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拿起手机,人人都是摄影师:卷毛佟的摄影笔记》读书笔记
如果你经常被女朋友吐槽拍照的“死亡视角”,如果你拿着大几千的手机根本不用拍照功能,如果你想记录生活,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手机摄影达人,就来看这本书吧。 这是我阅读之后整理的笔记,包含了书中所有的精华内容,同时我还挑选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摄影作品写在注释里面方便大家查看。 在我看来,摄影需要学习构图和光线等基本知识,但是更多的是自己对美的外在表现,所以赶紧学起来吧。 最后的【大道至简】部分是书中的对于摄影的禅言,希望大家可以领悟出自己的一套关于摄影的法则。
编辑于2022-12-10 21:17:16 上海如果你经常被女朋友吐槽拍照的“死亡视角”,如果你拿着大几千的手机根本不用拍照功能,如果你想记录生活,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手机摄影达人,就来看这本书吧。 这是我阅读之后整理的笔记,包含了书中所有的精华内容,同时我还挑选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摄影作品写在注释里面方便大家查看。 在我看来,摄影需要学习构图和光线等基本知识,但是更多的是自己对美的外在表现,所以赶紧学起来吧。 最后的【大道至简】部分是书中的对于摄影的禅言,希望大家可以领悟出自己的一套关于摄影的法则。
本书是《快速阅读》作者克里斯蒂安·格吕宁的成名之作。他在大学毕业前准备德国司法考试期间,因为不能像同学一样有充足的时间复习备考,于是在参考众多学习类书籍的基础上独辟蹊径,创造出一套风靡全球的读书方法。
这是一篇关于《复盘思维:用经验提升能力的有效方法》读书笔记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基本信息、复盘的5个理念、复盘的5个流程、复盘的7大工具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如果你经常被女朋友吐槽拍照的“死亡视角”,如果你拿着大几千的手机根本不用拍照功能,如果你想记录生活,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手机摄影达人,就来看这本书吧。 这是我阅读之后整理的笔记,包含了书中所有的精华内容,同时我还挑选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摄影作品写在注释里面方便大家查看。 在我看来,摄影需要学习构图和光线等基本知识,但是更多的是自己对美的外在表现,所以赶紧学起来吧。 最后的【大道至简】部分是书中的对于摄影的禅言,希望大家可以领悟出自己的一套关于摄影的法则。
本书是《快速阅读》作者克里斯蒂安·格吕宁的成名之作。他在大学毕业前准备德国司法考试期间,因为不能像同学一样有充足的时间复习备考,于是在参考众多学习类书籍的基础上独辟蹊径,创造出一套风靡全球的读书方法。
这是一篇关于《复盘思维:用经验提升能力的有效方法》读书笔记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基本信息、复盘的5个理念、复盘的5个流程、复盘的7大工具等。
《拿起手机,人人都是摄影师:卷毛佟的摄影笔记》读书笔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19.4
作者
卷毛佟
基础概念
基础
对焦
对焦就是使相机能够清晰成像的过程
智能手机会自动对焦
点击拍摄画面上需要对焦的部分,会出现一个方框,可以手动对焦
对焦是拍摄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保证画面清晰度的重要因素
曝光
曝光就是指一张照片的光线明暗是否合理,有没有太亮或者太暗、看不清细节的情况
过爆是指光进来的太多,太亮了,一片白,看不清楚细节
欠爆是指进来的光太少,太暗了,灰蒙蒙一片,看不清
智能手机会自动曝光
点击拍摄画面,会出现一个小太阳,可以手动调节曝光
辅助线
辅助先可以作为一种参考,保证拍摄的画面横平竖直
古建筑
大型建筑群
地平线
海平面
一般的辅助线形式为九宫格
有些手机自带水平仪
景深
景深是指拍照的时候,镜头里场景清晰的范围,即背景模糊度
景深是由光圈大小和焦距来控制的,但是手机的镜头是固定不可调节,相机可以调节
单摄手机背景模糊
主体离手机远一些
人离手机近一些
保证相机离主体的距离小雨主体离背景的距离
双摄手机自带背景模糊拍摄模式
大光圈
人像
景深
HDR
HDR是指在拍摄的时候会同时拍摄过曝、欠曝和正常的三张照片,然后合称为一张
相机算法会将光线不足的地方增加曝光,光线强烈的地方降低曝光,使画面更自然
适合与逆光拍摄的场景
适合与明暗对比明显的场景
修图
一般的手机自带的修图功能就足够使用了
裁剪
旋转
预设滤镜
构图
九宫格构图
最常用、最保险的构图方法
把画面的主体放在四个点中的某一个点上
场景
环境拍摄
主体和周围环境的融合以及关系
 
基本使用于所有场合
人像
风景
建筑
静物
中心构图
结构简单,突出主体
把主体放到画面的中间
场景

人物
静物
单独物体
三角形构图
三角形构图又叫金字塔构图,具有稳定性
场景
拍摄的时候主动寻找画面中相关的三角形元素,构成一个三角形

三个物体之间最好有大小、远近、主次之分,这样的照片才能够更加的聚焦。
对称构图
对称构图的优势是画面均衡稳定,给人一种宁静感
上下对称
左右对称
对角对称
注意手机摆正
并不要求两边完全相等

看电影学习堆成构图
《布达佩斯大饭店》

场景
大型建筑物

水面倒影

框架构图
利用物体的自然框架形成背景,把主体放在框架中

常用框架
门
窗
镜子

洞穴
树叶的间隙
留白构图

留白可以突出主体,给读者想象的空间,也能使画面简洁干净
注意
画面要简洁
除了主体之外尽量不要有其他元素
主体位置靠近边缘
主体突出,表现摄影师的想法
实践应用
光影
五种光
顺光

指光线在你的背后照射过来,拍摄主体的正面被照亮,影子在拍摄主体后边
顺光拍摄是最常见的一种光线效果
优点

光照面比较大,光线充足
非常的清晰,色泽鲜艳
能很好地表现主体,抓住读者的眼球
缺点

把物体正面全部照亮,但是没有了明暗对比,缺少细节,缺乏立体感,感觉很平淡
逆光

光源在你的对面,拍摄主体的背面被照亮,正面是黑的,影子在拍摄主体前边。
如果拍不好,就会曝光不足或者曝光过度
拍摄剪影

逆光的优势,它能够很好地刻画主体的轮廓
对焦的时候要点击屏幕中人的位置,确保主体清晰
手机都是自动曝光,人的位置比较暗,所以它会自动增加画面的曝光度
需要我们手动调整曝光,降低曝光度,来保证拍出来的是剪影的效果

拍摄剪影一定要注意物体的轮廓、人物的姿态。轮廓要清晰,辨识度要高一些。
拍摄剪影最好选择背景干净的场景,比如天空、纯色的墙
侧光
指光线从你和拍摄主体侧面照射过来,或左或右,拍摄主体在光源的一侧是亮的,影子在另一侧
能够在主体上形成明显的明暗对比,它的立体感就会很强

黄金一小时
日出后一小时
日落前一小时
光线柔和
光线角度低
顶光
指光源在你和拍摄主体的上方,光线从头顶照射下来,影子在脚下。
顶光拍人像的时候,可以做一些抬头、遮挡阳光或者其他的动作。
顶光环境下,物体基本上是看不到影子的,也看不到明显的明暗对比。要突出主体的立体感,明暗对比是很重要的因素。

尽量“起早,贪黑”,利用低角度的光线拍摄,而不要选择烈日当头的时间出去拍照。
补光
指用手机散光等给拍摄目标照亮
闪光灯因为和镜头是同一个方向,所以算作顺光
闪光灯拍摄时,调整手机于拍摄物之间的距离来避免红眼等问题
有趣的光影

放慢脚步,留心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光影的地方。
光影效果很适合黑白照片,所以手机的优势就是可以直接使用黑白滤镜进行拍摄。
“摄影不仅要把照片拍得好看,还要拍得好玩。”照片有趣味性,才能让人印象深刻

角度
水平视角

优点是画面显得比较端庄、庄重,比较正面、严肃
多数会采用对称构图或者中心构图
适合
人像

风光
建筑

离远点水平拍摄全景

低角度仰拍

“透视原理”可以简单理解为“近大远小”
适合
拍女朋友

手机在人的腰部或者膝盖处
透视原理——脚离镜头近,会拍的长
透支远离——脸离镜头远,会拍的小
手机定焦会拉升边缘,也会将腿拍的显长
自然景观或者建筑

突出宏伟
压迫感
高大感
元素组合
其他独特的场景

高度角俯拍

“透视原理”可以简单理解为“近大远小”
注意从斜上方拍而不是正上方,这样拍不到全脸会显脸小
适合
自拍

斜上方45度角自拍
透视原理——眼睛向上看离镜头近,会显大
透视原理——下巴离镜头远,排出尖下巴
拍不到身材,所以不涉及高矮胖瘦的问题
风光照

拍出更广阔的场景,记录更多信息
美食
45度角

结合其他元素,展示食物立体感及细节
90度角

展示食物全貌和桌面更多信息
旋转角度

旋转角度摄影更加依赖于摄影师的前期创意和构思
可以模仿好的作品渐渐培养感觉
拍摄时的角度和展示的照片之间旋转90度或者180度等
场景
雨天拍摄
倒影

雨滴
 
虚幻

镜面反射

夜景
使用三脚架,防止手抖
追焦,把弱点变成优势

时间
第一个是傍晚,太阳落山后一个小时,,天空的颜色变化很多
第二个是夜晚,天空完全黑了之后,拍摄的是建筑物的光效以及路上的车水马龙

iphone使用实况拍摄,相册选择长曝光即可实现
android自带流光快门效果
或者借助辅助App拍摄
拍摄星空

必须固定手机,可使用三脚架或者找到固定的位置
在月初或者月末拍摄,否则月光会形成很大的光线干扰
最好选择野外场景,以减少光污染
使用长曝光,根据情况拍摄30秒钟甚至更长的时间
手动创造光影
摄影是光影的艺术,只要有光的地方都不要放过
实例
打造追光效果

利用纸板拍出百叶窗的效果

用白色的物体手动补光平衡明暗对比

思维进阶
黑白
黑白摄影的魅力
黑白色调,可能马上让你的照片高大上起来

用黑白效果提升视觉冲击力

适合场景
有影子的地方

寻找有趣的图案

有强光的地方

有人的地方

有线条的地方

拍摄技巧
黑白滤镜制作黑白照片
光影的对比

选择极简环境

关注纹理细节

对比
最简单实用的大小对比

最有视觉冲击力的动静对比

最容易突出主体的虚实对比

最有空间感的远近对比

最有温度的冷暖对比

创意
错位摄影

微距摄影

夜景光斑

全景模式

横拍
竖拍
组图拍摄

后期
关注思路而非结果
合理的后期并不是造假,而是帮我们更好地还原最真实的场景,突出照片的主题和氛围

修图不是简单地开一个美颜或者直接套用一个滤镜,这些都是停留在表面的判断

不要马上去修图,而是要先想一下。
就像拍照之前,在脑海里要有一个预想,然后根据你的预想去拍照
修图前需要分析照片的特点,有哪些优缺点,什么地方需要保留,什么地方需要调整,确定思路后再动手修图
手机自带的修图功能基本能满足日常修图的需求,不一定要依赖于App。
二次构图
裁剪

旋转

修图参数调节

光效
明暗对比
色彩
氛围
色温调节

改变色温,让照片更有层次感
根据题材确定风格

常用后期软件推荐及实操
Snapseed
手机中的Photoshop
细节或者局部调整
实操
突出细节

透视

画笔

修复

蒙版
结合双重曝光使用

VSCO
强大的滤镜
黄油相机
拥有非常多的文字模板
慢快门相机
延长拍摄时间,从而拍出流水雾化、车水马龙
视频拍摄
参数设定
分辨率

屏幕的清晰程度
分辨率越高,组成画面的像素点越多,画面越清晰细腻
像素多少
1920*1080
200万像素
720p HD
分辨率为720*1280的高清画面
HD是高清的意思
720p是分辨率,指小的
像素

组成图像的基本单位,一个个小方块记录了颜色信息组合成图片
手机像素是指手机能展示多少像素点的图片
摄像头像素是指可以拍摄多少像素点的图片,一般大于手机像素,便于在其他电子设备商展示
并不是像素越大越好,会占内存,而且物体的信息并不需要很多像素展示
帧数

单位
fps
代表1s钟可以播放的静态画面的数量
10fps就可以看到连续的画面
早期电影都是12fps
24fps是现在电影的标准帧数,人眼会更舒适,画面更逼真
显示器的分辨率都在50~60帧,可以保证流畅度,不至于播放卡顿
慢动作视频是用10s钟播放1s钟的内容,所以慢动作的视频帧数设置为120fps或240fps,保证播放为12fps活24fsp,人眼可以看到流程的画面

保证清晰度
三脚架

固定拍摄,保持稳定
手持稳定器

防止转动手机的过程中手机抖动
寻找依靠点
墙壁

自己制作

双手夹紧身体手持手机
锁定对焦

可以保证拍摄画面的主体稳定不变
延时摄影拍摄技巧
怕摄10分钟的视频,会被压缩成10秒钟,整体呈现为快动作效果
适合拍摄移动物体或自然风光
天空飘动的云层
路上的车流
日出日落
注意
1.使用三脚架或者寻找一个固定的位置进行拍摄,不要手持拍摄。因为延时摄影至少需要10分钟,用手持不仅自己累,画面也会晃动,影响画质
2.拍摄时请打开【飞行模式】,避免拍摄过程中电话、信息等打断拍摄
3.如果需要长时间拍摄,比如超过30分钟,或者在比较热、比较冷的环境中拍摄,注意携带充电宝,并在拍摄前链接手机。拍摄视频比较耗电
4.使用【锁定对焦】,保证长时间的画面流动不会影响画面对焦,保证清晰度
5.为了减少画面的抖动,可以使用蓝牙遥控器或者耳机线作为快门。耳机线插入耳机孔后,音量键可作为快门使用
慢动作摄影拍摄技巧
适合拍摄一些微观或者凸显细节的场景
人的表情
动作
水滴
火焰
食物制作过程
注意
1.使用三脚架、稳定器或者寻找一个固定的位置进行拍摄。无论是什么形式的视频,想要保证画面的稳定性,三脚架都是一个重要的伙伴。很多时候,慢镜头都是近距离拍特写,所以对画质的稳定性要求会更高
2.拍摄时请打开【飞行模式】,避免拍摄过程中电话、信息等打断拍摄
3.如果需要长时间拍摄,或者在比较热、比较冷的环境中拍摄,注意携带充电宝,并在拍摄前链接手机。拍摄视频比较耗电
4.使用【锁定对焦】,保证长时间的画面流动不会影响画面对焦,保证清晰度
5.为了尽量减少画面的抖动,可以使用蓝牙遥控器或者耳机线作为快门。耳机线插入耳机孔后,音量键可作为快门使用
手机剪辑短视频软件推荐及实操
一个2小时的电影,也许要拍100小时的素材,最后才能剪辑成电影
抖音上的短视频,一般是30秒钟左右,但是拍摄的素材至少是3分钟
如果要拍摄一个视频,一定要注意素材的积累,只可多,不可少
剪辑视频软件推荐
巧影
视频裁剪、拼接
调整视频速度
旋转素材角度
添加音频或旁白
添加图片文字
保存分享
剪映
大道至简
摄影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技术就需要不断地练习
摄影是为了记录生活,养成随时拍摄记录的习惯比摄影本身更重要
摄影是光影的艺术,有光的地方必有影,有光影的地方就有摄影
摄影是记录身边人的生活,拿起手机,留下他们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摄影作品是体现摄影师的思想的,不要不经思考,拿起来就拍。
摄影是减法,没办法把你看到的所有内容拍进去,要抓重点
摄影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需要融入你的想法,表达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