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申论
针对国考、省考的申论科目进行梳理,总结和给出各类型题目的识别方式、作答技巧和答题模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2-10-09 17:37:43 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全)
基础知识
申论考察能力
大纲解读
基本能力:阅读理解
更高能力
归纳概况
分析推导
贯彻执行
文字表达
申论试卷构成
注意事项(做题时间分配,小题约30min,大作文约1h)
给定资料(需充分利用)
作答要求(明确做题任务)
题型分类与基本要素
题型分类
归纳概括
识别标准:概括、概述、总结、归纳等
作答方法:问啥答啥
提出对策
识别标准:提出……的建议、意见、对策、解决方法等
作答方法:问啥答啥
综合分析
识别标准:分析;内涵、理解、含义;看法、评析、评价
作答方法:有啥写啥
公文写作
识别标准:量词(一篇、一份……)+文种(调研报告、发言稿、倡议书等)
作答方法:内容(有啥写啥)+格式+语言
文章写作
识别标准:文章、议论性文章、对策性议论文等
作答方法:围绕主题(有啥论啥)
基本要素
问题、原因、意义、危害、对策等
解题方法
审题方法
审范围、题型、主题、要素、要求
材料阅读方法
申论材料构成
材料类型:理论类、评论类、事例类、数据类
材料结构:总分、分总、总分总、分总分、并列等
阅读材料技巧
答案来源:直接摘抄、归纳概括、分析推导
阅读技巧:首尾句、观点句、关联词、对彼此、高频词、标点符号
阅读策略:两遍阅读法(扫读+详读)
材料书写方法
分条书写
分条不分行
标明序号
一、二、三
(一)(二)(三)
1.2.3.
(1)(2)(3)
①②③
规定字数内书写
严格按照规定字数作答
方法:根据划线长短或给定格子、预判规划词数
归纳概括题
问题要素
常见问法
问题、不足、困境、瓶颈、挑战、难点等
答题技巧
直接摘抄
不科学、不合理、不到位、不均衡、不完善、不健全、不足
缺乏、缺失、缺少、流失、缺陷、单一、少、低、差、弱
障碍、羁绊、制约、陷阱、难题、困境、落后、陈旧
归纳概括
对数据类、事例类资料、表述啰嗦、语义重复的信息进行归纳概括
分析推导
将建议对策表达推导成问题
答案分类整理
分类标志:分别、种种、归纳、层次分明、分类合理……
分类方法:主体、行为、时间、领域、主客观、内外因等
书写分类:总括词+具体表述
影响要素
常见问法
正面影响:意义、效果、成效、成果、积极作用等
负面影响:危害、后果等
答题技巧
直接摘抄或归纳概括
影响标志词:了、着、于、使、让、能够、可以
正面影响
激发了、促进了、提升了、推动了、巩固了……
有利于、有助于……
感动着、感染着……
负面影响
引发了、损害了、破坏了、阻碍了、制约了
导致、致使、危及、造成……
消解着、割裂着
分析推导
表示目的或目标的信息可推导为意义
对策要素
常见问法
对策、措施、建议、意见、做法、解决方法
启示、经验、教训
答题技巧
直接摘抄或归纳概括:建立、健全、统筹、创新、规范、整顿、打击、扶持、规划、设置等
经验借鉴:材料中其他地区或国家的成功经验可以拿来借鉴
分析推导:将材料中的问题推导成对策
特殊要素
常见问法
变化、特点、品格、品质、能力素质、历程、流程、 背景等
答题技巧
转化为常规要素:将特殊要素转化为熟悉的问题、影响、对策要素
联系实际进行理解:无法将特殊要素转化为常规要素的,联系生活实际、社会现实理解
提出对策题
作答形式
常见问法
提出…对策、对策建议、建议、具体措施、措施等
指出/概括/梳理…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建议、对策等
问题+对策都作答的问法
题干中明确要求概括/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措施等
要求中出现问题明确/问题全面等
问题+对策都作答的方式
第一种
两种要素分开作答,问题一小段,对策一大段
【例】问题:1、2、3、……+对策1、2、3、……
第二种
问题和对策一一作答
【例】问题1+对策1;问题2+对策2;问题3+对策3、……
答题技巧
问题反推对策
对策动词+问题名词
对策动词+问题名词+具体措施
常用对策词
教育宣传
加强对XX的重视、支持、扶持、宣传、引导、教育
树立科学的政绩观、价值观、培养XX意识
各类投入
资金
加大财政投入、成立专项资金
制定优惠政策、给予税费减免
制定金融政策、低息免息贷款
拓宽融资渠道、引入民间资本
人才
搭建人才平台、引进优秀人才
培养本地人才、建设人才队伍
加大人才培训、提升人才技能
健全评价体系、改革评价制度
建设激励机制、激发人才积极性
技术
加强技术教育、加大职业培训
加大研发力度、估计技术创新
设备设施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硬件设备
引进先进设备、革新设备设施
法律制度
建立XX法律、制度
完善、健全XX法律、制度
加大执法力度
管理落实
优化管理制度、完善管理考核体系
明确各部门职能、联合执法、健全协管机制
强化考核力度、加大监督落实
监督举报
加大媒体监督、推进信息公开
开通监督热线及信箱、引导群众参与
综合分析题
要素明确题
常见问法
题干:分析…原因、问题、成效、启示等
要求:分析全面、透彻、深入等
答题技巧
要素明确:问什么答什么
技巧:归纳概括、分析推导
词句理解题
常见问法
谈……的含义、对……进行解释、谈对……的理解
答题技巧
1、含义:一般根据与解释的词句相近的句子,如专家观点、总结词等得出词句的字面意思
2.引申含义:分析相关要素(问题、危害、意义、对策等)
分析观点现象题
常见问法
对……的观点/现象谈谈见解/看法/评析/评价/认识……
答题技巧
1.表态度
支持、赞成、肯定
片面、否定、不认同
一分为二、辩证、全面……
表态要依据题干和资料、而非个人主观判断
2.做分析
说明理由
从问题、危害、意义、事例等方面展开
3.做结论
或者简要提出对策
对比分析题
常见问法
比较……不同之处,分析……相同之处,对……进行比较分析
答题技巧
1.(相同点+)不同点:(在XX方面,AB均……)在XX方面,A……,B……
2.结论+对策
公文写作题
公文基础知识
格式
标题
写法
一般写法:(发文机关+)关于+事由+的+文种
自拟标题:专栏文章、宣传等
称谓
写法
发文对象为人
广大居民朋友们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同志们等等
发文对象为单位
各社区、各街道办
XX市教育局
XX党委等
书写位置:标题下一行顶格书写
落款
写法
发文人:单位或个人
发文时间:XXXX年XX月XX日
书写位置
落款位于正文右下方
日期右空四个格子
发文者以日期为准上方居中
语言
语言流畅、语言简练、语言生动、有感染力、建议口吻、态度诚恳等
内容
开头
主体
结尾
对策类公文
常见问法
提对策为主:如指导意见、建议、活动方案等
内容框架 (按材料顺序写即可)
开头:交代缘由(背景、依据、目的、意义、问题等)
主体:解决问题的对策
结尾:总结句
总结类公文
常见问法
做总结为主:汇报材料、工作总结、简报、调查报告、编者按、讲话稿、发言稿
内容框架
开头:引入(背景、根据、目的等)
主体:与主题相关的所有要素(问题、危害、意义、对策等)
结尾:总结句
宣传类公文
常见问法
作总结为主+呼吁号召:倡议书、宣传稿、公开信
内容框架
开头:引入(背景、根据、目的等)
主体:全服倡议(问题、危害、意义等+对策)
结尾:呼吁号召
评论类公文
常见问法
做评论分析为主:短评、时评、网评、评论文等
内容框架
开头:介绍评论对象+表明观点
主体:做分析(问题、原因、意义、危害、对策等)先写总括句对应题干和总观点
结尾:做结论(对策、升华)
长公文
常见问法
题干:量词+文种
要求:公文要求且字数大于600字
内容框架
根据公文写作目的判断所属类别,按照不同种类的公文进行写作
文章写作题
文章写作基础知识
题材要求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
论据
论证
高分技巧
1.观点明确:准确+全面+明显
2.证据充分:材料内+材料外
3.结构完整:外在结构+内在逻辑
4.语言流畅:通顺+自然
文章的主题与论点
定义
文章的主题,即文章写作所围绕的主要对象
围绕写作对象的相关看法或主张,可围绕主题从关系、问题、意义、危害、对策等角度提出论点展开论述
如何确定主题与论点
快速审题 预判主题 梳理思路
题目类型
要素明确型
要素不明型
辩证关系型
论点写法
中心论点的写法
按要素
是什么:阐释含义、内涵
为什么:阐释原因、影响、重要性、紧迫性
怎么办:解决问题的对策
辩证关系: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分论点的写法:围绕中心论点细化展开
梳理资料 挖掘论点 丰富论据
阅读重要段落:题干指定资料、小题未用资料
回顾小题的主题大意:小题题干和答案、小题已用材料
文章的布局与写作技巧
整体布局
布局的定义
形式上
立论:开头
本论:主体
结论:结尾
内容上
要根据审题和对资料的分析确定最终写作结构
文章结构
以对策为主
以分析内涵、原因、意义等为主
要偏向某一类,不可雨露均沾
文章结构规划
开头:1-2段,扣题,引出中心论点
主体:2-4段,分析论证,分论点间形成并列、递进、对比关系
结尾:1段,收束全文,做出结论
写作技巧
标题
常规式
让、把、以、向、为字句
动宾结构:实现、打造、推动、守护、增强……
……的核心是……、……的关键是……、……的重点在……、……重在……、……刻不容缓
从……到……、让……变……、把……变为……
比喻式
进入……快车道
绘好……工笔画、绘就……活力画卷、书写……新篇章
筑牢……坚实堤坝、擦亮……金字招牌
……是营养剂、……需要“规则之锁”
警醒式
岂能、警惕、莫让、勿以、不要、不能……
对称式
由两个动宾结构短句组成
主副式
主标题对全文核心内容概括,副标题为进一步补充说明(除非题干要求,一般不建议使用该形式)
开头
阐释式:摆出词句+解释词句+中心论点
总结式:列出与主题相关的全部要素(意义+问题+危害+对策等)
引言式:引用名言(诗句、俗语、谚语、科学定律等)+阐释+中心论点
背景式:社会背景(数据、案例)+阐释+中心论点
论证
1.选取充分的论据,以证明论点的合理
2.论据的来源
总结材料
自身积累
正面联想
反面联想
3.论据的类型
事实论据:社会热点、经典故事、数据、调查报告、新闻报道……
理论论据:名人名言、领导人讲话、理论政策、论著文章、效应原理、俗语俚语……
4.论证方式
论点+阐释+引用(理论论据、事实论据)+分析(因果、对比、条件、归纳)+总结
结尾
总结式:回归主题+总结论点+说明意义
展望式:回归主题+总结论点+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