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符号意识
小学阶段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符号意识,主要内容有定义、主要表现(小学阶段)、培养途径(具体—抽象)。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稻草人》读书笔记
《童年》读书笔记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春晓》思维导图
亡羊补牢
一张思维导图帮您读懂唐诗《咏鹅》!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符号意识
定义
符号
一是具有能被感知的客观形式,交流表达的工具,表达意义、传递信息
二是符号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可以表示某个概念或观念,并直接参与思维活动
数学符号既有一般符号的功能,又有数学的特征
符号意识指对数学符号意义、特点、功能的初步理解,及在运用数学符号进行表达、运算、推理和交流中形成的活动经验和感悟。
主要表现(小学阶段)
1.领会各种数学符号的功能和特点,感悟符号表达的意义
2.初步感悟数学符号的优点,如明确性、简洁性、可操作性、启发性
3.能够初步运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和一般规律,知道用符号表达的运算规律和推理过程、结果具有一般性
培养途径(具体—抽象)
首先:关注数学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经历“实物操作—表象操作—符号操作”的抽象过程
其次:在正式引入数学符号之前可以先用一些缩写或者形象符号作为过渡
最后:对数学符号的学习与迁移往往涉及不同的认知水平
四个层次
机械操作
表示、解释
演算或变化,灵活性
创造性表达
数学概念的发展要经历一个逐级抽象的过程,数学符号的抽象性也会随着所表示对象抽象程度的变化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