜂一般缀在身后的性感翘臀,并借此将裙子的后摆尽情延长而不影响她们优雅的向前走动。
1910 (古典主义形式衰退期)
保罗•波列的新风貌 保罗波列疯狂迷恋东方风格,甚至倾尽全力收藏各 种东方艺术品。在这样的观念之下,他频繁设计出 中国风格、波斯风格、日本风格的巴黎时装,彻底 将不束腰的服装概念推广开来。 保罗•波列最初的成就是在为自己怀孕的太太设计了一款完全放松的裙子,造型简洁,线条流畅,又强调了胸部的线条。(在拿破仑一世的时候,但是流行的帝政样式正是这样)在20c初,他收到十分的推崇,他完全诠释了女性对于舒适,自由着装样式的诉求。
亚历山德拉皇后(时尚idol) 尽管她直到58岁才成为皇后,但是高挑、纤瘦、优 雅的亚历山德拉早已成为当时的流行风向标。她高贵的姿态‘与修长的脖颈绝对能够最完美的展现华棠和珠宝,前额卷曲的刘海,贴身的旅行套装和一丝不倦的妆容正是亚历山德拉的标志性风格。
中西合璧的“蹒跚裙”(霍布尔裙) 保罗·波烈着迷于东方艺术,他收藏了大量来自摩洛哥、波斯、印度、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艺术品和家居用品。 1910 年,保罗设计的具有东方情趣的“霍布尔裙”使得女性腿部成为新的审美焦点。这种风靡使得 1910 年至 1914年期间几乎可以被称作霍布尔裙时代。
1914(一战前后) 第一次成衣现代化 女性穿男装(被迫)(失败)
女性成为主要劳动力:战争对欧洲 的大肆破坏导致资源匮乏、劳动力 短缺。女性不得不代替男性成为家 庭经济的主要负担者,这就要求女 性从心理到着装都向男性看齐。 军装风格盛行:心理崇拜、军需物 资在战后的民用化。
时代背景:男人们离开家乡,女人们自然得走 出家门,承担起养家糊口的任务。她们不得不换上更短的裙子,养活家庭、维持战时经济,工厂和农田里的女人们更是穿上了短裤,她们的打扮与男人别无二致,原因无他,只是为生活所迫。
物资匮乏中的流行趋势 •裙长变短,裙幅变窄,露出双脚,踝关节 •两件套西装短上衣 •军服,工装,骑马服
1920 摩登年代 现代设计(高级时装)第一个巅峰
战后的技术繁荣 国家不遗余力的促进社会的休养生息,各种惠民政策层出不穷。战争带来的科技突飞猛进不仅仅局限于飞机和火炮的发明,随之而来的钢铁工艺、橡胶、石油附属工艺等等民用科技也获得了飞速发展。
现代主义设计思潮 深受帝国主义战争影响的民众思想开始觉醒,大家迫切需要一种设计方案来解决建筑、家具、生活必需品的生产问题,而这时的民众开始期待服务于大众,而不是少数上流社会的设计,因此,现代主义设计应运而生。
及时行乐的资产阶级 与封建贵族不一样,当红的资产阶级是从金钱中孕育出来的,财富在战争之后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由华尔街担当核心的美国梦成为所有人的最终幻想。
女装现代样式的确定 战后以美国为首掀起了新一轮的女权运动,在政治上要求获得与男性同等参政权、在经济上因为拥有职业而独立的女性越来越多。这个时期的日常裙子都以及膝的长度为标准,这是女服史上的一个巨大转变。 就此定义了时装的分界线——现代派的短裙和古典派的长裙。
20世纪20年游泳衣 特殊 TPO着装在每个时代都存在着,并根据时代的潮流风向有着相应的超前改变。
女装现代样式的确定: 日常裙以及膝长度为标准
第一次时代变革 (意识形态,上层建筑)
年轻女性留着短发,嘴唇上挂着香烟,跟着爵士乐队跳舞时,膝盖在翻滚的裙摆下若隐若现。从外观上看,此时的女性似乎获得了极大的权利和自由,但从根源上来说,此时的女性解放仅仅是一个开端,离真正的自由平等还遥不可及。到1929年,超过四分之一的已婚妇女,以及超过一半的单身妇女成为职业女性,但女性从事的职业种类是非常微妙的,例如家庭女佣,图书管理员,收银员等等比较“女性化”的工种。
摩登女郎
•新职业女性 •女性运动员 “苏珊•朗格朗风潮”:几乎包揽了1919-1926年所有温布尔顿女子网球公开赛的冠军。她不穿长裙,衬衫和领结,取而代之的是宽松的无袖裙套,毛衣,长筒袜也完全不用吊袜带固定,只让边缘松松的卷到大腿上。(网球套装) •假小子样式(“小男孩样式”) 像年轻男孩一样消瘦的女性却成为时代的宠儿。(“假小子”源于当时法国的一本畅销书《假小子》,书中描绘了这样一种女性,性格俏皮,不矫揉造作,剪着短发从事各种现代职业。 •查尔斯顿舞 •新化妆技术
关键点
•战后的技术还原 •战争带来的及时行乐的价值观 •资产阶级疯狂促进消费 •1919年包豪斯学院的建立 •女权运动再掀高潮
新女性风格 工业文明的飞跃发展和社会宽容度的增大,使女性获得了较大的自由。一些衣食无忧的女性可以旅行、骑马,打高尔夫球,而且可以参加社会工作。这种新女性的现实导致了“新女性”服装风格的出现。所谓“新女性”服装,最主要是抛弃紧身胸衣,尽量使女性的胸部在束缚中解放出来。
日本装饰艺术 20 世纪初的欧洲,艺术领域遭遇着前 所未有的变革,现代主义艺术焕发蓬勃 生机。科技进步,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 和渗透。来自远东的和服、浮世绘、纸 伞迅速成为巴黎时尚猎奇的对象。
东方风格(1900年的巴黎博览会) 当时正逢沙皇帝国瓦解,逃亡欧洲的俄罗斯贵族逐渐将俄罗斯的文化艺术带进欧洲,1910 年俄罗斯芭蕾舞团的舞剧《天方夜谭》在巴黎公映。缠头巾式女帽,宽松飘逸的灯笼裤,轻薄如云的罗纱等富有东方情趣的装束颠覆着巴黎人头脑中传统的服装样式。巴黎时装界涌现出一批摒弃传统大胆创新的优秀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