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二层,介乎于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其最基本的服务是将源自物理层来的数据可靠地传输到相邻节点的目标机网络层。
物理层(或称物理层,Physical Layer)是计算机网络OSI模型中最低的一层。物理层规定:为传输数据所需要的物理链路创建、维持、拆除,而提供具有机械的,电子的,功能的和规范的特性。简单的说,物理层确保原始的数据可在各种物理媒体上传输。
“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互联网9大思维
组织架构-单商户商城webAPP 思维导图。
域控上线
python思维导图
css
CSS
计算机操作系统思维导图
计算机组成原理
IMX6UL(A7)
考试学情分析系统
数据链路层
信道的两种类型
点对点信道
广播信道
数据链路层的几个共同问题
链路与数据链路
帧(协议数据单元)
三个基本问题
封装成帧
添加首部和尾部
透明传输
字节/字符填充
差错检测
误码率BER
循环冗余检验CRC
帧检验序列
点对点协议PPP
组成
将IP数据报封装到串行链路的方法
链路控制协议LCP
网络控制协议NCP
帧格式
各字段意义
字节填充
零比特填充
工作状态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
网络拓扑
星型拓扑
环型拓扑
总线型拓扑
共享信道
静态划分信道(不适合局域网)
多点接入(动态媒体接入控制)
随机接入(常用)——引发问题:发生碰撞
受控接入
CSMA/CD协议
多点接入
载波监听(边发送边监听)
碰撞检测
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
使用集线器的星型拓扑
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
Smax=T0/(T0+t)
以太网的MAC层
MAC层的硬件地址(适配器标识符,与主机所在地址无关)
MAC帧格式
无效的MAC帧
扩展的以太网
在物理层扩展以太网(使用集线器,扩展后的以太网仍是一个网络
在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
网桥
以太网交换机
多接口的网桥
自学习功能、生成树协议STP
虚拟局域网
高速以太网
100BASE-T以太网(快速以太网)
吉比特以太网
10吉比特以太网(10GbE)和更快的以太网
使用以太网进行宽带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