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分子生物学第五章第三节真核基因表达调控
真核基因组:由真核基因编码的以及感染真核生物的DNA和RNA病毒编码的基因组。真核生物基因组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储存于细胞核内,除配子细胞外,体细胞内的基因的基因组是双份的(即双倍体,diploid),即有两份同源的基因组。本思维导图是对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知识的梳理,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第六章 3.DNA序列测定[分子生物学]
第六章 2.目的基因制备[分子生物学]
第六章 1.分子杂交技术[分子生物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
调控特点
能在特定时间和特定细胞中激活特定的基因
多层次调控
有瞬时调控和发育调控,发育调控为真核精髓
瞬时调控:通过基因迅速打开或关闭,对环境条件或组织细胞所处生理条件的改变做出迅速应答。(可逆)
发育调控:可按特定程序,对不同时空环境中的基因进行活化或阻遏,从而实现有序的不可逆的分化和发育过程。
正调控为主
转录前调控
染色质结构的改变
常染色质(活跃状态)、异染色质(抑制状态),同处于一条染色体中,分布与比例随着生理条件改变。
活跃状态的染色质中,核心组蛋白Lys被乙酰化,组蛋白H1缺乏
组蛋白乙酰化酶(HAT)、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肿瘤细胞中HDAC高度表达
DNA甲基化程度的改变
DNA CpG岛甲基化程度与基因表达活性成反比。去甲基化,可使基因表达增加
CpG岛:位于基因调控区(转录起始附近),由C、G组成的串联重复序列
DNA甲基化可在DNA甲基转移酶的作用下,随复制过程传给新生的子代DNA
转录水平调控
特点
以正调控为主
通过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的相互作用实现调控
RNA聚合酶必须依赖转录因子与P结合后,才能进入参与组装转录起始复合物
II类基因
顺式作用元件
启动子
增强子
远离转录起点,决定基因表达的时空特异性、增强启动子转录活性的DNA序列
沉默子
负调控元件,当其结合特异性蛋白因子时,对基因转录起阻遏作用
反式作用因子
转录因子种类
通用转录因子,无基因特异性
转录调节因子,起始特定基因的表达
转录因子结构
DNA结合域
识别具有特定序列的顺式作用元件
分类
HTH结构
锌指结构:转录因子DNA结合域中含有较多的Cys和His的区域,与锌离子络合形成指状二维结构
亮氨酸拉链:两条平行走向的肽链单体通过C-端α螺旋同一侧面规则出现的亮氨酸以疏水作用形成的对称二聚体结构
bHLH结构
转录激活域
组织参与转录激活的附加蛋白
富含Gln的结构域
富含Pro的结构域
富含酸性氨基酸的α螺旋结构域
二聚化结构域
翻译水平调控
翻译起始的调控
mRNA结构的调控作用
5'AUG可以减少正常AUG启动翻译,使翻译维持正常水平。
5'UTR长度影响翻译效率(过短过长都降低)
5'UTR中的二级结构妨碍翻译
强mRNA,5'UTR少于200nt,缺乏5'AUG,翻译较高水平的mRNA,负责编码管家蛋白
管家基因:所有细胞中均要表达的一类基因,其表达产物维持维持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其表达水平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少
弱mRNA:5'UTR大于200nt,富含GC和5'AUG的mRNA
起始因子的调控作用
eIF4E的调控作用
正常情况下,细胞内eIF4E水平低,强mRNA翻译;过表达时,弱mRNA选择性翻译
eIF4E磷酸化激活
eIF4E结合蛋白(4E-BP)负调控:4E-BP与eIF4E结合时,防止4F形成,磷酸化激活
eIF2的调控作用
阻遏蛋白的调控作用
铁结合调节蛋白阻遏翻译
mRNA降解对翻译水平的调控
小RNA分子的调控作用
微小RNA,miRNA:可引起靶mRNA降解或阻遏翻译
小干扰RNA,siRNA:激发与之互补的目标mRNA降解沉默
反义核酸
与mRNA结合后激活内源性核酸酶,降解mRNA
与mRNA前体结合而阻止其成熟过程
与成熟mRNA结合而阻止核糖体附着进行抑制翻译
蛋白质降解
胞液蛋白酶途径:钙蛋白酶系统、半胱氨酸蛋白酶系统,不依赖ATP
溶酶体途径,不依赖ATP
线粒体蛋白酶途径,依赖ATP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PS),依赖ATP和泛素
泛素激活酶E1,泛素结合酶E2,泛素连接酶E3,不同的E3选择性泛素化不同的靶蛋白,从而不同的靶蛋白被26S蛋白酶复合体水解。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