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明代文学——戏曲
明代文学——戏曲知识梳理,主要包括杂剧、传奇、散曲与民歌等等。本图还有汤显祖的相关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明代文学——戏曲
杂剧
真题
无
明代杂剧创作
明初:宫廷派杂剧
二位王爷曲家
朱权
朱有燉
御前文人
杨讷:《西游记》《刘行首
刘东生《娇红记》二本八折
明代中后期杂剧的转型
题材扩宽,思想深化
王九思:《杜甫游春》《中山狼》
康海:《中山狼》四折
徐复祚:《一文钱》
徐渭及其讽世杂剧
《四声猿》(名词)
很重要!!!
徐渭杂剧的艺术特色
畅快活泼、汪洋恣肆、陈规尽扫、独备一格
浓厚民间文学色彩
对于政权腐朽黑暗的揭露
精通声律
传奇
17名解 明代四大声腔
15名解 临川派
三大传奇(名解)
四大声腔(名解)
昆山腔
海盐腔
弋阳腔
余姚腔
简要分析明代中期的三大传奇
《宝剑记》充满战斗激情
《浣纱记》包含历史变换的深沉思考
《鸣凤记》开拓了政治悲剧现实化道路
临川派(名解)
吴江派(名解)
汤沈之争(名解)
汤显祖
沈璟曲学主张
“场上之曲”,格律至上,语言本色
倡导封建道德和伦理气息较为浓厚
《牡丹亭》→《同梦记》
折子戏(名解)
明传奇(名解)
06、08名解 临川四梦
13论述 《牡丹亭》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临川四梦(名解)
《紫钗记》
《邯郸记》
《南柯记》
《牡丹亭》
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论述汤显祖的“至情论”
宏观: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
最高境界:至情
传播途径:戏曲之道
意义:肯定人的审美欲求,对统治阶级所设置的重重精神枷锁的挣脱与释放
《牡丹亭》
题材来源
取材于《杜丽娘慕色还魂》话本
主题提炼
高举人性解放的旗帜
反映意识形态领域“情”与“理”的冲突
艺术成就
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
将主人公的主观追求精神外化,戏剧冲突不断升级
浓郁的抒情色彩,曲词融抒情、写景、塑造人物于一体
复合体:悲剧、喜剧、闹剧、趣剧
杜丽娘形象(重点)
一重发展:从唯唯诺诺的官家小姐到勇于决裂献身的痴情女郎
二重发展:“一灵咬住”“决不放松”“生生死死为情多”
三重发展:对历经劫难,终得团圆的胜利果实二捍卫与守护
杜丽娘性格的三重发展
分析比较汤显祖的“临川四梦”
散曲与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