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目的
教育学第三章最全知识点梳理,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包含本章的考点重点,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在人生的前半段时光里,你的身份都是学生,但是你了解学生这个身份的基本属性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吗?本思维导图就带你系统地了解学生的本质属性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梳理重难点,更好的认识学生这一概念!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制度知识总结思维导图分享,教育制度是指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与它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生存和运行的整套规则,如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分为两节,重点是我国教育制度的发展。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教育目的
意义和性质
系统构成
含义
一定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总要求
层次结构
按照实现的过程
理想的
真实的
老师所领悟的
教育过程实际体现出来的
转化为学生自己的
按照抽象--具体程度
教育方针
宏观
培养目标
各育目标
中观
课时目标
教学目标
微观
功能
导向
保证学生按照社会要求成长
引导学生,老师
选择
(main)教育活动与内容
限制教育方法等的多样性
激励
明确,可操作和现实的目标更能激励人
评价
教学质量等
子主题
确定依据
主观依据
各种差异
哲学观
人性假设
人格理想
客观依据
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古代
有文化就可以
神职人员
政治军事人才
工业革命
强制性国民义务教育
信息时代
文化科技素养要极高
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维护统治地位
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在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空间
理论基础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
"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社会条件
社会生产力的极度发展
社会生产关系的变换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
1949年,大众文化
1951年,十年内普及小学教育
1957德智体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演变趋势
革命教育阶段(1949-1978
鲜明政治色彩
强烈国家意志
知识教育阶段(1978-1997)
灌输知识
经济建设人才
素质教育阶段(1997-至今)
完整的人
基本精神
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性
坚持培养劳动者
坚持人的全面发展
德育
首要位置
智育
核心地位
体育
美育
价值取向
流派
个人取向
古典主义
自然主义
人本主义
社会取向
儒家政教合一
公民教育思想
文化本位论