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计算机网络:网络协议浅谈
计算机网络学习的核心内容就是网络协议的学习。网络协议是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者说是约定的集合。这份计算机网络之计算机网络协议学习简单框架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Java之中对Java集、合的简单的学习概括及总结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互联网9大思维
组织架构-单商户商城webAPP 思维导图。
域控上线
python思维导图
css
CSS
计算机操作系统思维导图
计算机组成原理
IMX6UL(A7)
考试学情分析系统
计算机网络-网络协议
7.应用层AL(网络进程访问应用层)
作用
为应用程序进程(例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和终端仿真)提供网络服务
提供用户身份验证
6.表示层PrL(数据表示)
作用:网络进程访问应用层
确保接收系统可以读出该数据
格式化数据
构建数据
协商用于应用层的数据传输语法
提供加密
sstp
vpn:在三四层加密
5.会话层SL(主机间通信)
建立、管理和终止在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
举例:本地浏览器和远程服务器之间通过Session ID的会话, 进行交流、共享数据(通过传输层共享数据,重要的数 据走TCP,大量数据走UDP)
4.传输层TL(端到端连接)
作用:
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数据传输的本质是单向的,但由于电流速度的很快,让人误以为是双向传输
建立、维护和终止虚拟电路
利用tcp或udp协议进行单向建立连接
通过错误检测和恢复
海明码进行数据恢复
信息流控制来保障可靠性
功能
区分不同的上层应用
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TCP)或不可靠(UDP)的连接服务
定义流量控制
重要协议
TCP
UDP
SPX(已废弃)
3.网络层NL(数据传输)
路由数据包
选择传递数据的最佳路径
支持逻辑寻址和路径选择
引入IP地址(逻辑地址)概念,摆脱了链路层48位的格式
如何进行路径选择?见右图,根据路由表中距离字段
查看本机的网卡及路由表DOS命令:route print
查看路由器:ip route
IP协议
IPX协议
2.数据链路层DLL(访问介质)
定义如何格式化数据以便进行传输以及如何控制对网络的访问
支持错误检测
奇偶校验
CRC冗余校验
Hamming code
定义
源和目标的物理地址
与帧关联的高层协议(Service Access Point)
协议
定义:A端和B端共同遵循的一个标准(或程序)
802.2
HDLC
Frame Relay
设备
硬件:交换机(switch)
软件:桥(Bridge)
1.物理层PL(二进制传输)
为启动、维护以及关闭物理链路定义了电器规范、机械规范、过程规范和功能规范
集线器(运行在物理层)
所有设备在同一冲突域
接入设备越多冲突机率越大
用CSMA/CD技术
所有设备在同一广播域(电流扩散特性)
所有设备共享相同的带宽(类似分压)
Ethernet
802.3
EIA/TIA-232v.35
在链路层按照88624格式, 对数据进行格式化,接着 要在网络层解决数据的传输问题
为什么要使用分层网络模型?
降低复杂性
标准化接口
简化模块化设计
确保技术的互操作性
加快发展速度
简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