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基础会计学第三章
初级会计实务 关于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包括会计科目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会计科目的分类,会计科目的编号,会计账户的内容总结。
编辑于2023-01-03 15:26:41基础会计学第三章
会计科目
1.含义:对会计要素进行具体分类核算的科目
资产类常见会计科目的解释(34个)
库存现金:指存放在企业保险柜中随时支取的款项
银行存款:指存放在企业开户行中随时支取的款项(支票)
其他货币资金:除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以外的各项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外埠存款,信用证保证金款项,存出投资款)
交易性金融资产:指购买的准备在短期或近期出售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应收票据:销售商品等日常活动中应收未收的款项(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
预付账款:预先支付的订货款或订金
应收股利:应当收取的现金股利或分红。(宣告日,发放日)
应收利息:应该收取的利息
其他应收款:应当收取的各种罚款和赔款,以及为职工垫付或预借的款项
坏账准备:为了防止各项应收款项发生坏账做的准备
材料采购:在计划成本法下尚未入库的
在途物资:在实际成本法下尚未入库的
原材料:指验收入库的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计划成本法下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异
库存商品:生产完工验收入库的商品
发出商品:已经发出但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产品
委托加工物资:委托其他单位或个人加工的各种物资(材料)
存货跌价准备:指为了防止各种存货跌价而做的准备
长期股权投资:指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处于战略目的的对外投资)
长期应收款:分期投资,且收款期限超过一年的应收款
投资性房地产:指企业用于投资或赚取差价的房产或地产
固定资产:指企业拥有的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各种厂房,设备,车辆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指企业拥有的没有实物形态可辨认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商誉:指企业拥有的没有实物形态且不可辨认的非货币性长期投资
累计摊销:指对无形资产的价值在使用寿命内进行分摊
长期待摊费用:指支付的摊销期限超过一年的各项支出
待处理财产损溢:指财产清理过程中盘亏或盘盈资产的价值
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折损或折耗的价值
在建工程:没有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各种厂房,设备等
工程物资:为工程购买的各种物料,材料
固定资产清理:指处于出售或清理过程中固定资产的价值
负债类常用会计科目的解释(12个)
短期借款:指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偿还期限不超过一年的借款
应付票据:指购买材料等日常活动中开出的商业汇票
应付账款:指购买材料等日常活动中应付未付的款项
预收账款:预先收取的订金或货款
应付职工薪酬:付给职工的各项薪酬
应交税费:指向国家交的各种税费
应付利息:应该付给股东的现金股利或分红
其他应付款:应付的各种罚款,赔款以及代收款项
长期借款:指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偿还期超过一年的借款
应付债券: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券
长期应付款:分期付款,且付款期超过一年的各种应付款项
应付股利
共同类(包括资产和负债)
所有者权益类(6个)
实收资本:指投资者或股东投入的资金。(公司性质)
资本公积:指超出投资者投入的那部分资金
盈余公积:指从未分配利润中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本年利润:指年末从损益类账户中转来结算的盈余的
利润分配:指从结算金额中等待分配的那部分资金
未分配利润:是利润分配的二级明细,期末时利润分配的其他二级科目全部结转至未分配利润
其他综合收益:记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
成本类
1.生产成本:指正在生产产品的基础成本(对象明确)
2.制造费用:指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的各项间接成本(对象不明确)
损益类(17个)
收入(5个)
主营业务收入:指销售产品的价值
其他业务收入:指除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收入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由于公允价值上升或下降带来的收益或损失
投资收益: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
营业外收入:记入当期损益的利得。(主要包括罚款,赔款,接受捐赠以及处置非流动资产的净收入)
费用(12个)
主营业务成本:已销售产品的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销售材料的成本或出租资产的折旧
税金及附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
销售费用:指销售部门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费用
管理费用:指行政管理发出的各项支出
财务费用:指发生的利息费用及在银行办理相关事宜的手续费(利息,手续费,现金折旧,汇兑损益)
期间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由于资产发生减值而带来的损失
营业外支出:记入当期损益的损失。(主要包括支付的罚款,赔款,对外捐赠以及处置非流动资产的净损失)
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的所得税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盘盈固定资产
汇兑损益
信用减值损失
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1.全面地反映会计要素的内容
2.满足使用者掌握企业信息的需求
3.既满足账务处理需要又相对稳定。科目一般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宜经常变动
4.体现统一性与灵活性的密切结合
5.会计科目简明清晰且使用方便
会计科目的分类
按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
总分类科目(一级科目):由财政部统一规定
明细分类科目(二级科目:子目 三级科目:细目)可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也可目行设置 如:1.应付账款总分类账目下,可按对方单位设“A公司”。“B公司”等明细科目 2.原材料-原料及主要材料-生铁
按经济内容分类
资产类
流动资产: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原材料等
非流动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负债类
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
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共同类:清算资产往来,外汇买卖,衍生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等
所有者权益类: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
成本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研发支出等
损益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等
会计科目的编号(了解即可)
从左到右第一位数字表明会计科目归属的大类 1-资产类 2-负债类 3-共同类……以此类推
第二位数字表示会计科目的主要打雷下属的各个晓蕾
第三,第四数字表示各小类下的各个会计科目的自然行号
会计账户
1.概念:由会计科目开设,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分类.连续记录各项经济业务引起的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一种工具和手段。
设置依据:根据会计科目设置
基本特征:具有一种格式
主要作用:分类,连续的记录经纪业务的工具
重要地位: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
2.账户的分类
1.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利润类
2.按会计科目设置分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包括利润),成本,损益(包括收入和费用)
3.按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分类或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
总分类账
明细分类账
3.完整账户结构
账户名称,即会计账目
会计事项发生的日期
摘要
凭证号数
金额(增加额,减少额,余额)
4.账户基本结构的简化形式-T型账户【应用到了会计综合恒等式:资产+费用(成本)=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1.资产,费用(成本)类账户结构
重要说明:期末时如果将费用类账户当期发生额全部转入利润类账户,则费用类账户没有期末余额也不会有下期期初余额(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2.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结构
重要说明:期末时如果将收入类账户的当期发生额全部转入利润类账户,则收入类账户没有期末余额。也不会有下期期初余额(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特殊
1.资产类账户-备抵类账户: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成本,费用,期末一般无余额,转入了“本年利润”,但“生产成本”,若有余额,表示产品成本
5.会计账目与会计科目的关系
1.联系(口径一致,性质相同)
a.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会计账户根据会计账目设置
b.会计科目与所对应的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会计要素)相同
2.区别(科目无结构,账户有结构)
1.发生的顺序不同
业务发生:前-科目,后-账户
2.外表形式不同
会计账户有一定的格式,科目没有
3.发挥作用不同
账户-工具手段,科目-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