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课-夏商周的更替
本思维导图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课的课堂笔记。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夏商和西周的相关背景。
时间管理-读书笔记,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方法,读者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时间,重新掌控时间和工作量,实现更高效的工作和生活。
本书是法兰教授的最新作品之一,主要阐明了设计史的来源、设计史现在的状况以及设计史的未来发展可能等三个基本问题。通过对设计史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讨论,本书旨在促进读者对什么是设计史以及如何写作一部好的设计史等问题的深入认识与反思。
《计算机组成原理》涵盖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数据的表示与运算、存储系统、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CPU)、输入输出(I/O)系统以及外部设备等关键内容。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第四课 夏商周的更替
考点
禹
夏朝建立
时间
约公元前2070年
建立者
都城
阳城
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启
禅让制→世袭制
禹将王位传给了儿子启
世袭制
将王位传给子孙的制度叫世袭制
桀
夏朝灭亡
桀骄奢淫逸,不思进取,夏朝被商汤灭亡。
汤
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600年
毫(今河南郑州)
继位传承制度的改变
世袭制两种
兄终弟及
哥去世,弟继位。
缺点:容易发生权利争夺
父死子继
盘庚
迁都殷
商纣王
商朝灭亡
在牧野之战中被周武王打败
周武王
西周建立
公元前1046年
镐京
西周相关
镐京(今陕西西安)
两次分封
第一次分封
商朝灭亡但根基依存(大量遗民),武王封商王的儿子武庚留居殷商故地,继续统率商民。又封弟弟管叔、蔡叔、霍叔于其周围监视和防备移民。
三监
分封制
将人民和土地分给王室子弟和功臣,让他们建立自己的诸侯国。
天子分封给诸侯,诸侯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分封给士。
武王去世
周武王去世,临终前想让周公继位,但周公怕自己继位不利周朝发展,让武王之子周成王继位,自己佐助成王。
周公辅政
平定叛乱
周公辅政被武王的弟弟们猜忌,散布流言说周公对成王不利,流言被殷商旧部紧握,联合周武王兄弟起来一同发动叛乱。周公率军向东出政,连同叛乱的小国一同平定。
二次分封
殷商大量遗民的存在,无法保证新势力的产生,周公实行了分封制,分散了遗民。达到了迁土安置,分而治之的效果。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受封的诸侯之中, 姬性(周武王亲戚)为多解决了他们需要权利的要求,增强了对周天子的忠诚度。
分封制的特点
在管理国家疆域上,犹如天子将国土抱入怀中。
分封制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交往
分封制下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
在封国之内管理土地和人民
义务
镇守疆土、进献贡物、随从作战
商朝相关
背景
约公元前1600年,商族首领-汤,讨伐夏桀,取得胜利,在毫定都。
商汤
善用闲财
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商朝为什么叫殷商?
黄河水患、政治动乱、青铜采集等需求使得商王多次迁都,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这就是今天为什么叫殷商的原因。
武王克殷
甲骨文
了解商朝最典型的史料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卜辞,用于占卜。
原文
癸卯卜,其克(灾)周?
意思
什么时候能打败周?
商纣王(帝辛) 时期对外征战费国力,修建宫殿费人力,对人民施以酷刑,激起人民的不满,陕西渭水流域周原一带的周部族讨伐商纣王,这场征战的过程和结果在历簋中记录了下来。
利簋(武王征商簋)
铭文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
译文
周武王征伐商纣王。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
大禹治水
记载的文物
遂公盨
高11.8cm
口径24.8cm
重2.5kg
椭方形
内底铭文98字
铭文内容
记载了大禹治水的故事
正因此事,舜将王位传给了禹。
文物的作用
文物是了解历史的重要媒介
夏朝相关
阳城(今河南登封)
继承王位
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伯益)……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史记 · 夏本纪》
禹将王位传给了儿子启,这就是世袭制,变为私天下。
维护统治
成立军队
设置监狱
制定立法
制定刑法
二里头遗址
地点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
年代
夏中晚期和商初期
出土文物
宫殿建筑群
大型墓葬
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
手工业作坊
玉器
乐器
青铜酒器
镶嵌绿松石的铜牌
获取的历史信息
宫殿建筑群和平民生活区反映了夏朝的阶级更换与等级差异
玉器、乐器、礼器和手工作坊反映了夏朝的手工业水平和夏朝文明进程。
夏朝的持续时间
400年
时日曷丧的由来
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尚书 · 汤誓》
夏桀骄奢淫逸,不思进取,曾打过比方,他是太阳,老百姓是月亮,月亮不灭亡,太阳怎能灭亡?百姓表示气愤,骂道宁愿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