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清华大学秋季推荐的10本书单
清华大学精心挑选10本馆藏好书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中国共产党100年地图集》、把功勋写在大地上:《袁隆平画传》、《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等。
《MindMaster实践:用思维导图画出你的答案》附赠模版。汇集了多个领域的思维导图实例,从学习笔记、项目管理到创意构思,全面展示了思维导图在解决问题、整理思路及提升效率方面的强大功能。它以直观、易上手的图形化方式,引导用户掌握思维导图绘制技巧,轻松将复杂信息转化为清晰、条理分明的视觉呈现。
本张思维导图将围绕入党申请书的重要性、申请资格、提交对象、基本格式与内容,以及撰写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展开详细讨论,旨在为有意入党的人士提供指导与帮助。
《MindMaster实践:用思维导图画出你的答案》附赠模版。深入剖析了长时工作记忆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人类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MindMaster实践:用思维导图画出你的答案》附赠模版。系统地展示了费曼学习法的核心理念和应用步骤,帮助用户深入理解并掌握这一高效学习技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
清华大学秋季推荐的10本书单
《中国共产党100年地图集》
作 者:《中国共产党100年地图集》编撰委员会
推荐理由: 本书以地图为主要表达载体,综合经典照片、信息图表、文字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对中国共产党不同阶段的重点事件进行介绍和解读。全书由开天辟地、土地革命、全民抗战、解放战争、大业奠基、艰辛探索、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科学发展、奋进新时代十个篇章组成,为读者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
把功勋写在大地上: 《袁隆平画传》
作 者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隆平水稻博物馆
推荐理由: 这是一部袁隆平画传。本书精选袁隆平的图片200余幅,包括照片、画像、手稿、信件等。本书以袁隆平一生扮演的各种角色为编写逻辑,分为学生、家庭一员、科学家、教师、社会活动家等专题,将每一个身份中袁隆平的经典影像配以文字,讲述袁隆平从生于忧患、艰难求学、逐渐走上杂交水稻研究之路、最终成为“杂交水稻之父”的历程,再现了袁隆平为祖国和世界人民的粮食安全不懈奋斗的辉煌人生。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
中国工程院
光明日报社
推荐理由: 回望中国科技发展史上那些坚卓深邃的红色足迹,本书分“担当”“求索”“躬行”“情怀”四个篇章,讲述了100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红色情缘,并以科学家精神内涵为框架,立体呈现他们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科研创新一线躬行求索、忘我奉献的动人故事。本书展现了钱学森、朱光亚、王大珩、彭士禄、袁隆平等科学家是如何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担负时代重任,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共同绘就了科教兴国、科技强国的奋斗篇章。
众望同归: 《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
作 者:主编 赵丰
推荐理由: 本书以2020年中国丝绸博物馆主题展览“众望同归: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为切入点,讲述丝绸之路的由来和发现历程。丝绸之路的起始时间从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公元前138年算起,到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从学术上正式提出“丝绸之路”的概念,再到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丝绸之路成为全世界共认的文化遗产,已经走过了2252年。全书据此分为三部分,从历史事实存在的中西交流之路、李希霍芬时代提出的丝绸之路、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世界遗产丝绸之路三个角度讲述丝绸之路的发现史和学术史。
我的英语人生: 《从清华到北大》
作 者:李赋宁著
推荐理由: 本书为英语教育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李赋宁的口述自传。李赋宁教授的人生经历很有代表性,可以说是近现代英语教育史的一个缩影。他的小学和中学曾在北平、天津、陕西三地求学,大学先后就读于南开大学、清华大学、长沙临时大学和西南联大。毕业后攻读清华研究生,之后被聘为西南联大外文系讲师。1946年,赴美国耶鲁大学留学。1950年回到清华大学教学。1952年院系调整后,到北京大学工作,任北大副教务长。在英语教育面临转型的当下,以这本自传切入,回顾我国百年英语教育的历史,镜鉴过往,方能烛照未来。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 《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作 者:马克·克雷默,温迪·考尔编;王宇光等译
推荐理由: 哈佛大学尼曼基金会集聚全美杰出新闻记者和非虚构作者,共同分享他们独到的创作经验。本书收录了50多位创作者的经典心得,涵盖各个方面,从寻找一个好的主题、搭建故事的叙事结构、塑造作品品质,到撰写和出版第一本书,每一个环节都有至少一章的详尽讨论,是新闻、电视、广播、纪录片等从业人员,以及自由撰稿人的手边参考书。
《自然科学的哲学》
作 者:卡尔·G. 亨普尔著;张华夏译
推荐理由: 本书对当代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的最主要问题,例如科学的发现和假说的检验问题、科学定律和科学理论的性质问题、科学解释的结构及其功能问题、科学概念的形成和科学理论的还原问题等都作了论证,对于所有这些问题作者都从科学史上挑选了案例来加以解说。
科学的画廊: 《图片里的科学史》
作 者:约翰·D. 巴罗著;唐静,李盼译
推荐理由: 本书包含近200余幅科学史上的经典彩图、80余篇科学短文,这些图片代表着科学发展史中一个又一个里程碑。这不仅是一本简单的科学图册,科普作家约翰·D. 巴罗凭借自己深厚的科学底蕴,以散文般优美而简洁的笔触,为一幅幅科学图片做了精彩的诠释与注解,展现了它们的深远意义和对科学发展的影响,讲述了一个个启发性的科学故事,为喜爱科学、历史、艺术和哲学的大众读者打开了一幅别开生面的科学画卷。
《如何成为优秀的大脑饲养员》
作 者:丽莎·莫斯考尼著;康洁译
推荐理由: 怎样吃对大脑更好?本书是一本健脑饮食全书。从脑科学、微生物组和营养基因组学等多种深奥的专业领域出发,作者整合了数百名科学家的研究结果和自己的独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完整的食物计划建议,还带来了各种你一定想知道的知识,比如关于麸质和菌群,科学界又有哪些新的见解;世界各地的饮食模式有何可借鉴之处,她的家乡意大利又有哪些独特的健脑餐;以及如何在周末简单快速地准备好下一周的健脑美食。本书也提供了能立刻上手的操作指南,包括全面的测试、富含各项营养的食物榜单、每周食谱和详细的菜谱。
《计算机与人脑》
作 者:约翰·冯·诺依曼著;王文浩译
推荐理由: 本书是约翰·冯·诺依曼在1955—1956年为西里曼(Silliman)讲座而准备的未完成讲稿,是作者对过去十几年在计算机领域所做研究的一个总结性梳理。约翰·冯·诺依曼在书中首先概述了模拟计算机和数字计算机的一些基本设计思想和理论基础,然后从数学的角度,主要是逻辑和统计数学的角度,探讨了人脑的神经系统的控制和逻辑结构,对计算机的数学运算和人脑思维的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